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王逝世】他在今夜告別,那個自己守護了一生的國家[內有影片]

分享自由| 2016-10-14| 檢舉

泰國宮務處發出聲明

泰國蒲美蓬國王陛下於2016年10月13日15:52分在詩麗叻醫院駕崩!享年89歲!

泰國總理府公告:

所有政府機構、政府企業、學校等機構降半旗30天。

泰國所有政府公務員、政府企業職員、政府行政機構人員穿黑服服孝一年。

國喪期從2016年10月14日起。

2016年10月,整個泰王國,都沉浸在顫慄與悲痛之中。

一個88歲的老人,一個也許是人類世界中最後一個有實力扭轉國運,再造乾坤的傳奇君王,最終告別了自己守望一生的王國與臣民,在另一個遙遠的時空中尊享其曾在人間所擁有的,比肩神明的光耀。

他從遙遠的歷史深處走來,從一張張泛黃的黑白照片中走來,在波雲詭譎的20世紀中葉,一個清秀沉靜的皇子,在歷史齒輪轟然作響的轉動中,從大洋彼岸靜好的歲月中轉身,青年的皇子君臨天下,猝然之間用並不強健的身軀擔負起整個國家的命運。從此,畢生光陰,皆許國邦;一步之遙,咫尺天涯。

70年的君王歲月中,他精準地計算著自己踏出的每一步,並用這種計算精準的步伐,走遍了自己王國的每一個府郡。城郭鄉野,南島北山,君王的足跡,踏遍每一處臣民棲居的國土。

而人民,也擁戴這個行走於人群之中,與這個王國整整四代人朝夕相伴的君王。萬戶千家的牆上,理髮店的鏡子上,每一個司機的擋風玻璃上,人們佩戴的佛牌和衣衫上,以及每一個王國臣民的心上。君王的存在,如影隨形,在眾人的心中他是自天而降巡守人間的神明,神明道成肉身,真實可觸地行走在他所命定守護的民眾身邊,無時無刻,仿佛直到永遠。

70年的時光,他的人生也是一場「步步驚心」的史詩傳奇。他登基於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受命於一個權臣梟將的國家,在這個國家漫長而艱難的騰飛與轉型之路上,君王總是莊嚴地站在民眾的身邊,在一次次驚濤駭浪的歷史節點,他總能運用巧妙的手腕,祛除掣肘,護佑黎民,一次次地帶領這個國家奇蹟般地走出死陰的幽谷,朝著民主、自立、繁榮的方向,向著一個更為進步而光明的新紀元,蹣跚而去。

如是日復一日,驀然回首,當年那個遊走於夾縫之中的小國,已然成為東南亞最繁榮而自由的樂土;當初壓抑而堅硬的威權國度,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年,終於開始向民主主義的大道並道奔馳。

每一次國運攸關的時刻,最後所見,是君王順應時代的臨門一擊。每一次危如累卵的危急關頭,劍拔弩張,終有王座上四兩千斤的火中取栗。

站在民眾的身後,精準地推動著歷史的舵輪,沒有一步的失控與狂飆——這樣的君王,值得一個國家為之懷緬。

如今,君王逝去。在這個古老的,虔信著輪迴轉世的佛教國度,人民相信他已經回到了那個在他降生之前所屬於的那個世界,他已經超額完成了自己下臨人間時所背負的使命。現在,就讓他帶著塵世間的功德與榮耀,回到天界,回到先祖列王的殿堂中,回到某個為他預留了一世的神座之上吧。

讓歷史永遠記住他在人間的名字:泰王國拉瑪九世皇,蒲美蓬·阿杜德陛下。

他改變了一個國家,締造了一個時代。

他並不短暫,卻彌足光輝的人生,屬於7000萬泰國忠誠的臣民,屬於那個他不曾辜負,也必將長久銘記他的民族與國度,直到永遠。

歌頌泰國國王先進事跡的歌曲

大地之子:蒲美蓬•阿杜德國王陛下生平

泰王拉瑪九世陛下—蒲美蓬•阿杜德國王陛下(พระบาท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ปรมินทรมหาภูมิพลอดุลยเดชมหาราช)生於1927年12月5日,1946年登基,1950年5月5日加冕。是泰國人民的英明領導者,備受泰國人民的尊重和愛戴。

他是卻克里(曼谷王朝)的第9位國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

蒲美蓬國王的父親瑪希敦王子是拉瑪五世的第69子,母親是詩納卡琳公主王母。蒲美蓬兩歲時父親去世,幼年在曼谷小學讀書學習。1932年詩納卡琳王太后攜蒲美蓬姐弟赴洛桑居住。

1935年拉瑪七世發表遜位聲明,由侄子阿南塔·瑪希敦繼位為拉瑪八世。1946年6月9日拉瑪八世在王宮不幸遭槍擊身亡,而王弟年僅19歲的蒲美蓬繼承王兄王位,成為拉瑪九世。

