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無論是美國現在的歐巴馬政府,還是候任的特朗普團隊,都已經表明,日美過去幾年力推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幾乎不可能了。但就是有這樣一位沉浸在「圍堵中國」幻想中的領導人,執意推動TPP——這個人就是安倍。當地時間17日,安倍將會見特朗普,努力挽救TPP。
安倍將會晤特朗普力推TPP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來全面啟動秋季外交,當地時間本月17日將與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紐約舉行會談。
安倍在15日的日本參院TPP特別委員會會議上,就與特朗普會談表示:「將就包括貿易、經濟、日美同盟關係、地區形勢敞開胸襟進行對話。希望邁出構建信賴關係的第一步。」由於特朗普對TPP態度冷淡,安倍希望通過會談扭轉美國人對看法。
△資料圖
安倍晉三此前表示 會接過美國大旗 主導TPP生效
另外,儘管美國態度冷淡,安倍14日仍然重申日本在推進TPP問題上態度不變,並表示「在美國進行政權更替的現在,日本必須在推動TPP及早生效上發揮主導作用」。10日,日本眾議院通過了TPP議案和相關法案。
包括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美國和越南在內的12個國家去年10月簽署了TPP協議。面對美國很可能不參加TPP,已經有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希望在今年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出台一個排除美國的方案,但日本並不支持類似做法。日本首相安倍是目前唯一表達要想盡辦法挽救TPP的協議參加國領導人。
美國不想玩了,為何安倍非要硬推TPP不可?日本還會有哪些動作?日本這樣的努力行得通嗎?
央視評論
11日,美國歐巴馬政府宣布,放棄在任內向國會提交TPP議案。在當選總統特朗普明確反對TPP的背景下,歐巴馬的決定實質宣告美國將退出TPP進程。
而就在前一天,日本國會眾議院通過了TPP法案,參議院也將按照此前計劃表決法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於14日宣布,即使在美國退出的情況下,日本也會主導推動TPP生效。
美國可能退出TPP 安倍強出頭無實際意義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頭號經濟體,也是TPP的主導推動者。在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中,「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是其戰略支柱,TPP則是其經濟支柱。但現在,美國的退出改變了TPP的意義。TPP原本就將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排除在外,如果再缺了美國,而僅以日本帶動一些中小經濟體,即使能夠建立一個名為「跨太平洋」的機制,也並無任何實際意義,甚至連「跨」字都當不起。
騎虎難下 進退兩難:安倍面臨TPP困局
安倍不會不懂得這個道理,但他之所以還要如此執拗於繼續推動TPP,核心原因就是他在此問題上已經「騎虎難下」。過去幾年間,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已經在TPP上投入了太多的政治資源,將這一問題炒作為日本國內的重大政治議題,並且即將成為安倍的重要「政績」。此前,日本政府判斷希拉蕊會贏得美國大選,而且認為希拉蕊最終會推動國會批准TPP,因此對眼前的情況全無準備。如今,美國「上屋抽梯」,安倍卻不能隨之下樓,只能窘迫地站在自己搭好的台子上,把這齣戲唱下去。
△日本民眾東京示威反對TPP(資料圖)
所以,我們會看到,日本國會參議院最終也會通過TPP法案,自民黨也還會在TPP上有所動作,甚至日本政府也還會與一些國家政府商談TPP。但這些動作都已經不再有實質意義,其唯一作用就是要讓安倍「下得來台」。
在TPP問題上,安倍走到這一步,只能怪自己。東亞地區是本世紀初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中國又是地區經濟的主要推動力量。而安倍上台後,在政治和外交上「假美國之威」,加速對華博弈,想方設法遏制中國;在經濟上也搞「配套政策」,一方面想通過TPP將中國排擠於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機制之外,一方面對亞投行等中方動作冷嘲熱諷。現如今,美國的轉向,將安倍留在了最難受的風箱中間。
亞太經濟圈迎來新契機 重心將轉向RCEP
日本在TPP議題上的失敗,也預示著亞太地區經濟合作機制的前進出現了新的契機。沒有了攪局者、作梗者,中國等國家推動的RCEP等經濟合作機制協商將更易進展。更多國家也會看清世界格局轉變的大勢,選擇更加理性的道路。
當然,安倍也不是沒有給自己留後路。就在11月15日上午,安倍在參議院表示,如果TPP難以推進,日本將會把重心轉向RCEP。此前日本一直「保持距離」,甚至還頗有批評。可以想像,安倍說出這個話,心裡大概有一千個不情願。不過,逆歷史潮流而動的結果,往往就是最終要自打耳光。安倍如果不吸取TPP的教訓,未來在其他問題上可能還會面對類似的結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451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