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硬對手竟是他:特朗普當選總統幫了中國大忙

國際頭條| 2016-11-17| 檢舉

一個人的武林,橫掃全局--特朗普VS共濟會

一、中國媒體應調整對特朗普的態度—靜觀其(美國)變

由於美國仍是世界超級帝國之一,其領導人更迭對世界各國的國際關係有深遠影響,作為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關係是中國外交的重要內容。其領導人的歸屬也就格外令人關注。

特朗普發表勝選演說

特朗普發表勝選演說

在2016年民主黨與共和黨眾多總統候選人中,最令中國人關注的是共和黨的特朗普,和民主黨的希拉蕊。特朗普令人關注的原因,是其口無遮攔,大大咧咧的演講,其中也多次針對中國,如誓言對海外生產的產品徵收關稅,將IPhone生產工作帶回美國等,甚至還在競選中,嘲笑中國商人談判時蹩腳的英語。北京此前一直都可以低調處理特朗普出言不遜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只是將之視為「干擾」。

特朗普與共和黨另一位候選人科魯茲

但後來媒體口風似乎開始轉變了,國內有媒體稱,特朗普最初只是幫共和黨初選吸引眼球的一個「小丑」。然而,現在共和黨無法控制特朗普了,它現在成為共和黨最大的噩夢了。社論還稱,特朗普的崛起突出了美國的衰落,以及民主的倒台,稱墨索里尼以及希特勒也是通過競選上台的,是西方民主的沉重教訓。在***社論的最後一段,告誡美國警惕自己變為一個全球性的破壞力量,不要對中國的所謂「民族主義」「專政」等指手畫腳。這顯示中國的政治建制派已經不再忽視特朗普的爭議性的涉華言論。

但中國媒體對特朗普態度的轉變,是不是合適的呢?筆者有不同看法。

首先,競選上的演講詞,特別是美國總統的競選演講詞,傳統上都是以反華為噱頭的,無論民主黨或共和黨皆是如此,若中國官方或媒體與之較真,那就太把他們當根蔥了。美國總統候選人對華大放厥詞,自然有民間反對的聲音,特別是美國華人的反擊,畢竟美國華人手上也有一票。中國官方及主流媒體在政治上,不看他們說什麼,只看他們怎麼做,這才能玩中美之間的外交遊戲。歷史證明,不管競選時怎麼反華,一旦上任,基本仍能回歸到理性處理中美關係的軌道上來。

特朗普在一路的競選演說中,雖有不少涉及中國的觀點,但大部分都不是基於理解所說出,而是純粹出於民粹立場脫口而出。例如紐約時報近日就刊文,刻意將特朗普描述成中國的「敵人」,文中舉例特朗普說:「我們與中國的貿易極度不公平,美國今年與中國貿易逆差將高達5050億美元」。而紐時評論員厄文指出,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去年為3380億元,沒有理由今年會出現如同川普所言的大變動,他認為,川普可能把美國2014年的貿易逆差總和5050億元與此混為一談。

特朗普

文中還舉例特朗普曾說:「他們(中國)正在扼殺我們(美國)」。他並威脅,「中國若不守規距」,會把對中國貨物的進口關稅提高到45%等諸如此類的話題。以上話語令中國人不滿是當然的,但你必須往深處想一想,一貫持反華立場的《紐約時報》,為何「良心發現」替中國說話?若你想到這是由共濟會控制下的紐約時報發出的反特朗普信息,那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筆者認為動機有二:一是為了在美華人選票,特意渲染特朗普的所謂「反華」言論;二是發動圍剿特朗普的媒體輿論戰。

二。究竟是誰在反對特朗普?中國需要加入嗎?

