中國電建締約人民幣630億與馬來西亞合建「皇京港 」 將取代新加坡港成地區最大港

新加坡媒體近日王加揣測中國在馬六甲地區「建軍港」,並藉機炒作南海問題,央視對此進行了駁斥。

央視稱,中國與馬來西亞合作建造的新港「皇京港」是一個貿易性港口,只是規模較大,建成後將取代新加坡成地區最大港。

專家認為新加坡炒作馬六甲新港是怕港口建成後衝擊新加坡的貿易地位。

同時,專家還表示新港口建成後,中國遠海艦隊在馬六甲地區執行搜救或人道主義援助搶險救災等任務時,也會更方便進行補給。

央視澄清,京皇港是貿易港,非中馬合建軍港。圖/擷自今日頭條 馬六甲皇京港已在10月下旬進行深水碼頭奠基,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主導深水港建設,中國電建指出,皇京港是中國和馬來西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典範,將體現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建和共用的精神。

馬六甲皇京港(Melaka Gateway)總開發商凱傑發展有限公司(KAJD)今日成功與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電建國際)締約,簽署價值300億令吉的「投資,開發和建設」協議備忘錄。

在這協議下,電建國際將與凱傑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合作夥伴,共同發展及建設3個島上已規劃的旅遊、商業、房地產及海事領域。

自協議備忘錄簽署後兩年內,預計電建國際及其夥伴投入到面積皇京港項目的總值將達300億令吉。

雖然與電建國際為合作夥伴,凱傑發展有限公司仍然是總開發商,領導所有馬六甲皇京港項目的投資、發展及建設事項。

中國廣東省主導第四島

馬六甲皇京港項目共由4個島嶼組成,除了以上3個島嶼,第4島將由廣東省主導規劃和進行審批。

凱傑發展有限公司是由主席拿督斯里葉海亞及執行長拿督蕭玉鳳代表簽署,電建國際是由亞太區域總部總經理季曉勇及副總經理葉浩亮簽署協議備忘錄。

在場見證這項簽署儀式的是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部長拿督斯里慕斯達法、交通部長拿督斯里廖中萊、馬六甲州首席部長拿督斯里依德利斯哈侖及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執行長拿督阿茲曼馬末。

慕斯達法在致詞中表示,這項協議反映投資者對馬來西亞強勁的多元化經濟基礎充滿信心。

他希望隨著這項協議後,將進一步鼓勵更多的投資者把馬六甲州視為有利可圖的投資地點。

中國更多技術專才將登陸

凱傑發展有限公司執行長拿督蕭玉鳳指出,該公司規劃的發展項目準備為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她說,今日的儀式也顯示該公司承諾引進更多外資進入馬來西亞,與此同時也引進來自中國的技術和專才。

她表示,當項目在2025年全面完成後,估計將每年為馬六甲皇京港帶來250萬人次的遊客,同時創造4萬至4萬5000個工作機會。

「在機上馬六甲皇京港深水碼頭、海洋工業發展和經濟特區的帶動下,馬六甲皇京港將為馬六甲州和馬來西亞創造龐大的貿易額。」

隨著這項合作,電建國際已經調派其技術隊伍到馬六甲皇京港審查當前的技術資料,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諮詢及設計工作。

馬六甲皇京港綜合發展全盤(4個島嶼)規劃

第一島:旅遊、文化遺產及娛樂區。

-國際郵輪碼頭-與皇家加勒比國際公司合作,預計將在2018年開始營運;

-渡輪碼頭和遊艇碼頭;

-文化遺產區;

-酒店、醫療和教育;

-主題公園、商場、公寓、地標性燈塔高樓;

第二島:經濟特區--物流中心、金融、商業、補給與高科技工業區。

-整個島嶼將成為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經濟、金融、高科技工業、商業等

高密度集中處;是區域貿易中心、企業戰略策劃和生產經營決策的中樞。

第三島:綜合深水碼頭及高科技海洋工業園

-占地大約98.14英畝,水深25米至30米。

-液體專用碼頭,如石油、石化、植物油等液體。

-長1.2公里至2公里的碼頭

-可供長350米至400米巨型油輪及載重噸位為20萬噸至32萬噸的散裝貨輪/

油輪停靠。

第四島:碼頭、臨海工業園

-集修造船廠、船舶及海洋工業裝備製造、港口物流區、電子通訊設備製造、

新能源汽車製造及零部件生產。

-可處理每年至少300萬個標準貨櫃。

-至少長350米長或運載6000個至8000個標準貨櫃的第4代貨輪可停靠。

-散貨碼頭至少每年將處理500萬個標準貨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458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