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核供應國集團全會11日將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中國對印度申請成員資格一事的態度近日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與猜測。此前,印度將無法加入這一組織詬病於中國。美國媒體8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印度的一味指責只會給世界留下「情緒化」且「缺乏戰略性」的負面印象。
灰色部分是核供應集團國成員
美國新聞網站「Thewire」8日報道說,印度政府及該國諸多分析人士對中國的指責顯得很不「厚道」,印度輿論將中國視為阻礙自己追逐遠大夢想的「唯一阻隔」。事實上,包括紐西蘭等核供應國集團成員均對印度的加入資格態度不明。
印度並未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報道說,印度目前對中國的敵視態度,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已經「偏得太遠」而且「持續得太久」。這種態度已經引發荒謬現象,比如印度「抵制中國商品」的口號。
文章說,富有政治抱負的大國應該懂得如何同其他有實力的國家共處,他們之間的交往模式一定是「多線的」。而印度在處理對華關係上顯得過度計較,往往抓住一個領域的得失不放,這種做法會向世界傳遞一個負面信息——印度追逐的利益單一,缺乏戰略眼光,既不務實又顯得情緒化。
印度議員帶頭抵制中國產品
「Thewire」文章分析說,同一味指責中國相比,印度不如多做做其他成員國的工作,讓美國更多地參與到這場博弈中。更重要的是,印度需要嘗試得到中國的支持,令後者感到支持印度是「有利的」事,兩國需要改善持續存在的不和睦狀態。
莫迪為了報復中國,開始和日本在南海問題上找中國的麻煩
印度不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締約國,根據相關規定,它不能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今年6月,中國外交部回應「中國等國反對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的說法時稱,《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是整個國際防擴散體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礎,適用於所有「非NPT締約國」,並不是針對某個非締約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3701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