特朗普在競選衝刺階段澄清反華立場

當前反對特朗普的都有誰呢?共和黨高層精英,歐盟以及日本人。

共和黨高層精英已經在台下聯名反對特朗普,因為他不是主流精英心目中的人選,而在心目中的主流代表盧比奧因為在佛羅里達州的失敗而宣布退選,盧比奧是共和黨建制派精英普遍看好的候選人,被認為是共和黨人的「歐巴馬」,最有能力對決民主黨對手希拉蕊。現存的三位共和黨參選人中,口無遮攔頻頻挑戰政治正確底線的特朗普和極右翼保守派的克魯茲,都不是共和黨建制派精英心目中青睞的總統候選人,唯有卡西奇是盧比奧退選之後最適合的候選人。反對特朗普獲得提名的前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在盧比奧退選後,已開始支持卡西奇爭取提名,這也反映出建制派方面已將賭注壓在了卡西奇的身上。諷刺的是,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曾在2012年尋求特朗普的支持。

共和黨內部一些重要派別已經開始合縱連橫,要不惜代價將特朗普拉下馬。黨內已經有不少大佬表態如果特朗普贏得黨內提名,他們將不惜在總統選舉中投票給希拉蕊。由新保守主義者領銜的60名共和黨外交、國安精英更是擔心特朗普對「獨裁者」普京的曖昧態度,認為特朗普當總統只會損害公民自由、削弱美國的領導地位。而這些壟斷美國政壇的精英,毫無疑問是一直把持美國政壇的共濟會成員(當然還有其它組織)。

同樣反對特朗普的,還有歐盟,歐盟擔心特朗普將成為歐洲右翼民粹主義者的榜樣,使西方社會失去凝聚力。文章稱,以「特朗普主義」為首的美國利己主義,將給歐美關係帶來巨大的不穩定性,「歐盟可能將夾在強悍的普京和自負的特朗普之間」。歐盟裡面的老共濟會成員也坐不住,對美國選舉開始指手畫腳了,但這背後,顯然都是一種勢力在操控。

曾經的共和黨高層精英心目中的主流代表盧比奧

恐懼特朗普的,日本人更甚。日本《周刊新潮》指特朗普一直批判日本,對日本的要求將會強硬。將要求日本增加防衛費,要求增加對美軍基地的照顧預算等。」 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中西輝正認為,「特朗普批判日本在安保方面總是『搭乘免費車』,因此,日後美軍攻擊『伊斯蘭國』(IS)時,會要求自衛隊參加。安倍政權會面臨『順從也是地獄,拒絕也是地獄』的窘境」。由此可見,特朗普的對華言論,並非有針對性,而是基於民粹立場,而這樣的立場對全世界各國是一致的。

當然,最擔心特朗普的,還是美國國內共和黨主流精英,民主黨自由派精英和其他團體,裡面不泛共濟會等組織的精英。這些人是維護美國霸權的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對共濟會的了解,大家除了看過何新的書籍後,不妨再看看筆者的新著,有比何新更深層次的對共濟會的挖掘)。除了前面說的共和黨發聯名信,另外20多個自由派團體15日也發公開信,號召「進步」派群起對抗特朗普。隨著特朗普意想不到的橫掃政治老手,使共和黨體制束手無策,如何對付特朗普已從蹩腳笑話變成熱門話題,而自由派領袖斷定現在必須嚴肅對付特朗普,否則他可能真的入主白宮。

共和黨黨內辯論

民主黨一些領導人已出面凝聚反對特朗普的零星力量。參院少數黨領袖雷德17日在自由派的美國進步中心就此發表「重要談話」,批評共和黨領袖縱容特朗普,可是被迫承認特朗普的群眾魅力。

共濟會精英認為,特朗普會損害美國的霸權主義地位,與普京的眉來眼去會損害美國利益等等。試問,這些是中國主流精英應該反對的嗎?中國不正是需要一個人,從美國內部來瓦解美國霸權主義勢力嗎?特朗普正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民粹主義,貿易保守主義或許會損害中美貿易,但同時也會損害美歐貿易,美日貿易,美X貿易等等(而很多美國人知道,當前美國走回頭路,是形勢所逼)。既然這樣,在各種政治經濟力量的明爭暗鬥中,中國比誰都能「輸得起」,何況這未必是「輸」。長遠來說,美國就應該是北美洲強國,而非世界強國,若非共濟會把其一統世界的理念,灌輸到美國建國理念中,使後世每一任美國總統都必須恪守的話,美國會成為當今的世界霸主嗎?

