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集團對好萊塢的野心似乎沒有止境」,《華爾街日報》這樣說。
萬達的「購物單」
如果你在網絡上檢索萬達集團的新聞線索,會得到一長串的收購或併購清單。而萬達這份購物單中最顯眼的,是一系列影視傳媒產業的併購案例:
2012年,萬達集團以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第二大院線AMC,使萬達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營運商。併購後,AMC短時間內扭虧、上市等出色表現,也使得萬達一年半內投資收益翻番。
2015年11月,萬達院線又豪擲22億元人民幣,收購澳洲第二大院線Hoyts。進而邁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院線市場。開啟在中國與美國之外的首次電影院線投資。
2016年1月12日,萬達宣布以不超過35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海外最大的一樁文化併購案。傳奇影業是美國著名影視製作企業,業務包括電影、電視、數字媒體以及動漫等。其曾出品《盜夢空間》、《侏羅紀世界》等一系列票房極佳的大片。
3月3日,萬達集團旗下AMC併購美國另一家電影院線卡麥克,進一步擴大了萬達在美國的院線布局及好萊塢的影響力。
7月12日,AMC又以9.21億英鎊(約合80.94億元人民幣)併購歐洲第一大院線——Odeon & UCI院線,也是萬達首次在歐洲的電影院線投資,這次併購完成後,萬達將控制15%的全球票房收入。而萬達的目標是在2020年控制全球20%票房收入。至此,萬達形成了遍布全球的電影院線布局。
9月22晚間,萬達集團與索尼影視娛樂旗下Motion Picture Group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合作內容包括,索尼影視今後將對萬達開放索尼製作影片的股權投資,並努力讓參投影片展現中國元素。
而在此之前,盛傳萬達正積極推進收購派拉蒙的相關交易,意圖獲得 49%的派拉蒙股權。但隨著維亞康姆前總裁菲利普·多曼出局,這一交易擱淺。
萬達好萊塢收購或控制美傳媒業?
萬達一步步進軍好萊塢的行動終於引起美國政府官員和行業領袖的注意。
據《華爾街日報》10月4日報道,美國眾議院16名議員在9月15日遞交給政府問責局的一封信件中提及,萬達集團在好萊塢進行了一系列大宗收購,其中包括收購美國傳奇影業公司和美國電影院連鎖公司,引起了人們對一個外部強國控制美國很大一部分傳媒業的擔憂。
「萬達集團對好萊塢的野心似乎沒有止境」,《華爾街日報》說。
報道稱,眾議員們在信中寫道,這些收購加重了人們對「中國企圖審查題材並對美國媒體實施宣傳控制的擔憂」。政府問責局回應稱,這封信要求當局研究是否應當擴大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的角色,此事屬於「其權力範圍內」,因而該局預計將在大約四個月內研究此事。
目前,萬達集團尚未對此進行回應。
我專家:經濟行為切忌政治化
據《環球時報》報道,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近期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改變「由外國人設定規則的世界」。
對此,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李斧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萬達頻頻收購好萊塢資產,是一種資本運作,屬於經濟行為。「現在中國企業不斷嘗試收購美國企業,令我想起自己初到美國時,上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企業狂購美國企業的情形,包括收購紐約的洛克菲勒大廈。」「但經濟行為終究是經濟行為,切忌政治化。」他認為,好萊塢資產應該不需要反壟斷性政府批准,目前來說,萬達收購迪克·克拉克工作室的風險只是投資性風險。
萬達影視帝國究竟多大?
萬達的影視帝國版圖究竟有多大?據報道,萬達在2015年市場份額達到13.59%,居全國第一。萬達年報顯示,截止2015年底,萬達在國內擁有影院 240家,2133塊銀幕。
圖片來源:娛樂獨角獸
從全球主要國家及地區電影市場來看,萬達已經在北美、中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完成了布局。但從覆蓋區域來看,未來不排除萬達繼續併購日本、韓國、印度、俄羅斯等其它國家或地區院線的可能。
實際上,在電影產業鏈中,院線和影院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中影集團招股說明書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影產業鏈的利益分配中,院線和影院一般可以拿到57%的凈票房收入。如果票房潛力低、發行方實力弱,這一比例可能更為客觀。
圖片來源:娛樂獨角獸
另一方面,掌握院線對於影片的排片就有了非常大的發言權,往往能決定一個電影項目的成敗。2016年大熱的《魔獸》,就得到萬達院線的極力支持,萬達對其排片一直遠遠高於其它院線的排片,該影片也在一片唱衰中最終接近15億票房。
那麼在目前萬達已經掌握了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內容的條件下,王健林在電影業的製片和放映兩個領域收購全球資產,顯而易見,他是想打造一個屬於萬達的全球影院巨擘。
為何如此大手筆布局影視
事實上,中國中產階層在不斷擴大,中國影視產業的黃金期已到是業界共識,未來幾年內也將處於上升通道之中。同時房地產行業容易隨著宏觀經濟放緩而波動,連王健林本人也不看好中國房地產,此時萬達集團的轉型無疑是明智而及時的。
2015年全球電影總票房為380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為111.26億美元,占全球總票房的29%;中國67.8億美元,占比達17.8%,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同時,中國內地電影的總票房自2003年以來已經增長了40倍,2015年為440.69億元(約合67.8億美元),同比增長更是高達48.7%,創近5年來最高年度增幅,觀影總人次達到12.6億,為2010年以來最強勁的一年。
相比較而言,萬達的影視業務已成為集團新增長極。根據王健林的2015年工作報告顯示,萬達集團2015年總收入2901.6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萬達商業收入1904.5億元,同比增長為4.4%;萬達百貨收入230.5億元,同比增長11.1%;然而,萬達文化收入512.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5.7%。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萬達院線收入80億元,票房6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高達49.9%與49.6%,萬達影視總收入67.3億元,同比增長36.1%。可以看出,影視類業務板塊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正高速增長,成為集團增長的「發動機」。
當然,此時樂觀還為時尚早,必須要注意到,大規模併購也必然會帶來併購後的整合困難。王健林也曾坦言,併購後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做好海外併購項目管理。
可預見的是,萬達集團依舊會繼續在海外市場的「買買買」之路,王健林及中國企業家們的野心也必將引起世界的矚目,在他們身後,則是中國企業未來更大規模的全球化之路。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