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噸當量核彈頭 14000公里超遠射程 部署超過500枚

比起中俄的陸基核飛彈,美軍從陸地發射的核飛彈似乎一直默默無聞。但默默無聞不代表沒有實力,美國人在發射井中儲存的戰略洲際核飛彈,威力同樣巨大,甚至超過了其潛艇上的洲際潛射飛彈。其陸基洲際飛彈的主力,則是一款被稱為民兵的洲際彈道飛彈。

民兵飛彈在噸位上與俄國的白楊、白楊M類似,是一種輕量化洲際核飛彈,沒有俄國的SS18撒旦這麼體積驚人,更加靈活。民兵系列飛彈的發展歷史十分悠久,研發於50年代,60年代投入現役,原定位為中程飛彈,但增加射程以後成為洲際飛彈。在固體燃料技術成熟後,民兵飛彈迅速拋棄了液體燃料,使用這種可以長期保存的新式燃料,大大簡化了戰鬥準備流程,提高了反應能力。「民兵」一詞,也有翻譯為義勇兵,在建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實際上沒有常備陸軍,無論是獨立戰爭還是後來抗擊英國侵略,美國都是靠民兵取勝。用這個詞為飛彈命名,也可以看出美國人對其的期望值。

民兵飛彈在半個多世紀的改進中,技術水平大大攀升。說現在最新式的民兵3型和60年代初的民兵1已經不是一種飛彈了也不為過。

比起戰鬥民族俄羅斯那種尺寸嚇人的巨型飛彈,民兵飛彈要秀氣很多,這或許也體現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武器哲學。民兵飛彈全長20米不到,彈體直徑接近2米,很是苗條。發射重量不過30多噸,比白楊飛彈還要略輕一些,是SS18巨型洲際飛彈重量的六分之一。但緊湊的外形內卻蘊含著巨大的戰鬥力。

以民兵3飛彈為例,其最大射程達到了14000公里,超過了比它重的俄羅斯白楊飛彈。其可以搭載3枚17萬噸當量的分導核彈頭,或者一枚50萬噸級當量的單枚核彈頭,威力強大。在搭載彈頭時,其內部還可以搭載假目標,在釋放彈頭時一併釋放出去,干擾敵人的反導攔截系統,增大彈頭的突防幾率。民兵3採用固體燃料,可以長期保存嗎,不用和大型的液體燃料飛彈一樣在發射前加註,這就讓其反應時間大大增強,變得十分靈活。

美國的戰略飛彈部隊並不和中俄一樣獨立成軍(俄羅斯的戰略火箭軍降格為獨立兵種,但也保持獨立地位),而是隸屬於空軍。美軍對蘇俄式的大型飛彈機動發射車的發展比較忽略,民兵飛彈仍然採用發射井的方式布置。發射井的方式有其局限性,但好處也是顯然易見的:因為坐標固定,設施齊全,發射諸元早已測算完成,可以在開戰的第一時刻迅速完成飛彈發射,而且精度更高:民兵的圓周誤差據說僅僅為300米。而發射井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脆弱,哪怕是百萬噸級當量的超級核彈,也需要在500米以內甚至更近的距離鑽地近炸才能徹底摧毀防護良好的發射井。

利用發射井的方式,美國人在80年代末已經在全國布置了500枚以上的民兵飛彈,這是一支相當可觀的核打擊力量。儘管美國人一直強調海基潛射洲際飛彈的重要性,對其鍾愛有加,但陸地上的功夫只是被海軍掩蓋了而已,同樣是做的很足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910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