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人太好騙!一女子匯1150萬到中國後發現被騙

綜合訊,新加坡女性可能是世界最好騙的。隨著網絡社交媒體逐漸普及,愛情詐騙案日益猖獗。首當其衝的,往往是過了適婚年齡的單身女性。

一名新加坡女子,竟然匯款230萬新元(1150萬元人民幣)到中國,結果發現原來是騙局;另一名新加坡女子因為愛情騙子,竟然匯款170萬新元(850萬元人民幣)後發現被騙。

根據一項統計,新加坡今年1-9月被電話或網絡詐騙得逞的金額最大的前十名全是女性,她們(10人)被騙金額的總數為1200萬新元(6000萬元人民幣),她們中最少的金額為60萬新元(300萬元人民幣)

據統計,新加坡的網絡愛情騙案在這3年里,不斷激增,在警方今年1-9月接獲的類似案件就比去年全年高出16%。

據警方數據,今年首9個月共有448起網絡愛情詐騙案,與去年的385起還要多,甚至相比前年的198起詐騙案高出整整一倍!

而且,今年受害者因誤信愛情而被騙走的數額也比較高,在今年首9個月就有1700萬新元。這項金額比去年全年的1200萬新元,高出40%。這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網絡愛情詐騙案數額。

以下是新加坡10大詐騙案的類型和涉及的數額:

這張表中,前十名詐騙案受害者全是女性。

當中,冒充中國官員個案的被騙數額最高,達230萬新元。據報道,受害者是一名老年婦女。當時,受害者接到一名自稱是中國官員的電話,指她涉嫌參與非法活動。

之後,這名婦女被要求轉帳至有關官員,以替自己洗白,受害者前前後後一共5次轉帳給有關帳戶。

另外,是受騙數額第二高的詐騙案達170萬新元,這亦是為數最高的網絡愛情詐騙個案。

排在第三的詐騙個案涉及的數額,較第二起案例相差不遠,即150萬新元。同樣的,那也是一起冒充中國官員詐騙案。

接下來的詐騙案被騙數額依次為,120萬新元(冒充中國官員和網絡愛情詐騙各一起)、110萬新元(Tinder社交軟體)、96萬多新元(臉書)、70萬新元(約會網站和冒充中國官員各一起),以及涉及60萬新元的冒充中國官員詐騙案。

從此表看出,網絡愛情詐騙案和冒充中國官員詐騙案各占半數。報道指出,今年的網絡愛情詐騙案受害者,多數是年齡介於30歲至59歲的華裔女性。

警方透露,有些受害者在報案後,甚至仍然相信騙她們錢的人,她們始終認為她們更了解那個人,所以被同一個人詐騙多次的案例也是有的。

現今,網絡愛情騙子改弦更張,改用新的干案手段,通過不同管道接觸受害者。比如,以往主要以臉書聯絡受害者,在與對方素未謀面情況下博取受害者信任,然後以各種理向受害者要錢,通過轉帳至新加坡或馬來西亞的銀行戶頭。

現在可不是了!警方表示,騙子的狩獵管道「升級」至更多的社交媒體平台及約會網站,如QQ、微信、Line、Tinder及OkCupid等。而且,匯款的銀行地點也改變,即要求受害者匯款至大陸或香港地區的銀行戶頭。並且,愛情騙子如今亦改用中文名字取代洋人名字。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心理學家表示,現代人生活繁忙,往往想通過最快捷的方式找到另一半。

近日,一名40多歲的新加坡女銷售員,以為在網上覓得如意郎,怎知是遇上情場老千,搞得情財兩空。付出了感情,還賠了8萬5000新元。

去年,這名女子通過臉書(Facebook)認識一名男子,之後兩人在網上頻密聊天,很快地發展成情侶關係。之後,這名男子以父親醫藥費和交還貨物稅為由,向女子借錢。最終,女子方知上當。

除了網絡愛情騙案,典型的網絡詐騙手段包括冒充中國官員騙案,及聲稱是外國投資公司。例如,當受害者接獲「999」或從中國打來的「110」電話號碼,被告知涉及刑事罪案時,往往會驚慌失措,然後匆匆按照指示匯款至假銀行戶頭,一心想著平息風波,殊不知這是個陷阱。

儘管警方近年來積極展開宣導工作,但仍有不少人飛蛾撲火,白白被騙走一大筆血汗錢。

對於新加坡女性屢次落入網絡愛情詐騙案的圈套,網民議論紛紛:

——「有太多單身寂寞的人了。」

——「網上有太多「捕食者」。」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新加坡女性過於嚮往與白人談戀愛,網絡騙子往往由此下手。」

——「智慧是金錢買不到的,更何況是愛?」

——「愛情是盲目的。愛情是毒藥。」

——「這些受害女子真有錢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395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