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世界主要大國之間爆發的一場規模空前的世界性戰爭。作為抵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中堅力量,蘇聯無疑是盟國中陸戰的主力,蘇聯的人海戰術連盛極一時的德軍都耗死了,毛子的鐵甲洪流可不是蓋的,連美國都不敢直攖其鋒。那麼為什麼蘇聯能玩得起人海,而別的國家就不行?
第一,地盤大。蘇聯領土面積2240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戰略縱深大,能邊打邊補充,打的起持久戰,能利用縱深拖死對方,像日本和義大利沒什麼戰略縱深,基本一波就推平了,想緩過來也難。日本吃不掉中國與中國的戰略縱深大是有很多關係的。
第二,人口多,而且廉價。二戰前蘇聯人口約1.6億,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人口過億的國家,更重要的是蘇聯的國民教育素質非常高。蘇聯青少年完全是在在全民義務教育環境下長大,國內國防性質的俱樂部多如牛毛,僅射擊協會就有1.8萬餘個,滑翔機訓練基地2900餘處,所以人力資源極為豐富,而且非常廉價。中國人比蘇聯多但人力資源比蘇聯少,關鍵問題就在於國民素質比蘇聯差。英國加上殖民地的人口有4億,但可以用的就本土和加拿大、澳大利亞幾個死忠的小弟人力,殖民地的黑蜀黍和阿三根本就是湊數。二戰中,蘇聯紅軍加上後方一些輔助人員在整個戰爭期間動員了4000萬左右,非常恐怖。而對手德國僅僅動員了1700萬;日本更是連老弱病殘加上拼湊了970萬人。美國倒是玩得起人海,人足夠多,素質也足夠高,但美國人金貴,註定不會玩人海,美國人打仗是拿錢換人。
第三,工業能力強。蘇聯的工業實力強大,雖然技術含量不多,但生產能力強。工業強才能生產更多的裝備好武裝士兵,後期蘇聯生產的比打得還快所以越打越多,而德國和日本是越打越少,所以耗不過蘇聯。另外,工業能力強才有強大的投送能力。人海戰術最重要的基礎是足夠的戰場兵力投送能力,蘇聯的廉價卡車、拖拉機、摩托車大大增強了蘇聯的投送能力,像日本的馬拉大炮想玩人海效果也不行,等集結好戰爭也打完了。
第四,組織能力強。蘇聯的社會體制在這方面具有明顯的優越性,組織和動員力強大到無以匹敵,不僅徵兵容易而且徵兵成本低,比其他國家都適合打人海,這才是蘇聯玩得起人海的根本原因。
第五,作戰傳統。蘇軍是傳統的陸上強國,作戰思維也和西方有差異,喜歡搞大、笨、粗、多的玩意,不像美國以火力為王、德國戰術為王、英國海軍為王,打起來基本就是巷戰人海,野戰是裝甲海和炮海,一路平推,傷亡在大也阻止不了推進速度,就像一堵牆,拿人和裝備耗死對方。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