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鬧的2016美國大選終於落下帷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最終戰勝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里希拉蕊·柯林頓。有分析表示外交領域相對來說,特朗普由於缺乏從政經驗並沒有形成系統成熟的外交理念。
世界各國都高度關注這次美國大選,在特朗普取得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勝利結果公布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特朗普致賀電。習近平說:「期待著同你一道努力,秉持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拓展兩國在雙邊地區全球層面各領域合作」。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向特朗普發去賀電,普京希望雙方能為使俄美關係走出危機,共同開展工作。很多國家的首腦都在第一時間向特朗普發去賀電,然而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整個對外布局的思路仍然是收縮性的。在外交上則希望盟友和夥伴能夠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特朗普的外交團隊是誰,他的外交思想又受誰的影響,外界知之甚少。
特朗普上台南海問題或不再干涉
特朗普可能是更講實際的一個人,不止是一味地追求霸權,為了政治意識形態或者背後大集團的利益而發動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花了2億多美元,死了4000多人,傷了40000多人,阿富汗戰爭到現在都未打完,包括敘利亞戰爭。這些戰爭讓美國花了近5萬億美元,而這些錢美國原本可以用來發展經濟。但是美國為了維持大霸權到處插手別國事務,甚至是顛覆一個政權,包括在南海問題上。
如果特朗普講求實際發展美國經濟,就不會去到處伸手,到處侵略,到處搞對抗。南海、釣魚島問題都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為了非美國核心利益而大動干戈,甚至是派出航母耀武揚威,顯然並不合適。
關於南海問題,特朗普在競選之中有過一些很勉強的表態,對於釣魚島問題也有過自己的一些說法。這些說法當其在其位謀其政之後,可能會比較實事求是的接受中國提出的「不對抗、搞合作」這樣一些提議。當然這些也只是推測,中美關係具體如何走向還得看今後美國的態度。
美俄關係會有轉暖嗎?
特朗普之前不止一次的提到過,如果他當選俄美關係會有所改善。總的來講,美國之後會有一定的收縮趨勢。大選結果公布之後,表現出最為吃驚最為不安的是美國的一些盟國。特朗普現在顯示出某種孤立主義傾向,這個傾向自然讓俄美關係有所緩解。直到今天為止,美國和俄國的關係仍然非常緊張。北約和俄羅斯的對立,達到了冷戰之後最高的一個程度。
但是美俄關係究竟會不會得到改善,恐怕還不是特朗普一個人說了算。而是要面對兩大陣營,一個是盟國,這涉及到美國的戰略信譽度。還有就是他要面對自己的團隊,各級官員他要請4000個人給他當助手,而這4000個人基本上還是生長在原來的政治框架之下的。所以說一個是美國與盟國在戰略信譽度上的博弈,還有就是堅持正確不正確的總統,上台之後要與體制里出來的職業政治官員整合,所以他說出的話能做到什麼程度還是需要觀察。
儘管有這麼多的不確定性,有兩條與美俄關係肯定有關。第一特朗普政府一定會盡一切努力打壓石油價格,這個傷的是俄羅斯之根。再有就是會大幅增加軍費的開支,歐巴馬時期的過去七年軍費開支上升4%,特朗普上台如果國會沒有大的問題可能還會增加。這兩條對於美俄關係一方面有緩和,但也會增加美俄之間新的戰略博弈因素。
亞太再平衡戰略或調整
歐巴馬自2011年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後,美軍在第一階段將更多的人員和裝備投向亞太地區。2015年進入再平衡的第二階段後,著重提高了武器裝備的質量,並努力增強擴大美國在各地區盟友和夥伴關係。如今進入第三階段,美國將包括F-35等更多更先進的裝備部署到亞太。
眼下眾多分析表示,此次剛剛選舉獲勝的美國新一屆總統特朗普,是一位反全球化主義者,更加不會延續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但美國也有媒體評論稱,亞太再平衡戰略得以出台,首先基於美國政府對亞太和世界格局的判斷,即亞太地區正逐漸成為全球政治經濟和安全的中心,美國需要投入更多力量發揮主導作用。可以說只要美國統治層這一判斷不變,戰略大方向就不會偏移。
軍事專家尹卓解析說,亞太戰略不會再繼續,不然的話他就變成民主黨的希拉蕊。但是在亞太地區團吉他的盟友,施加對中國的軍事壓力政治壓力外交壓力,這個不會放棄。因為大國博弈,他作為強勢的一方,美國對中國依然採取一種攻勢的一種態度。從特朗普的性格,從他競選的一些言論來說,不會完全改弦更張。
但是既然要發展經濟,就一定會有合作,沒有合作就沒有經濟發展,接觸和遏制依然是並存,也許特朗普講實事求是,接觸的面會大一點。(今日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445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