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雪梨法院對一起發生在2014年4月的命案宣布了判決結果,
一名年輕母親由於購買了廉價劣質的USB充電器接頭,
導致在充電時短路觸電身亡。
出售該劣質充電器的經銷商華陽國際貿易投資集團
(音譯,Hua Yang Australia International Trading and Investment)
被判處罰款六千澳元,
其負責人畢華娣(音譯,Huadi Bi)被判處一萬八千澳元的罰款。
要知道由被告負責的法庭訴訟費都已經高達兩萬五千澳元!
且不說一條鮮活的人命能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你這跟象徵性的罰款有什麼區別?
事件的被害人名叫Sheryl Anne Aldeguer,被害時才剛滿28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2014年4月的某一天,
她和老公Luigi Aldeguer
正在位於雪梨南部的Campsie Centre 逛街,想起自己的手機充電器壞了,
就在一家華人小店購買了一個價值4.95刀的充電插頭。
看起來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沒想到,卻讓她一週後跟孩子和愛人天人永隔。
Sheryl來自菲律賓,
意外前不久才剛剛拿到了澳大利亞公民身份,
剛剛找到一份心儀的護士工作,真是造化弄人。
然而,這件事的主要原因,還是這種劣質充USB電器在市面上的流通,
普通民眾相應知識的匱乏導致其無法分辨此類型產品的優劣,從而容易釀成慘劇。
就在這件事情發生後,
新州公平交易廳(NSW Fair Trading)的工作人員們就對全州的店鋪進行了抽查,
充電器的不合格率竟然高達20%。
假冒偽劣產品價格低,利潤大,商家因此鋌而走險。
據悉,
導致這次意外的USB充電器是貿易公司從雪梨Flemington農貿市場進貨,
而非任何一家電氣零部件製造商。
公平交易廳的理事Rod Stowe對於法院的判決結果也表示極大的不滿,
「他們應該受到最嚴厲的懲罰,而不是這樣草草了事,我感到非常失望。」
畢華娣及其公司在法庭上被指控高達四項銷售劣質產品的罪名,
包括三種充電器和一種旅行用萬能插頭。在正常情況下,
其公司會因這些質控,面臨近55萬澳元的罰款,
其本人也會被判處罰款總計20萬澳元。
然而,身為公司董事長的畢華娣在法庭上說自己現在並沒有其他工作,
只能靠子女幫助償還房貸,而且非常懊悔,
知道自己缺乏法律意識,表示一定會改過自新。
那麼,作為消費者,我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首先,千萬不要邊充電邊玩手機,尤其不要多個電器一起充電又一起玩,
要知道文中這場慘案就是這麼發生的!
觸電發生的大致流程,就是手機的充電器由於質量差導致被擊穿,
原本5V的輸出電壓瞬間變為220V,在瞬間擊穿手機,
人體和她帶著的耳機,通過電腦的電源線形成迴路,
多電器元件的低電阻所帶來的高電流使得受害者在一瞬間就已經死亡。
其次就是儘量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充電器,儘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
要知道,便宜有些時候真的沒有好貨。
趕快檢查一下你家裡的充電器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