為了完成學業,蒲美蓬國王回洛桑大學學習,但放棄了過去所學的工程學專業,改學社會學專業。他選修了政治學,社會學和法律學等專業課程,為將來親政後更好地治理國家做準備。

除此以外,蒲美蓬國王選修了語言學,英語,法語,德語和拉丁語等多種外語。在洛桑學習期間,他不僅對木工,音樂,開汽車有濃厚的興趣,還喜歡冬天上山滑雪,並利用假期到附近及義大利,法國等地參觀遊覽。

在法國巴黎,年輕的國王結識了泰國駐法國大使的女兒詩麗吉·吉滴亞功。詩麗吉出生於一個王族家庭,年輕漂亮,當時正在法國學習鋼琴。她那靚麗的倩影和優美的琴聲深深吸引了酷愛音樂的拉瑪九世。

1949年7月19日蒲美蓬與詩麗吉訂婚,1950年2月23日拉瑪九世蒲美蓬返回曼谷,3月18日舉行了登基大典,4月28日與詩麗吉登記結婚。在金碧輝煌的大王宮舉行了泰國傳統結婚典禮後,拉瑪九世冊封詩麗吉為王后。新婚後一周,在5月5日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儀式。蒲美蓬國王正式開始親政,管理自己美麗的國家。

蒲美蓬國王詩麗吉王后婚後育有一位王子和三位公主,即哇集拉隆功王儲,烏汶叻公主,詩琳通公主和朱拉蓬公主。

蒲美蓬國王自1946年登基至今,已在位67年,是泰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蒲美蓬國王熱愛他的祖國和人民。他勤政愛民,關心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經常外出體察民情,恩賜物品,救濟貧窮失學兒童和災民,修築學校和水庫等。在泰國人民心中,蒲美蓬既是神化的君主,又是民主制度下人民的國王。作為泰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1987年5月8日,蒲美蓬國王被泰國人民尊稱為蒲美蓬大帝。

他還特別關心那些生活在貧困地區的人民,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在泰國報紙和電視上經常能夠看到國王陛下手持文件夾深入農村了解情況,慰問群眾的相關報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王陛下身體力行,在曼谷王宮內創辦了牛奶廠,種植了試驗田;在普吉府吉拉達宮南側倡導並親自捐資設立皇家開發項目,開闢示範林區和水稻試驗田,開展中小型農業科研試驗,為提高泰國農民種植水平和增加農民收入起了示範作用。

國王陛下極其重視泰國國內的穩定,深知只有局勢穩定才能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使人民安居樂業。因此,每當國內政局出現某種不安定的因素時,國王陛下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發出號召,每每使局勢能夠很快轉危為安。

正是由於國王陛下的英明領導,泰國才能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順利發展,即使遇到某些暫時困難,也能較快地得到解決。

1956年10月,皇上剃度出家,在玉佛寺做了半個月的和尚,潛心清修。他和普通僧人一般,一樣身披黃色袈裟、一樣赤腳走路、一樣照例前往佛寺拜佛、一樣每天托缽化緣。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皇上蒲美蓬於1997年底發表了著名「自給自足經濟模式」演講,號召泰國人民減小對出口業的依賴、向本土化經濟體制轉型,實現25%製造業由國內需求帶動的目標。

在泰國,幾乎家喻戶曉的事情是國王把自己的皇宮的園林拿出來,作為農業之用。皇上的居所處在集叻拉達(Chitralada)宮後面,國王把這裡的範圍改為農業研究站,有乳品場、稻田及果園。並且親歷親為,到農田裡和普通農民一起研究水稻的栽培技術。

一國國王,身居皇宮,能把皇宮園林改為農業研究用地,國王如此近距離地接觸農業、了解農業、研究農業,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目前世界上,僅存不多的帝制國家,也無其它國家的皇上能出其右。

國王雖貴為泰國最高國體象徵,但親民、愛民的舉止無處不在。這正是泰國人民由衷的尊敬王室的根本原因。也是為什麼在泰國即使生活在最低層的普通泰國人,對泰國皇室也充滿著敬重的感情。

電視節目裡,時有播映皇室成員體撫災民和貧窮農民的節目,場面之宏大,令人感概。泰國沒有法律規定唱讚美詩的細節,也沒有法律讓人們對皇室充滿敬畏,但是在泰國人民心中,皇上陛下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皇上是泰國元首,更是解決國家政治難題的領袖。

「秉承正道治國,造福泰國人民」。皇上陛下登基時的誓言,成為皇上70年來勤政愛民的最好概括,也彰顯了他以民為本,以德治國的理念。皇上陛下關心民生苦疾、重視國家經濟建設、致力種族和諧與社會穩定、熱心科技發展、宣揚宗教自由及文化建設。皇上陛下愛國愛民,在國內建立了崇高的威望,在國外贏得普遍的讚譽。

自古以來,皇上陛下是泰國人民團結的中心以及一切活動的精神支柱。時至今日,世人不得不承認,蒲美蓬皇上陛下是泰國人民心中最受崇敬的國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3016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