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雖已「入籃」,但要走的路還很長!

人民幣雖已「入籃」,但要走的路還很長!

人民幣於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如果說15年前中國「入世」有助於中國躋身全球貿易大國,那麼,「入籃」將意味著中國正式擁抱全球金融市場體系。

IMF總裁拉加德發表聲明稱,這反映了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不斷上升的地位,有利於建立一個更強勁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SDR是各國央行所持有的一種名義上的儲備貨幣,從10月1日起,IMF成員國的SDR儲備當中有一部分將自動用人民幣計價,具體規模取決於其在IMF的SDR分配份額和IMF在去年11月確定的SDR貨幣籃子構成比例。

SDR不能在全球外匯市場上交易,而僅僅是各國央行所持有的一種名義上的儲備貨幣。

下表為各貨幣在SDR籃子中的權重比例:

自2016年10月1日起,特別提款權的價值將是以下數量的每種貨幣的價值之和

對人民幣資產需求帶來影響

中國債券信息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國債規模高達3449.35億元,創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今年累計增加965億元,而2015年全年則一直在2,300億-2,500億元區間徘徊。

在增持境內股票資產方面也是不遺餘力,中國央行公布的截止今年6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末境外機構累計持倉規模達到6,012億元,相比1月末加倉1,135億元,增23.3%。智通財經了解到,截至2016年一季度,已經有近40個央行或儲備管理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的占比達1-2%。

如果人民幣進一步發揮其作為儲備貨幣的潛能、在全球外匯儲備的占比提高至5%,這意味著外國央行將增加4250億美元的人民幣資產需求。

瑞銀髮表報告表示,預計人民幣正式入籃可以提振人民幣資產需求、但幅度應比較有限。當然,鑒於國內股票市場總市值近50萬億人民幣(或7.3萬億美元,流通市值近40萬億人民幣)、債券總市值達43萬億人民幣(或6.4萬億美元),而境外投資者持有的資產占比僅1-2%,顯然存在繼續增加人民幣資產的空間。

並表示如果境外投資者持有資產的占比提高至5%,這意味著資本流入會超過3萬億人民幣。中金公司宏觀團隊測算,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10.92%的權重。

意味著IMF成員國將通過所持SDR份額自動形成對人民幣約309億美元的敞口,對沖人民幣敞口必然意味著增加人民幣計價工具的使用;預計到2020年人民幣儲備份額有望達7.8%,對應約5.7萬億元人民幣安全資產需求。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最新報告認為,當前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仍然在100BP左右,且加息預期已有所消化,一次左右加息對人民幣匯率的衝擊較為有限。人民幣納入SDR及境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等料會增加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需求。

路透調查顯示,過去兩周市場對新興亞幣的看法改善,因預期美國利率將逐步上調;而人民幣的入籃預計會吸引更多的人民幣需求。

不過一些分析師表示,由於全球各國央行已經完成了人民幣的購買,因此額外的需求可能有限。

2.穩匯率由不由SDR決定

大家總喜歡把一個大事和貨幣政策聯繫在一起,其實二者並非有決定關係,加入SDR並不意味著就不貶值了,IMF也沒有這個要求,瑞銀表示鑒於境外投資者在國內外匯市場參與度很低、且中短期內也沒有大幅提高參與度的動力,該行認為中短期內人民幣入籃對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影響微乎其微,長期而言也比較有限。

人民幣入籃會促進資本流入、資本管制放鬆會導致資本流出,這都有可能對幣值造成擾動,但這些影響會在入籃之後的很長時間裡逐漸顯現,而非集中爆發。

人民幣加不加入SDR,不應該是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因素,匯率的變動還是和美元的變動和國內經濟基本面因素有關,匯率波動也基本可以解釋。如果匯率波動存在很多不能解釋的信號,可能會加劇市場的猜測,這反而會增加匯率的不穩定性。

3.對國內市場資產價格和貨幣結算

央行已經為境外投資者開放或放鬆了諸多的官方投資渠道(如QFII、RQFII、跨境融資等),幫助其增加國內股票和債券市場上的頭寸,但其總投資占比和市場影響力仍然非常小。

影響路徑可能會通過資本流動、流動性、收益率等渠道,最終影響資產價格,不過鑒於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產的占比很低(股票、債券市場都低於2%),短期內整體影響可能較小。

不過,最近國家決策層持續對外國投資者開放國內市場,應可以支撐人民幣在結算中的使用。今年6月底,有40%的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開展與中國內地及香港的支付業務,而2年前這個比例僅三分之一。

目前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結算中的貨幣份額約2%,僅次於SDR貨幣籃子中的其他四個貨幣(美元、歐元、英鎊、日元)。

4.下一步何去何從

人民幣正式入籃將標誌著資本帳戶開放進入下一個階段,人民幣有望進一步釋放作為儲備貨幣的潛能。要做到這一點,國內各類資產市場需要進一步發展,以滿足國際投資者的4條黃金準則:資產保值、流動性、收益率,以及資產配置的均衡性。央行已經付出了諸多努力,為下個階段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系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至於外國央行是否會、以及在何時、以何種速度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這將取決於可投資人民幣資產的可獲得性和流動性、國內金融市場和對沖工具的發展、及其對中國政策(特別是匯率政策)的判斷。

這些都意味著人民幣正式入籃之後,我國的資本帳戶開放和國內金融改革可能會繼續提速、而非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SDR戛然而止。

隨著更多的國外機構在國內募資和發行產品,人民幣市場的寬度和深度也會進一步改善。瑞銀證券最新研報也指出,對貨幣需求影響更大的因素包括資產的可獲得性和流動性、該國金融市場和對沖工具的發展、收益率、投資者對該國政策風險的判斷等。

因此,對人民幣而言更重要的是加快發展金融市場、對投資者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瑞信表示,人民幣正式入籃將作為催化劑、並被決策層作為標杆,進一步推動資本帳戶開放和國內金融改革發展。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周四稱,雖然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但要成為全球儲備貨幣還有「相當長的距離」,中國需要進一步改革來實現這一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881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