目前,共濟會主導的主流媒體,已經發動大規模的輿論戰,對特朗普大加鞭韃。《經濟學人資訊社》發表報告,評估影響全球的十大風險,除了抹黑中國對全球帶來衝擊(照常絲毫不檢討世界霸主美國的責任),還將特朗普當選總統也列為風險之一,指特朗普當選帶來的負面影響超過英國脫歐或南海爆發軍事衝突。

金融大亨索羅斯擲出五百萬美元用以抵制特朗普,主流報章則公開喊話,要求共和黨阻止特朗普贏得總統候選人資格。美國精英反對特朗普,理由看起來也很充分,就是特朗普發出的那些出格言論,比如拒絕穆斯林進入美國,在美墨邊境築起圍牆等。美國精英對民眾說,特朗普的主張不符合美國的價值觀,將會摧毀美國民主,所以必須抵制他。然而,這些美國精英卻迴避了一個問題,特朗普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恰恰是美國選民自由選擇、自由投票的結果,並沒有人拿著槍逼選民必須投票給特朗普。

IS軍隊訓練畫面

自由投票一直是美國自詡為世界民主燈塔的最大資本,也是美國一直竭力在全世界推廣的價值觀。特朗普按照美國自己制訂的規則贏得選舉,美國精英卻操弄一個新的規則否決這個結果,這才是對美國民主的最大嘲弄。

22日最新的新聞報道:近日來,全國各地爆發許多抗議特朗普的示威,他的參選也使家人和親屬受到牽連和威脅,以及黨內對手的批評。共和黨對手克魯茲就批評特朗普的姊姊,說78歲的瑪蓮。特朗普。巴里支持墮胎,而且是把胎兒在即將出生時打掉。

特朗普拉大了與共和黨對手的差距,共和黨在動員阻擊特朗普,各地掀起反特朗普運動浪潮,他和他的家人受到的威脅增多。寄給特朗普兒子艾瑞克的威脅信,就是警告參選總統的特朗普立刻退選,否則兒子可能遭到不測。調查人員說,第一封恐嚇信是17日寄到艾瑞克在紐約市曼哈坦中央公園南100號的豪華公寓,信中有白色粉末,初步檢驗顯示,這些粉末沒有毒性。

在網絡媒體上廣為流傳的共濟會會標

--大家看看,這就是真實的美國民主社會,所謂民主選舉,遇到不是屬意的候選人就是威脅+抗議,這令筆者想起美國在全球策動的顏色革命,也是喜歡「掀起XX反對浪潮」的,現在美國社會也品嘗一下自身製造的「產品」—民主鬧劇吧。

所以,既然大家都擔心特朗普,中國又何必刻意在乎他的言論呢? 更不應不知不覺中成為某一派勢力的「助選團」。這是最重要的考量。

三、特朗普與共濟會會否唱雙簧?

目前為止,特朗普讓共和黨屬意的主流總統候選人,一個一個黯然退出,包括小小布希。有趣的是,不管主流媒體怎麼批評特朗普,支持特朗普的民眾都不改初衷。而根據已經結束的州選舉,共和黨特朗普與民主黨希拉蕊基本視對方為終極對手。二人對陣,前總統小布希形容為「巨大郵輪(希拉蕊)碰上索馬利亞海盜(特朗普)」,小布希是美國建國以來據說是智商指數最低的一個美國總統,他把希拉蕊形容為「巨大郵輪」,讓筆者想起上世紀初沉沒的鐵達尼號大郵輪,共濟會至今仍沒能洗脫背後策劃的嫌疑,身為共濟會成員的小布希,將希拉蕊比喻成鐵達尼,無意中帶出一種預兆。即希拉蕊未必死在特朗普手上,而是死在「政治正確」上(冰山)。小布希是否成烏鴉嘴,大家拭目以待。

筆者這裡簡要地回顧一下這個「大嘴巴」特朗普。

金融大亨索羅斯擲出五百萬美元用以抵制特朗普

和其他參選人不同,特朗普沒有擔任過公職,也不是參議員,最初很多人認為他不過是想藉大選吸引一下人們的眼球,一些分析曾認為,特朗普將很快在黨內初選中出局。但事情發展的態勢完全出乎預料,特朗普不僅沒有很快出局,而且連戰連勝,成為共和黨參選人的領跑者。

