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政局混亂和經濟困境相互交織,韓國可能正面臨自1997-8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困難的局面。政治上的亂局極大地削弱了韓國政府治理經濟的能力,支柱企業遭遇的重大危機更是令韓國經濟雪上加霜。內外交困的韓國將如何捱過即將到來的經濟寒冬?
韓國進入非常緊急狀態
韓候任經濟副總理任鍾龍(圖片來源:韓聯社)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台11月7日報道,韓國經濟副總理提名人任鍾龍表示,韓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目前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將從7日起啟動非常狀況室,進入非常應對狀態。任鍾龍7日上午在政府首爾辦公樓召開的緊急市場狀況檢查會議中作出了上述表示。
任鍾龍現任韓國金融委員會委員長,據新華社報道,朴槿惠任命任鍾龍為韓國新經濟副總理兼財政部長,但這一任命遭到了包括部分執政黨勢力的大力反對,在野黨批評朴槿惠人事又搞「暗箱操作」。
韓國現代汽車持續罷工
任鍾龍稱,將同企劃財政部、韓國銀行等有關機構密切合作,並對國內外金融市場進行24小時實時監督。
任鍾龍表示,受年初起持續存在的美國加息、歐洲銀行業危機以及英國退歐等來自國外的危險因素的影響,韓國金融市場依然不穩定,且出口不振、雇用市場失去活力、家庭負債規模擴大、結構調整等國內危險因素也對韓國經濟造成了很大壓力。
據國際商報報道,繼韓國三星、現代、樂天等企業相繼爆出負面新聞後,韓國《中央日報》近日報道稱,韓國前30大企業中半數呈現營收衰退。調查顯示,目前韓國大企業的競爭力比外匯危機之後的1998年、真正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2009年還要低。30大企業的營業利潤率從1998年的6.68%降至2009年的5.78%,2015年更是降低至4.83%。
韓國民眾集會要求總統朴槿惠下台(來源:新華網)
在製造行業,營業利潤率5%被認為是可進行研發等新興投資的最後防線,顯然,韓國大企業的虧損已達到了危險水平。如此狀況再疊加當前韓國政治亂象,令人無法不對韓國經濟的未來充滿憂慮。
據第一財經轉引韓國金融研究院報告,明年韓國GDP增幅將為2.5%,比今年預期的2.6%會低0.1個百分點,比政府對明年的預期低0.5個百分點。而韓國LG經濟研究院則顯得更加悲觀,認為明年GDP增幅將僅為2.2%,僅次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之際。
朴槿惠日子不好過
而韓國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任晨(音譯)更表示:「在當前局勢下,即便韓國今年第四季度GDP進入負增長,也毫不奇怪。在經濟持續放緩的現階段出現崔順實幹政以及可能的大選兩大政治難題後,朴槿惠政府大刀闊斧進行經濟改革的可能性將更加降低。」
政治鬥爭延燒至經濟領域
「朴槿惠面臨著辭職的壓力,這樁國家醜聞把亞洲第四大經濟體韓國推入了政治動盪的熊熊大火當中。」美國CNBC將這起醜聞拿來同希拉蕊在出任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伺服器處理政府郵件一事相提並論。
現在,政治的熊熊大火已經燒向了韓國工商界。據央視網轉引韓國司法部門7號消息,韓國檢方特別調查本部今天傳訊了全國經濟人聯合會的兩名高管,調查總統朴槿惠去年在青瓦台與7名大企業集團領導閉門面談時,是否逼捐一事。
檢方在調查前青瓦台首席秘書安鍾范的過程中,發現朴槿惠在午餐座談當天和次日與7名大企業集團領導另行會面,要求為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出資的跡象。這七家大企業集團包括三星電子集團、現代汽車集團、LG集團等。
韓國國旗上的八卦標誌被換成韓國支柱企業的商標(資料圖)
朴槿惠一直堅持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由大企業主動出資襄助成立的立場。然而,全經聯副會長李承哲在近日接受檢方調查時供述,安鍾范下達了集資指示。檢方認為,不排除朴槿惠通過明確指示或指示性言論介入兩個基金會的成立和集資活動的可能性。
韓國建國大學教授崔根培(音譯)認為:「現階段朴槿惠推行的創造經濟、經濟改革三年規劃等,很明顯已經無法正常執行了。許多民眾已不信任朴槿惠和她的政策,而企業也會更多地『看眼色』。失去了政府有效管控的韓國經濟,肯定會像失去了中樞的大腦一樣。」在他看來,要對危機進行有效管理,首先需要恢復民眾對政府和經濟決策者的信賴,並能連貫性地推行多項改革措施。
5日,在首爾,民眾手舉寫有「朴槿惠下台」標牌參加集會
支柱產業頻頻告急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指出,韓國經濟本就面臨嚴峻挑戰,韓國企業危機則進一步加劇了韓國經濟下滑的趨勢。
作為韓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全球能源價格下跌、近十年來船舶過度生產的現狀下,2016年,韓國造船業已陷入嚴重危機。
據韓國媒體報道,10月30日,韓國三大造船巨頭之一的大宇造船發布重磅消息,表示將通過成立子公司等方式,裁員約3000人;同時,從明年1月起,大宇造船的所有員工都將輪流無薪休假1個月。
5日,在首爾,民眾高舉標語參加集會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韓國造船業接收到的新船訂單,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7%。從資本市場來看:2016年以來,韓國主要船廠股價多次跌破金融危機後的最低水平,仍有繼續下降的趨勢。其中,與2015年同期相比,大宇造船股價跌幅高達67%,三星重工股價也大幅下降49%,降幅相對較小的現代重工股價也下降約13%。
5日,在首爾,民眾高舉標語參加集會
截至今年6月,韓國三大造船企業約2.5萬名員工失業。對於未來,韓國造船業人士則並沒有底。這位行業人士表示:「現階段韓國造船業雇用了20多萬工人,政府現階段向造船業注入資金,但效果實在不敢預測。」他無奈地說,「韓國當前的目標是避免重蹈歐洲造船業上世紀80年代的覆轍,即巨額補貼也未能幫助造船業起死回生。」
據《經濟學人》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估稱,韓國將需要十年才能收回造船業高達31萬億韓元(約27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成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337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