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馬克斯•塞登 莫斯科報道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簽署命令,宣布俄退出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此舉進一步表明了莫斯科方面對西方支持的國際秩序的不滿。
俄外交部表示,普京簽署命令,宣布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Rome Statute)。俄在2000年簽署了該規約,但從未在國內批准該規約,理由是「國際刑事法院未能滿足國際社會對它寄予的期望,沒有成為一個獨立、有威信的國際司法機構」。
在莫斯科方面做出上述決定前一天,總部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發布報告稱,俄2014年對烏克蘭克里米亞的吞併構成「占領」,相當於俄烏兩國間發生了「國際武裝衝突」。
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Fatou Bensouda)在報告中表示,烏克蘭飽受戰爭蹂躪的東部地區的衝突,「意味著俄武裝力量與烏政府軍之間直接的軍事接觸」。該報告還譴責莫斯科方面煽動敵意,表示當俄「在未經烏政府允許的情況下,以控制烏部分領土為目的部署武裝力量」的時候,衝突就開始了。
俄決定退出之際,正值國際刑事法院處於一個關鍵時期。南非、甘比亞和蒲隆地近日也表示,他們將退出該法院,理由是該法院歧視非洲人。國際刑事法院正在進行的10個調查中,有9個是在非洲,剩下的一個調查的是關於2008年俄與喬治亞在格的一塊分離領土南奧塞梯爆發的為期4天的衝突。
莫斯科方面最初討論退出國際刑事法院是在今年1月,當時該法院宣布對俄武裝力量及其在南奧塞梯的代理人展開調查。
自2002年成立以來,國際刑事法院以「在全球終結戰爭罪行不受懲罰的局面」為目標展開的抗爭,一直難以贏得廣泛的國際支持。自成立以來,國際刑事法院已花費10億多美元,但只拿出了4個判決。
美國在2002年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而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其他多個國家從未簽署該規約。
烏克蘭也沒有批准《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但給予後者監督該案的特別司法管轄權。
俄堅稱,克里米亞通過公投自願加入俄羅斯。這項在數千名特種兵控制克里米亞之後舉行的公投有多處明顯不合規之處,而且沒有國際社會的監督,投票結果是以壓倒性多數贊成加入俄羅斯。
普京最初否認與克里米亞出現的身穿制服的「小綠人」有任何聯繫,隨後又承認他們是俄羅斯士兵。
莫斯科方面仍否認參與了烏克蘭東部的衝突,儘管有大量證據表明事實正好相反。
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一個委員會也在本周投票通過一項烏克蘭支持的決議,譴責克里米亞自落入俄手中以來的人權狀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