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美國聯邦眾議員史蒂夫·夏波特(Steve Chabot)在《外交學者》(The Diplomat)網站發表題為《現在是美國對台政策再平衡的時刻》。文章稱,當美國努力提高與日韓的軍事合作時,重要的「盟友」台灣卻被冷落了,現在到了美國重返對台政策的時刻。文章還聲稱,下一任美國總統如何應對中國崛起,改善台美關係和台灣地位,可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外交學者網站截圖
史蒂夫·夏波特是共和黨議員,曾任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委員會主席,是民進黨的「老朋友」。今年9月,夏波特提出「台灣旅行法」法案,去年10月提出「重新確認『台灣關係法』與『六大保證』為台美關係基石」的決議案。今年5月,美國聯邦眾議院院會「無異議」通過該決議案。夏波特還是美國國會「台灣連線」(Taiwan Caucus)的創始人之一,多次支持對台軍售。
夏波特與蔡英文共同出席活動
夏波特在文章中稱,歐巴馬2008年上任時承諾改善與盟友的關係,有時卻顯得反其道而行,拋棄盟友,與對手結盟。下一任總統需要重新制定這些政策,如何面對中國崛起將是美國在21世紀面臨最大的地緣政治挑戰,改善與台灣的關係和台灣地位,可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夏波特稱,現在是美國對台政策「再平衡」的時刻,過去民主共和兩黨總統都對潛在的台海衝突感到困惑,而美國對防衛台灣有法律、道德與安全的承諾。
首先,「再平衡政策」是要向「盟邦」確保美國不會離開此區域。夏波特認為,大陸如果對台動武,美國將會捲入。台海形勢會向大陸傾斜,動搖台海穩定,中美可能為此直接衝突。
其次,再平衡政策還包括把美國的亞洲「盟友」作為前沿部署力量。夏波特認為,美台從冷戰體制下純粹的雙邊結盟關係走向一個更加一體化的「盟友」關係,而實際政策卻持續從將台灣從該區域安全架構中無謂地排除。
夏波特還稱,台灣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和民主社會,僅僅是它的地理位置就足以證明其在軍事上的重要性。
那美國要如何向台灣「再平衡」,啟動對台新政策呢?夏波特稱可以「三步走」:
首先,他稱自己已率先進行「台灣旅行法」立法工作,法案是為促進美台高層溝通。台灣的正副「總統」、「外交與國防部長」目前都無法前往華盛頓會晤美方官員,這是美國對長期夥伴的「侮辱」。
據美媒報道,夏波特在和另一名共和黨議員及一名民主黨議員9月15日曾在美國眾議院提出「2016台灣旅行法案」(Taiwan Travel Act of 2016),希望修改美國行政部門長期對台美高層官員與軍官互訪的限制,允許所有台美高層官員在美國行政部門會晤,包括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
夏波特曾提及,在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時,自己能夠在位於華盛頓的國會辦公室接待他。但當陳水扁成為「總統」之後,為了與他相見,夏波及其他二十幾位眾議員還得從華盛頓趕到紐約才能與陳水扁碰面。
其次,夏波特稱,應幫助台灣參與到聯合國事務中。「中華民國」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導致台灣目前的「邦交國」僅為22個。大陸雖願與前「總統」馬英九在有限議題上交流,但卻冷對新「總統」蔡英文。美國應從聯合國開始,支援台灣在國際機構中應有聲音和投票權。
第三,台灣有必要融入更廣泛的區域安全架構。台灣遭冷待,美方應提出計劃來協助台灣改善軍事效能,並與美國其他「盟邦」共同加入軍事演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914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