特朗普在政壇的迅速崛起,可能讓人大感意外。但其實特朗普早在1988年,就有過參選的念頭,1999年就欲尋求成為美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改革黨的總統候選人,並擺出左傾立場,打出要把美國變得「偉大」的民粹信息,但競選活動在四個月後草草收場。

美國民眾反特朗普遊行

特朗普形成真正的影響力,是在2011年,他迫使歐巴馬總統召開記者會,公開他的出生紙,以終結特朗普指他出生在其他國家,沒有資格當美國總統的陰謀論。這一件事,令特朗普獲得某種勝利,政治影響力逐漸增強。

也許有人會質疑,特朗普與共濟會會否唱雙簧?筆者認為可以排除。特朗普讓共濟會精英反對未必是假的原因,就是去年6月15日小小布希宣布參選總統,當時因為他的父親和哥哥都當過總統,沒想到特朗普次日就加入攪局,壞共濟會計劃,而布希家族是共濟會成員。而從鋪天蓋地的圍剿特朗普策劃來看,顯然與昔日克里與小布希的左手,右手之爭根本是二碼事。

可以說,特朗普對抗的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壟斷美國過百年的共濟會。說白了,筆者認為,支持特朗普的美國民眾,已經厭倦了美國政客半個世紀以來的「政治正確」的遊戲和偽善,這是反G20峰會和反TPP協定的大型群眾集會的延伸—美國版抗議浪潮。美國民眾希望通過特朗普來扭轉美國在世界影響力的節節敗退,這影響力未必恢復美國霸主地位(美國現在一直是霸主,歐巴馬喊要領導世界100年,但民望近年插水創新低),而是讓美國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一個關注民生,保護百姓利益的國家。可惜這不是特朗普一個人能解決的,因為美國實則是一個工具而已。詳見筆者新著《轉角中的新世界秩序》。 到這裡筆者就需進入另一個正題了。

四。當巨大郵輪碰到索馬利亞海盜—特朗普VS希拉蕊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政壇被共濟會控制

事實上,就中國立場而言,選誰都不要選民主黨希拉蕊。共和黨內由新保守主義者領銜的60名共和黨外交、國安精英已經有不少大佬表態如果特朗普贏得黨內提名,他們將不惜在總統選舉中投票給希拉蕊。這十分詭異,共和黨人不支持共和黨候選人,說明什麼?說明民主黨與共和黨的黨爭與競選,所謂驢象之爭都只是一場大戲而已,充其量是幕後勢力的左手與右手,二手輪流執政。過去「激烈」的黨爭,也只是共濟會內部勢力的內訌,利益分配而已。美國總統選舉本是政客輪流坐莊的一場遊戲,二百多年來從未改變,如今隨著特朗普在黨內初選的節節勝利,美國政治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昔日民主黨候選人克里(現任國務卿)與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前總統),均是共濟會成員,選誰實質都沒區別,但安排各自政綱各有特色,搞AB二個政治套餐給美國百姓選擇,這個遊戲就很好玩了。時至今日,為體現「人人有機會競選總統」的「民主」精神,共濟會才放一直被視為笑話的特朗普上桌成為C套餐,只想娛樂大眾而已,但美國大眾竟然討厭了長期食用的AB主流套餐,要捨棄AB套餐轉而選C套餐,共濟會才如夢初醒,陣腳大亂。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政壇被共濟會控制

大家有沒想過,為何美國百姓會捨棄共濟會安排的AB套餐,轉而青睞非主流的C套餐呢?是不是已經厭倦了被控制的命運?是不是厭倦了長久以來的「政治正確」?事實是,不論美國主流媒體如何詆毀特朗普,總有為數不少的人,不改初衷,義無反顧地支持特朗普。

其實,特朗普不斷勝出,主要原因還是美國民眾對傳統政客操縱政治癒來愈反感,很多民眾認為傳統政客操縱的政治看起來是自由平等,其實是更有利於上層精英,要改變這種態勢,必須注入新的力量,特朗普就成為很多美國民眾的選擇。而美國精英人士意識到,如果特朗普當選,即使他不會成為獨裁者,也將實行很多不利於精英人士的政策,這將是美國精英的噩夢,所以必須阻止。

