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美軍掃地出門?杜特爾特豪賭或改寫亞太

備受爭議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動身訪日前再次連續拋出令人跌破眼鏡的大膽言論,他在10月25日的一場採訪當中表示,他不打算允許任何國家在菲律賓領土上維持駐軍,如果他的任期足夠長的話,甚至連與其他國家的聯合軍演也不打算再繼續下去,這其中既包括與美國的例行「肩並肩」聯合軍演,也包括與日本的軍演計劃。同一場採訪里杜特爾特還直言不諱地爆料稱,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Daniel Russel)通過菲律賓外長亞賽(Perfecto Yasay)要求他淡化對美國的批評。
儘管考慮到杜特爾特的一貫風格,近期他並非沒有做出過截然相反的表態——26日他對日本記者表示,與中國的關係只涉及經濟,不會改變菲律賓與日本以及美國之間已經簽訂的軍事同盟關係,再次凸顯出杜特爾特此人在表態方面頗有些「看人下菜碟」的味道。但即使將這種因素考慮在內,對於美國而言,由於杜特爾特的前任阿基諾三世在其任期內,剛剛推動了與美國的國防合作協議修正案(EDCA)的簽訂,其中允許了美國在菲律賓維持輪轉駐軍,杜特爾特「不允許任何外國軍隊進駐」的言論也無異於撕毀協議的前兆。
這同樣也不是杜特爾特上任以來第一次對美國「開炮」,杜特爾特已經數次聲稱「美國人休想再強加給我們任何東西」,甚至不惜對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報之以粗俗咒罵,華盛頓吃驚地發現,作為多年來菲律賓外交基本立足點的菲美同盟關係大有動搖之勢,而當杜特爾特把矛頭指向菲美軍事合作協議的時候,曾經作為美國亞太戰略中最重要立足點的菲律賓的「翻船」可能性,就已經是美國不能不加以正視的問題了。

杜特爾特訪華期間宣布與美「分手」(圖源:AFP/VCG)
許多人猜測美國不可能坐視菲律賓就此「翻船」,就連杜特爾特本人也曾公開(儘管無法確定其態度是否嚴肅)聲稱美國有刺殺他的意圖,而在菲律賓總統無法連任的大背景下,本次「如果我的任期足夠長」的假設,也令人懷疑是否是杜特爾特正在「隔空喊話」。必須承認,認為美國會對杜特爾特發動刺殺的猜測毫無根據,從任何方面來說,類似手段都勢必是可能性最低的一種選項,然而,杜特爾特連踩「地雷」的舉動,的確令人懷疑他的總統任期能否成功維持到下一次大選。
菲律賓是全世界在政治制度上最肖似美國的一個國家,但照搬美國政治制度和多年親美的結果,卻是菲律賓扭曲的政治環境:從本質上來說,在菲律賓政治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不是任何政治人物或政治黨派,而是盤踞菲政界數十年的眾多政治家族。杜特爾特上台以前,菲律賓僅有一位總統出身平民,父子總統、母子總統乃至夫妻總統的現象屢見不鮮,而這唯一的一位平民總統埃斯特拉達,也在僅僅執政兩年時就因嚴重觸犯家族利益而遭到各大政治家族聯手趕下台。毋庸諱言,這種情形之所以能夠長期維持,與菲律賓政治家族同美國政界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分不開的。
杜特爾特在外交方面與美國的漸行漸遠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甚至只是一個附帶結果,更為嚴重的始終是他與國內政治家族們水火不容的現實。自棉蘭老島起家的杜特爾特缺乏真正能夠依靠的政治根基,也正因此,這位看似百無禁忌的菲律賓總統的實際處境,還遠沒到高枕無憂的時候。
黑馬杜特爾特所唯一能夠依靠的政治資源,只有選舉中意外將他推上總統位置的菲律賓選民,而這意味著,他必須在較短時期內對菲律賓積弊重重的民生和社會問題作出可觀改善。觀察杜特爾特上任以來的一系列舉措,其用意十分明顯——這位新總統的賭注已經押在了兩件事上,其一是他反毒戰爭的勝利,其二則是他在外交上為菲律賓物色的「新朋友」們對於菲律賓經濟的拯救能力。
這當然是一場豪賭——關係到的不僅是杜特爾特本人的政治前途,還有菲律賓的未來命運與整個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易於預測的是,在最終答案揭曉前身在局中的任何一國都沒有理由袖手旁觀,杜特爾特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亞太地區局勢中最大的不穩定因素,而這個不穩定因素將成為誰的危機和誰的轉機,所考驗的遠不僅是杜特爾特的政治手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