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現形畢露:一大國站隊 聯合日本報復中國

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邀請,印度總理莫迪本月11日開始訪問日本。據印媒報道,莫迪訪日期間,印日兩國首腦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將提及南海仲裁。報道稱,因中國反對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印度也將改變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

8月30日,印度總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安倍在京都見面

《印度時報》11月7日刊發題為《對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受阻一事的報復?印度試圖在南海議題上對抗中國》的報道,稱印度總理莫迪本周訪問日本期間,印日兩國首腦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將提及南海仲裁。

《印度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稱,隨著中國阻止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並阻止將「穆罕默德軍」頭目馬蘇德·愛資哈爾列入聯合國制裁名單,中印關係陷入低谷,印度「看上去已最後決定採取報復措施的時間」。

報道引述印度「高層消息人士」消息稱,印度10月曾向新加坡提議兩國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專門提及海牙今年7月所謂的「南海仲裁」,反駁中國在南海擁有的歷史權利。這項提議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印前夕提出的,但最終遭到拒絕。

日印就南海達成共識

報道稱,新加坡並非南海的主權聲索國,不想在南海爭端中選邊站。但該提議表明,在中國以印度尚未簽署《不擴散武器條約》(NPT)為由給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的努力「潑冷水」的時候,印度也決心稱中國不遵守國際法。

核供應國集團表決現場

中國外交部此前表示,申請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的國家必須具備《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資格,這一立場不針對特定國家。

《印度時報》報道指出,印度目前正討論在與日本的一份聯合聲明中加入承認海牙仲裁庭裁決的內容,該聲明將在印度總理莫迪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即將舉行的會談後發布。

中印軍人

報道稱,印度看上去把莫迪今年9月訪問河內之後印越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作為印度與該地區國家發表類似文件的「一個模板」。報道稱印度與越南發布的這份文件「獨一無二」,除了如往常般提到航行和飛越自由以及尊重國際法之外,文件還提及「對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組建的仲裁庭2016年7月12日發布的裁決予以認可」。

南海仲裁以後,局勢分外緊張

印媒《德干紀事報》7日也報道稱,儘管此前中國反對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印度在南海問題上仍然保持了中立,但這很可能會改變。

《印度時報》還表示,日本對於印度此行動的反應將不同於新加坡。日本最近正式告知《印度時報》,該國正鼓勵印度就南海爭端各抒己見。日本對中國在東海表現出的果敢日益警惕

介入南海之前,印度最好先掂量下自己的斤兩

另據《今日印度》11月6日報道,價值超過7500億盧比的軍火採購交易計劃預計將被提上印度國防部國防採辦委員會(DAC)會議,包括為印度軍隊購買戰鬥機、直升機和小型無人機。海軍建議從日本採購12架US-2水陸兩棲飛機預計也將在會議中被提出來討論。

我們不使用武力,不代表我們放棄使用武力的權力

今年9月,《印度時報》首次報道日本願意降低US-2i飛機價格以重啟與印度的談判之後,中國當時回應稱,如果此舉的目的是在南海相關議題上對華施壓,那就很令人不齒了。

另據法新社6日報道,莫迪訪日期間,印日兩國很有可能簽署民用核能合作協議。這也是日本首次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非締約國簽署民用核協議。法新社指出,印日希望藉此強化經濟與安全合作,「聯合牽制中國」。日本媒體則表示,在拉攏印度、制衡中國的強烈願望下,安倍政權頂著國內輿論的質疑和反對,開展「密約外交」,推進日印民用核協議談判。

跟著本質齷齪的日本,怎麼會有好下場

對於印日在南海問題上表達意見,印度問題專家馬加力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已經不值一提,沒有多大政治含義。連中菲關係都出現了逆轉性變化,第三方再說三道四於事無補,日印想在這方面做文章只會是枉費心機。

當今的中國已不是當年任人宰割的魚腩了

馬加力指出,印日有可能在此次聯合聲明中提及南海仲裁,日本方面對此很期待,但印度政府未必想這樣。中印關係的確存在一些問題,彼此間的戰略互信仍然缺乏,《印度時報》的披露顯示出印度一些人的某些情緒,但處理國與國關係不能情緒化,需要理性和理智,雙邊關係雙邊解決。日本想通過拉印度實現其政治目的意圖是預料之中的,也是徒勞的,而印度拉上第三方對中印關係本身是不利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334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