共和黨前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從支持到牽頭反特朗普,這說明什麼?有二層意思,第一層意思,特朗普不是自己人,共濟會不支持民粹主義,筆者著作已經論述,共濟會要建立單一世界政府,建立奴性世界,而民粹主義則是這個目標的天敵;第二層意思,說明共濟會當前已經表態,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扶持民主黨希拉蕊上位。這將打破了美國歷史上,女性從沒出任過總統的歷史,也打破了歷史上,沒有一個政黨能連任三屆的魔咒。

但美國精英要阻止特朗普勝出,就有可能破壞美國自己制訂的民主規則。美國的民主制度設計很精密,實質是在程序正義的掩蓋下維護上層精英的利益,數百年來一直平穩運行,如今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也折射出美國社會面臨的矛盾。也許這次特朗普不會勝出,但如果美國不作改變,未來還會有更多特朗普冒出。和歷史上很多帝國一樣,立國二百多年的美國,已經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其實是一個賭博式選擇

日本前首席小泉純一郎被指共濟會成員

共濟會的安排,本來計劃用共濟會成員彭博來打破沒有政黨背景的個人能出任美國總統這一歷史,並作為魯比奧或卡西奇的備選,多重保險。,但二個原因使共濟會打消了念頭,第一是原來計劃由魯比奧或卡西奇這二個黨核心高層授意的候選人出戰總統大選,因特朗普一路高歌,二人根本不是對手,令共濟會算盤打不響;

第二由於彭博的基本競選理念與希拉蕊大致相同,即與希拉蕊一樣提倡管制槍械,支持墮胎和同性婚姻,共和黨支持者並不買帳,但民主黨自由派卻會捧場,故彭博出選只會搶奪希拉蕊的票源,在特朗普目前基本確定出戰白宮後彭博再出選等如便宜了特朗普,這正是共濟會讓彭博退選的原因(關於彭博的分析,詳見筆者《共濟蕭評之1彭博出選是共濟會雙保險?》一文,雖然彭博已經退出,但文中分析仍可看到共濟會的思路)。

馬雲與趙薇均被指為共濟會成員

筆者去年曾預測共和黨將險勝民主黨,今年也一度預測桑德斯取代希拉蕊,後者的預測有點過高估計了民主黨內部的「社會主義力量」。近期對共濟會的研究,加深了筆者對美國政壇的理解,目前為止,美國政壇主流認為希拉蕊能戰勝特朗普。筆者先帶大家看看希拉蕊。

五。希拉蕊的真正身份,她是誰?

希拉蕊不是共濟會成員,因為共濟會傳統上只吸收男性精英加入。但為何希拉蕊能得到美國精英的青睞呢?

傳統跟歷史記錄一樣,也是被用來打破的,這不是說共濟會開始吸收女性的加入了,而是共濟會需要合作了。在羅斯柴家族第六代掌門人大衛羅斯柴2008年接受央視訪問時,清楚地告知我們,希拉蕊跟羅斯柴家族關係非淺,羅斯柴家族的核心兄弟大婚,也是通過希拉蕊的關係在白宮搞上大排筵席的。大衛羅斯柴同時還透露,祖訓規定女性不能從商,但其女兒現在已經出任公司高職,可見,羅斯柴家族的傳統觀念也在與時俱進。關於羅斯柴家族為何接受中國媒體訪問,請留意筆者後續分析。

克里(現任國務卿)與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前總統),均是共濟會成員

既然希拉蕊不是共濟會成員,就算與共濟會再熟,也未必唯共濟會是從,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樣東西,就是骷髏會。骷髏會1832年產生自耶魯大學(具體歡迎參閱筆者新著,目前發布在漢君智庫網),成員基本以耶魯大學精英分子為主,每年吸收15人,且沒有性別限制,以希拉蕊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院的背景,加上其優異的成績,突出的個性和口才(其結婚後,早期並不隨傳統跟柯林頓夫姓,另類個性可見一斑),而口才是骷髏會的軟性標誌之一(請參閱筆者著作,骷髏會為何也稱優羅加俱樂部的解釋),作為精英被骷髏會吸收入會機率是99%。

