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結局悽慘:街頭賣起大米來了

據國際在線11月12日報道,當地時間11日,在泰國曼谷,因米價下跌農民大受打擊,泰國前總理英拉現身街頭親自幫助米農賣起大米,聲援米農。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泰國大米價格走低問題一直引起各界關注。為幫助米農,11月3日,英拉還曾前往烏汶府看望民眾,並從米農手中收購400公斤稻米。同時英拉還計劃利用私人資金收購2至3噸大米,以緩解「米災」。英拉表示,若計劃可行,她還會收購更多大米。

據泰國媒體報道,11月4日,泰國總理巴育表示,近期泰國大米價格暴跌,米農面臨巨大壓力。他對米農自行銷售大米行為予以高度肯定,表示並不阻止政客購買大米,且呼籲政客從實際出發,幫助農民,若任何政客有能力購買大米,希望其實實在在地進行購買, 但杜絕通過這種方式「作秀」,給人們製造假象。

11日,泰國曼谷街頭,英拉幫米農賣大米。

2011年,當時泰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約占全球30%的市場份額。那一年英拉上台執政,執政期間推出補貼米農囤積大米的計劃,按照計劃,泰國政府以比全球市場價格高50%的收購價向米農購買大米,然後囤積起來,正常情況下大米的市場價格會因供應減少而走高,然後政府再在高位出售收購的大米。

英拉在人群中

然而印度和越南等其他主要大米出口國趁泰國收儲大米之機大量增加供應,國際米價不漲反跌,直接導致導致泰國大米出口量下降40%。

最終,加上儲存大米不善,導致泰國政府損失高達40至170億美元。英拉在2014年下台後,也因大米補貼計劃遭到指控,並被泰國政府罰款350多億泰銖(約合10億美元)政策失職賠償金,3日在烏汶府,有大米農戶問及英拉如何償還罰款時,英拉流淚說道,「數額太大,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據泰國《世界日報》

11日報道,泰國商業部外貿廳長端蓬日前透露,2016年1月1日至11月2日期間,泰國出口大米累計840萬噸,預計全年出口大米累計可達950萬噸。而展望2017年泰國大米出口形勢,估計可出口大米計900萬噸。目前大米行情下跌,原因是世界當前的大米產量較多且較集中地收割上市,加上世界經濟形勢下行,導致國際市場的購買力仍虛弱。不過,其中也對泰國大米出口有利,因現時泰國大米的價格與競爭出口國家的水平接近,讓泰國大米出口競爭力加強。

曼谷街頭英拉的支持者

端蓬表示,現時大米價格不高,因稻米成熟收割上市較為集中,天氣多降雨,使得稻米的濕度較大。不過,政府實施對農民提供幫助的措施後,估計國內大米價格會有 所回升,畢竟泰國茉莉香米的質量較好,估計出口價格不低於每噸600-800美元。國內民眾要配合多消費大米,幫助穩定國內大米市場價格,多食用和多購買,幫助消化上市大米,可對農民提供幫助。

英拉同民眾合影

端蓬還指出,目前政府倉庫大米仍有900萬噸待出清,但要暫緩進行,因新季大米陸續上市,政府要為大米做出市場銷售準備,同期選擇時機再出清庫存大米,將由國家稻米政策和管理委員會負責研究出清時機問題。

泰國大米公會會長乍侖表示,泰國內大米出口商沒有對大米進行壓價,畢竟現時大米交易是開放和自由進行,受市場槓桿調節作用驅使。農作物產品的價格定價,來自市場預測水平,就如股票價格,價格會上下浮動變化,而買賣交易在期貨市場進行,要對未來形勢進行預測。

他還表示,大米價格的確定還要看國際市場各個大米出口國家的定價水平,以及要預期市場目標買家。自政府推出幫助措施後,茉莉香米的價格已經回升至每噸700美元的水平,而庫存茉莉香米的國內行情為每噸1萬9000銖(約合537美元),新出茉莉香米每噸為1萬6700銖(約合472美元)至1萬8000銖(約合509美元)。

泰國農民與農業人口聯盟會長素貼表示,下周內聯盟的農民代表將前往國務院請求與總理巴育會面,對政府和社會各方為國內農民提供的幫助當面表示感謝,反映出政府重視農民群體和不會讓農民受苦。而國家稻米政策與管理委員會已經確定下一階段對白米稻穀和巴吞他尼香米稻穀的價格保護措施,農民對政府保護的價格水平表示滿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384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