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經濟噩耗頻傳:這條命脈又被中國搶了

韓國經濟噩耗頻傳·世界首位的煉油產業又告急!

2016年可以說是韓國的厄運年頭。韓進的倒閉、三星的爆炸、現代的罷工等韓國經濟的三大台柱均現噩耗。跟著又傳出崔順實幹政的朴槿惠『閨蜜門』,這幾天把韓國攪翻了天。

韓進破產

朴槿惠為了繼續維持自己的總統位置不得不斷臂求存,炒掉了十大機要秘書,換了總理,幾乎已經退居二線。即使如此,依然不能說危機已經過去。這裡還沒有完,

11月3日,韓國最大的報紙《朝鮮日報》又披露了韓國煉油及石油製成品行業正在面臨深刻的產業危機,而這一切的『元兇』竟然又是我們中國。就算是,那也是國際產業競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朴槿惠就「閨蜜門」向公眾致歉

世界石油煉製和產品出口2014年前的排位五巨頭是韓國、新加坡、印度、日本、台灣(地區),2015年變成韓國、新加坡、印度、中國、日本。

韓國幾家石油巨頭今年第三季度的經營業績由於占銷售額70-80%的汽油和輕質油的銷售惡化,使得這幾家石油企業營業利潤比二季度下滑了57-82%。SK創新公司更是下滑高達87%。

韓國業界人士把韓國企業業績不佳的原因歸咎於中國。他們認為中國在原油下跌到26美元一桶的年初時,停產了部分煉油設施;當原油價格反彈至40美元一桶後,中國又開動停產的煉油裝置。而中國國內的消費並不旺,中國便將石油產品用於出口,僅7月份中國的輕質油的出口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2%之多,8月份繼續維持增加。汽油的情況也相同,在全世界各地到處都是中國的石油產品,對韓國同類產品出口造成巨大障礙。這直接導致了韓國石油煉製企業和石油產品企業的盈利能力降低,韓國該行業企業為此備受煎熬。就連《華爾街日報》也在最近報道說:「中國正在增加石油產品的出口,韓國煉油行業正在面臨深刻危機」。

中國近十年來原油煉製產能提高了一倍,而近兩年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石油消費不像前些年那樣增加迅猛,石油產品在中國國內出現了過剩的情況。於是中國開始變成了石油產品出口國,並迅速躋身第四位的出口大國。今年,不僅中石化大量出口,就連日產10萬捅的小型煉油企業也加入了出口的行列,使得今年1-8月中國的石油製成品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

朴槿惠,你完了~

業界首位的韓國煉油行業因此不得不面對來自於中國企業的競爭,並已經在多個市場亮起了紅燈。去年韓國石油產品出口最多的是新加坡市場(通過新加坡轉口),今年對新加坡市場的出口已經被中國超越。韓國主要開拓的澳大利亞也一樣,今年1-9月出口到澳洲的石油產品金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9.9%,而中國卻同比增加了25.2%。韓國石油製品出口的主要市場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也面臨同樣的危急狀況。

情況對韓國更加糟糕的是中國在今年1月實施了新的汽油硫磺含量標準,這個標準跟韓國2009年起實行的標準一樣,都是10ppm(百萬分之一單位)以內。而此前中國的標準是50ppm以內。這使得中國石油產品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大打出手。

如果中國以價格開路,韓國的消費者恐怕也是守不住國境線的

甚至因為這個,中國石油產品明年開始有可能登陸韓國。韓國煉油業界的人士稱,如果中國以價格開路,韓國的消費者恐怕也是守不住國境線的。

韓國的經濟命脈一條條瀕臨斷裂,韓國經濟將會走向何方?韓國經濟能否走出困境?一系列嚴峻的問題已經擺在了韓國人眼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312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