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韓國首爾火車站,人們觀看總統朴槿惠對國民講話的電視直播。韓國總統朴槿惠4日發表對國民講話時表示,如果國民要求的話,為查明真相,將誠實配合檢方調查。 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新聞分析:朴槿惠向國民「謝罪」 未來何去何從
新華社記者杜白羽
韓國總統朴槿惠4日對國民發表講話,就「親信干政」事件向國民謝罪,並表示如有必要,將誠實接受檢察機關調查。
朴槿惠在向全國電視直播的談話中表明了五層意思。
一是真心道歉,歸責於己。她在講話開頭就致歉,收尾再「謝罪」,中間反覆表示親信崔順實的干政事件「過失在己」,稱若證據確鑿願意擔責。
二是打感情牌,博取同情。「我進入青瓦台(總統府)以來,為了避免親信干政,與親戚都斷了聯繫,非常孤獨。只有崔順實除外,因為她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朴槿惠同時承認,她對身邊人「失察」,沒能嚴格要求。
三是願意接受調查。朴槿惠表示,如果國民有要求,她甚至願意接受特別檢察組的調查。韓國媒體指出,依據憲法,總統享有刑事檢控豁免特權,在任總統宣布接受檢方調查,開了韓國68年憲政史上的先例。
四是不會辭職。朴槿惠說,韓國目前經濟困難,國事繁雜,不希望出現國政混亂,暗示她暫不會因此辭職。
五是澄清所謂受邪教控制的傳聞。朴槿惠強調,有關她信仰非正常宗教和巫術的傳言「絕對不是事實」。「崔順實門」曝出後,韓國社會有傳言稱,這位女總統依靠巫術等手段決定國政大事。
朴槿惠發表講話前,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公司4日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朴槿惠支持率已經跌至5%,創下韓國歷任總統最低支持率。
面對越來越大的政治和民意壓力,朴槿惠的謝罪談話能否緩和反對聲浪,能否扛住壓力走完任期?此間輿論和分析人士認為,朴槿惠何去何從,存在四種可能前景。
其一,部分放權。從2日朴槿惠「突擊」任命新總理人選來看,她依然想保持總統實權,即把內政運營的職權讓渡給新總理,但仍由自己主導外交和安保領域。但是,這一「總理主內、總統主外」的分權設想遭到包括部分執政黨勢力在內的大力反對,在野黨批評新總理人事又搞「暗箱操作」。
其二,淪為「無權總統」,即僅存總統名義,實則被架空。當前,韓國朝野正在籌建由青瓦台、總理、執政黨和在野黨聯合組成的「舉國內閣」。在野黨希望主導新總理人選和「舉國內閣」。但這一選項也存在較大變數。韓國輿論指出,「問題不是誰當總理,而是選出總理的方式」,這也是當前朝野政黨爭鬥的焦點。
其三,被國會彈劾。根據韓國法律,彈劾總統需要得到國會299名議員中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才能通過。執政的新國家黨在本屆國會占據122個議席,共同民主黨等在野黨和無黨派議員擁有178席。如果新國家黨內「非朴派」部分議員反戈,彈劾案通過的可能性大增。
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指出,彈劾的可能性起初比較小,但隨著調查深入,新證據不斷出現,新國家黨與朴槿惠切割的意願越來越強,學生與民眾的反對聲音持續高漲,也令共同民主黨等在野勢力看到了通過彈劾將總統趕下台的現實可能。
其四,無奈選擇下野。但目前這種可能性較小。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副院長張慧智認為,朴槿惠一旦辭職,喪失總統身份保護後將面臨更嚴厲的調查,屆時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可能還會牽累到新國家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2901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