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十名關注外來移民權益的加州洛杉磯民眾,早前高舉特朗普人偶,反對其排外言論。(法新社)
數十名世界領袖星期五起齊聚秘魯首都利馬,參加為期4天的亞太經濟合作峰會。圖為一名身穿傳統服裝的男子走過峰會的標誌。(美聯社)
日本首相安培晉三(右)星期四在東京羽田機場接受媒體訪問,他稍後啟程赴紐約與特朗普會面。(法新社)
台灣總統特使宋楚瑜(前右)星期三下午約5時乘搭專機抵達利馬,秘魯教育部長強杜維(前左)代表接機。(中央社)
(利馬17日綜合電)數十名世界領袖今天起齊聚秘魯首都利馬,參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致力搶救他們珍視的自由貿易協定,免受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影響而破滅。
擁有21個會員體的APEC峰會19日到20日在利馬舉行,各國領袖將陸續抵達,但此前全球政局與區域整合,已經因為主張「美國優先」的特朗普當選為美國總統而風雲變色,全球區域整合的遊戲規則面臨重新洗牌的挑戰。
以下是根據法新社所列,這場峰會籠罩陰影的3 大因素:
特朗普當選的影響
特朗普曾誓言遏制國際自由貿易以保護美國就業機會,為戰後世界秩序帶來不確定性。這尤其關係到在全球經濟占比近六成、全球人口占約四成的亞太地區。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秘書長佩德羅沙表示,全世界將期待這場峰會出現「強烈聲明」,反駁特朗普的反貿易論點。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亞太推動「再平衡」戰略,邁向達成貿易協議。但特朗普拒絕了歐巴馬在亞太地區的招牌貿易倡議,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A)是「可怕的協議」。《跨協》看來已凶多吉少。
亞太安全受挑戰
除了瞄準自由貿易,特朗普還曾矢言對移民議題採取行動,並質疑美國的「世界警察」角色。
日本和韓國等盟邦擔心,特朗普將削減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經濟和外交部署,擔心這可能使得他們易受中國和朝鮮威脅。
特朗普曾建議日本和韓國應擁核武自我防衛,引發亞太疑慮。此外,特朗普曾對普遍不受歐巴馬和他盟友信任的俄羅斯總統普丁示好。他也曾宣稱,氣候變遷是一場中國的「騙局」,目的是削減美國製造業。
中國成新領導
中國將同時推動自家提出的貿易協議,尋求在區域影響力之戰中略勝美國一籌。
研究機構IHS 環球透視公司的亞太首席經濟學家畢斯瓦寫道:「在中國逐漸扮演區域領導角色下,亞太地區經濟局勢正迅速變化。」
「特朗普政府關鍵戰略挑戰,將是美國是否加強與亞太的交流,或撤回到更為孤立主義的立場。」
中國被排除在擁有12個會員體的《跨協》之外,但畢斯瓦表示,由於特朗普拒絕支持《跨協》,「《跨協》協議已從跛腳鴨變死鴨」。
反觀中國提出涵蓋APEC經濟體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RCEP擁有16個會員體,包括印度,但沒有美國。
畢斯瓦表示,特朗普的勝選,可能大幅重塑美國與亞洲的經濟關係。
盼特朗普回心轉意安倍趕抵紐約救TPPA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趕抵美國紐約,成為首位會晤美國當選總統的外國領導人,因此得以有機會在特朗普許多關鍵政策尚未形成前展開遊說。但分析指特朗普不會向安倍屈服。
特朗普料不屈服
安倍在東京啟程前表示,他與特朗普會面時想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且強調雙邊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國家安全的核心。
預計特朗普將堅持關於放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A)的承諾,此舉很可能讓日方不滿,但他可能用自己戰略的其他方面讓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得到驚喜。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提出了美國從亞洲撤退的可能性,並且暗示,如果日本和韓國不能為自己的國防加大支出,他會把美軍部隊撤出這兩個國家,此舉將給中國送上額外的地區擴張空間。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今天透露,安倍與特朗普之間的會談將於紐約當地時間17日傍晚舉行。
國台辦:無九二共識免談宋楚瑜難與習近平互動
在中國繼續封殺台灣的國際空間之際,獲台灣總統蔡英文委派作為特使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啟程前往秘魯出席台灣唯一能以官方身分參與的國際會議——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APEC)。
會議中最受矚目的是宋是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碰面,甚至舉行「習宋會」。不過中國的國台辦潑冷水,發言人馬曉光強調台灣不承認九二共識,雙方不可能有實質互動。
宋楚瑜星期二晚從桃園機場啟程前往秘魯,中途停經紐約,由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與駐美代表高碩泰接機。宋隨後乘專機續程前往秘魯首都利馬。
報道指他有機會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美國國務卿克里等見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