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盆友們、筒子們,
你們還記得上個月小編才報道過
「注膠蝦流入澳洲超市」
的新聞麼…
事隔一個月,
澳洲又驚現「食品安全問題」!
這次的對象從蝦換成了肉排!
澳洲的肉類市場上,流入了大量,
肉膠做成的「合成肉」!(meat glue)
不是小編打錯了字,
大家不要以為肉只有注水的~
肉,還可以是用肉膠合成的!
據說,
「合成肉」,早已是澳洲行業內的潛規則!
多年以來,
澳媒一直嘗試披露這個行業潛規則,
然而這一現象並沒得到人們的重視。
目前,在澳洲的肉類市場上,
依舊存在合成肉!
而且很多人對這種肉還不了解,
甚至以為自己平時在超市或肉店買的高級肉排,
都是純真的肉排!
殊不知,
市場上的部分肉排,
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合成的!
「合成肉」,比「注水肉」,還要坑人!
(澳媒報道:肉膠讓便宜的肉塊,變成高大上的牛排)
(澳媒報道:肉膠:製作牛排的「行業機密」)
(澳媒報道:肉膠到底是個什麼鬼?!)
「肉膠」其實是這個鬼…
之前,澳洲七號台在一檔節目——「Today tonight」中,
就曝光了「合成牛排」製作的全過程…
其中至關重要的「工具」,
是一種名為「谷氨胺轉胺」(Transglutaminase)的化學物質…
它有肉片粘合的作用…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肉膠」…
視頻中,
七號台的記者為了做實驗,
從超市裡買來了最常見、也相對比較便宜的牛肉塊,
在肉塊上均勻的撒上肉膠粉,
把肉搓揉在一起,
並用保鮮膜包裹起來,
壓縮掉多餘的空氣,讓每塊肉緊密地挨著…
靜置5到6個小時之後,
這時你會驚奇地發現,
原本一個個小肉塊,
在肉膠的作用下,
竟然變成了一個,完整的肉條!
看起來,就像是一塊整肉!
戳一戳、捏一捏,
手感還特別的好~
Q彈Q彈的~
要不是知道是用肉膠合成的,
估計會被視為「上等的澳洲牛肉」吧~
話說這種「合成肉」,
不但手感好,
貌似口感也不差~
把合成肉放油鍋里煎一煎,
再放上真正的牛排肉做對比,
7號台的記者表示,
合成肉vs真正牛排,
口感竟然,毫無差別?!
word天吶!
小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
不禁開始默默地懷疑,
自己平時下肚的「牛排」,
到底都是些什麼鬼……
華裔教授實驗證明:合成肉就是這麼玩的…
其實肉膠的使用,
在全世界各地都有,
咱們中國也不例外!
中國南陽理工大學的一位教授,
同樣用肉膠,做出了一塊「合成肉」,以警示大家買菜時擦亮眼睛!
首先,她同樣是把肉膠粉灑在牛肉粒上…
接著揉搓肉塊,使它們緊密地黏在一起…
再接著,同樣是用保鮮膜緊緊包住…
同樣是靜置6小時…
出來的效果是醬紫的~
抖抖抖~
怎麼抖也不會散哦~
你要說「這就是「一整塊肉」,
也是會有人相信的~
只要ta沒看過上面的內容~
口感嘛~
圖片看起來,外焦里嫩的~
只要小編暫時忘記前面寫過的內容,
口水還是會不自覺地溢出來的~
誰說只有注膠牛排?只要是肉,都能合成…
回到之前澳洲7號台的視頻內容,
視頻中的「某肉鋪小哥」貌似還特別驕傲地表示,
他們不僅僅用肉膠合成牛肉,將其「捧」成牛排…
神馬豬肉、雞肉、羊肉,
都可以用肉膠合成!
(視頻里的合成豬肉)
而且此外還包括漢堡里的肉排、超市買的香腸,
海鮮店裡的蟹肉棒,
都很有可能是合成肉!
畢竟,
這是肉製品行業的潛規則!
為了錢,你們懂的!
肉膠合成的肉,對人體有危害嗎?
看到這裡,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
明明就是用價格低廉的肉碎合成出來的,
卻搖身一變成了昂貴的上等牛排,
完全就是暴利!
然而,
當你覺得無良商家為了賺錢,牟取暴利的同時,
更讓人後怕的是,
這些「富含」化學元素的肉,
吃了真的沒問題麼?
視頻中的「肉鋪小哥」是這麼說的,
「沒問題!
在澳洲,使用肉膠是合法的!」
就連專家也一臉無所謂地回答:
「嗯嗯嗯,沒毒沒問題!
