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東南亞國家倒向中國 美國務院發言人柯比被駁到無話可說!(組圖)

以民為主| 2016-11-02| 檢舉

在剛剛過去的9月和10月,越南總理阮春福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相繼訪華,當部分美國媒體還在擔心杜特爾特「親中遠美」時,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又於11月1日訪問中國,為期7天。

美媒紛紛擔心東南亞在近期「滑坡般」倒向中國,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前景堪憂。美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在11月1日本想打消媒體對此的疑慮,誰料又被記者反駁得無話可說。

李克強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

本次有消息稱,馬來西亞將與中國達成武器軍售合同,中馬兩國關係明顯升溫。菲總統杜特爾特訪華餘波未盡,美國媒體又不由得擔心此訪將影響馬來西亞與美國的關係。《紐約時報》就以「馬來西亞總理訪華談軍售,轉向亞洲又遇挑戰」為題撰文。《華盛頓郵報》則稱,繼杜特爾特之後,又一個東南亞國家擁抱中國。《華爾街日報》也表示中馬領導人峰會標誌著美國亞太戰略新考驗。

雪梨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格雷厄姆(Euan Graham)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稱,「馬來西亞也是南海聲索國。緊隨著杜特爾特,這是一個明顯的象徵符號。就像是多米諾骨牌。菲律賓這方淪陷了,馬來西亞也岌岌可危。」

在美國主流媒體哀聲一片時,美國官方又作何表態?

在11月1日的美國國務院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柯比為美國亞太再平衡策略辯護。他表示「亞太再平衡並不是針對中國去的,我們面向的是整個地區……而且說東南亞國家正在遠離美國、轉向中國,我認為這全無事實依據(people are turning awa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urning to China I think is just not borne out by the facts)。」

美國務院發言人柯比(資料圖)

此時,大家熟悉的美聯社記者馬特不幹了:「你說很多東南亞國家變得與中國更友好是沒有事實依據的,是什麼意思?這完全是有事實依據的。」

柯比:「你舉個例子。」

馬特:「菲律賓就是一個」

柯比:「好,那才一個。」

馬特:「你剛還說菲律賓沒有更親近中國。也許還有泰國,柬埔寨。」

柯比:「也許,也許而已。你現在還只有一個例子。」

馬特:「寮國。」

柯比:「你只說對了一個。寮國?」

馬特:「寮國,柬埔寨,我們還剛看到馬來西亞。」

柯比:「好,你說了兩,三,四個。不管怎樣,但亞太有很多國家,我的點是……」

馬特:「只有十個。東協國家只有十個。」

柯比:「認為東南亞國家正在大規模滑向中國,遠離美國的看法完全沒有依據。在談到亞太再平衡時,我心裡還再想到亞太在平衡,美國七個同盟國中五個都在亞太地區。」

馬特:「五個都在亞太,幾個在東南亞?」

柯比:「可能只有菲律賓,對。你問題的重點是什麼?」

馬特:「我的重點是,你在東南亞唯一的締約同盟國現在正與中國站在一起。」

在進行了幾個回合之後,柯比表示,「我不想在語義問題上做過多爭論。(I don』t want to get into a debate over semantics.)」

香港嶺南大學的張泊匯之前評論道,東南亞國家希望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華盛頓方面一廂情願地認為,這些國家將把自己的國家利益等同於美國的利益,因此會努力權衡與中國的關係。」張泊匯說,「現實是,這些國家非常明白,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可以增進本國的整體利益。」

《華盛頓郵報》分析稱,歐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令許多國家失望。TPP協定也面臨重重困難。然而中國卻能提供成堆的現金和投資承諾,而且還不需要嚴苛的談判及附加條件。「重返亞太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影響力,」新加坡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蒙特薩諾(Michael Montesano)說。「它沒能減少對美國的懷疑,包括對美國主導力及其對該地區承諾的懷疑。」

(綜合 美國國務院網站、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268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