歐巴馬是共濟會成員兼光明會成員,已經連任二屆,2016年輪到骷髏會成員坐莊並不出奇。目前美國政經軍界,骷髏會的勢力不低於共濟會。有趣的是,目前希拉蕊與歐巴馬雖同是民主黨,但二人表面仍玩「不咬弦」的遊戲,特別是希拉蕊「反對」歐巴馬的TPP。以希拉蕊可能擁有的骷髏會會員身份,加上與共濟會關係非淺,實在是出任美國總統的「合適人選」。

共濟會當前已經表態將扶持民主黨希拉蕊上位

去年 希拉蕊競選連美國國慶日都忘記了,可見她想當總統到了何種瘋狂的程度?她競選時曾說,只有她知道「怎麼對付中國」。而事實上,就是她任職歐巴馬總統第一個任期的國務卿時,提出並積極推動「亞太重返」策略。她的主要政綱有三點:一是守住歐巴馬醫保及非法移民政策;二是堅持不派地面部隊打擊伊斯蘭國;三是加強對華爾街的監管。她競選曾說反對TPP。但筆者認為,這是希拉蕊開出的空頭支票而已,TPP筆者認為是共濟會產物,以希拉蕊與羅斯柴家族的藕絲關係,一旦當選,不僅不會反對TPP,還會以各種理由推進TPP。

這種言行不一的政客行為,就像當初希拉蕊支持歐巴馬的TPP,而現在卻出爾反爾一樣,只是,筆者認為現在的」反對「,希拉蕊是放煙霧而已,純粹為了選票,玩」左傾「立場,吸收基層選票。

希拉蕊骨子裡的反華(與特朗普民粹立場的反華同時反世界有著本質的區別!請注意筆者這個判斷),早在多年前的維基解密希拉蕊與陸克文的對話就被曝光透露出來,加上其主導的「重返亞太「國策,當選後,正如其所言」更有辦法對付「中國,中美關係肯定不如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的中美關係。

但筆者提醒希拉蕊,要對付中國前,請先對付特朗普,呵呵。令希拉蕊團隊捉摸不透的人,正是特朗普,因他不是自己組織的成員。據美國媒體報道,支持希拉蕊的民主黨人,早前已開過多次會議,一方面找出特朗普受歡迎的根源;一方面構思在選舉中擊敗他的策略。這些部署,如果放在去年,會是天荒夜談的笑料。不過現在希拉蕊是笑不出了,其團隊就準備三招「招待」特朗普:一是挖地三尺,尋找特朗普從商的污點,凸顯特朗普是無良商人的形象(即醜化他);二是放大他歧視女性的言論,助希拉蕊吸女性選票(即抹黑他);三是強調特朗普不具備治國才能,計劃由情場高手柯林頓和「反戰」總統歐巴馬出來描黑他。這三招,不也正是美國主流媒體,對付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崛起中的中國慣用的招數嗎?

美國精英要阻止特朗普勝出,就有可能破壞美國自己制訂的民主規則

不過,特朗普擊敗希拉蕊的機會並非沒有,中國既要做好希拉蕊上台比歐巴馬更極端的對華政策之準備;又要做好特朗普上台對全世界奉行貿易保護主義的應對。以希拉蕊的骷髏會成員的身份,與共濟會的親密關係,得到國際資本財閥支持是可以預期的,中國面對的挑戰,遠比特朗普的民粹治國立場大很多。中國人期待的戰略機遇期,也將徹底消失。但筆者有信心,中華民族不缺筆者這樣能洞察異族心理的心理學研究愛好者,能對付任何對手,中華民族必將屹立世界之巔,俯瞰整個世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希拉蕊不是共濟會成員,因為共濟會傳統上只吸收男性精英加入

最後,再做一次預測,去年預測共和黨險勝希拉蕊,目前沒有變化的理由,即使主流媒體預測希拉蕊能勝「偏激」的特朗普。共濟會將首次失去百年歷史的總統控制權。骷髏會也將遭受一次挫折。特朗普的上台,也將是美國衰落的一段插曲而已,就算希拉蕊上台,也無法改變這一歷史走勢。全世界在等著看特朗普的笑話,筆者等著看共濟會的笑話,雖然這笑話有點冷。正如喬良少將近日說「美國想要打破既有思想觀念、價值體系和利益格局不是簡單的事」。

在3月15日佛州大勝時,特朗普向支持者說:「他們有一天會明白,等我們橫掃全局,他們會明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440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