都是合法的添加劑,餐館肉鋪都這麼用!」
…………
「化學元素攝入過量對人體有害」…
這…難道不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常識麼…
而且七號台的記者們調查發現,
專家口中所謂的「合法添加劑」,
歐洲早在2010年就已經被明令禁止了…
然而,
這種已經被歐洲各國封殺的肉膠,
卻在澳洲、美國、中國以及世界多國的食品產業中,
十分常見!
(媒體截圖)
(媒體截圖)
澳洲7號台更是直接將這起事件,
稱為「全國範圍內的衛生醜聞」!
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
吃肉膠牛排,會得什麼疾病…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
肉膠牛排、或是合成肉在製作過程中,
一定比正常的肉類,更容易感染細菌!
從維基百科上的介紹來看,
組合肉 又稱重組肉、拼裝肉、組裝肉。泛指使用較不具經濟價值的碎肉渣,以蛋白黏合,常做成肉乾、肉丸、漢堡肉、雞塊、香腸,假冒牛排(豬排)等肉類食物。
碎肉渣接觸空氣的表面積增大,
比較容易遭受微生物污染!
如未完全熟食,
細菌嚴重超標,
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腹瀉、腸胃不適等症狀!
但儘管如此,
受成本低廉的利益驅使,
一些為了錢啥都做得出來的黑心商家,
仍廣泛使用肉膠假冒為成本較高的牛排、豬排、雞塊等肉品!
每年有將近800萬斤這種合成肉流進市場!
說到這裡,
小編就想起前兩年台灣鬧得很大的「合成雞排事件」↓↓↓
據媒體報道,
目前國內許多台灣雞排店用的無骨雞排很可能是合成肉!
商家將雞身上小塊肉或肉質較差邊角料聚在一起,
加入少量雞胸肉,一起剁成肉泥後加入肉膠、肉精等物增加肉泥的粘性和嫩度,
再加入雞蛋和地瓜粉壓扁,下鍋油炸五分鐘後,面積超大的炸雞排便做成了!
媒體還稱,由於製作合成肉會用到很多老母雞、病死雞,
這些雞的肉含有大量抗生素,長期食用合成肉炸出的雞排,會加大人體肝、腎負擔!
(合成雞排和正常雞排口感對比)
澳洲食品安全,何去何從?
上面說的合成肉現象只是澳洲食品行業里的冰山一角,
其實澳洲市場上還有各種你想不到的其他潛規則!
澳洲三文魚含添加劑以增加鮮艷肉色
最近,
澳媒9news披露,
在澳洲人工養殖的三文魚被長期喂食人工色素,
以讓魚肉變成誘人的橙色!↓↓↓
(澳媒報道)
一般來說,人工飼養的魚類是灰白色的,
為了吸引消費者,
澳洲及其他國家的飼養主會在魚飼料中加入一種人工色素——「蝦青素」!
三文魚吃著這種添加色素的飼料長大後,
肉也會被染成漂亮的橙紅色!
因此很多時候,
當你在食用顏色鮮亮的三文魚肉,
你以為這是天然的顏色,
其實,這很可能都是人工染的!
澳洲豬飼料中含有「瘦肉精」
相信小夥伴們對「瘦肉精」這個詞很熟悉了。
瘦肉精被大劑量用在飼料中,能使豬提高生長速度,增加瘦肉率,
豬毛色紅潤光亮,收腹,賣相好;
屠宰後,肉色鮮紅,脂肪層極薄,往往是皮貼著瘦肉,瘦肉豐滿。
(識別含瘦肉精的豬肉)
然而,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對人體有害,
而瘦肉精主要是殘留在內臟中,西方人不吃內臟,
因此澳洲、
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依舊准許按建議濃度添加在動物飼料中,以促進動物生長!
(澳洲9news的報道,瘦肉精在澳洲沒有被禁)
But,
在國外生活且保留著食用內臟習慣的亞洲人,
就很容易躺槍了!
除了瘦肉精,
之前9News也報道過,
澳洲各地有多名屠夫因使用二氧化硫使生肉顯得更新鮮紅潤而被捕!
在澳洲,
二氧化硫是被明令禁止使用的,它可能會觸發哮喘!
哎,以後大家在買豬肉時,
可要睜大眼睛了!
小編結語
一個愛吃肉的小編,
看完上面的內容,
汗毛都被嚇得豎起來了!
真的不敢想像,
有多少化學物質被吃進肚子裡了…
從之前的注膠蝦,
到這次的合成肉,染色三文魚,瘦肉精豬肉….,
最近土澳的食品安全,
還真是real讓人不放心吶…
小編建議愛吃肉的孩紙們,
儘量去正規超市或肉製品店買肉,
千萬別貪小便宜吃大虧!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嘛!
吃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311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