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警炸死我船員 韓國將付出慘重代價

據韓聯社援引韓國木浦海洋戒備平安署的動靜報道,一艘中國漂網漁船29日上午在韓國海域起火,3名船員滅亡。據韓聯社報道,事情發生在首爾時候上午9時45分許,地址位於全羅南道新安郡四周海域。

木浦海警在對該中國漁船進行登船查抄時,因駕駛艙和機械房被反鎖,海警隊員打壞駕駛艙玻璃並投放了3枚爆音彈,隨後漁船起火。據猜測,爆音彈可能是造成火警的原因。

現場圖

另據韓聯社9月25日稱,星州郡的三處「薩德」系統的部署候選地評估工作已經完成,並且很有可能在本周內公布評選結果。就像占豪之前分析的那樣,朴槿惠政府部署「薩德」已經是鐵了心了,雖然中國不到最後時刻都在做努力地說服工作,但朴槿惠政府的決心已下,毫不動搖

對此,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在9月29日明確表示,我們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並將考慮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和地區戰略平衡。需要強調的是,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

是的,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抗美援朝戰爭時美國不聽中國警告,結果吃了敗仗吃了大虧。六十多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成為世界規則改革的引領者,韓國在戰略上損害中國利益,中國不可能坐視不理。

近期韓國部署薩德與殺害中國漁民頻繁對華挑釁,中國接下來必採取應對措施,而這些措施將會讓韓國感受到切膚之痛

那麼,中國將會採取哪些措施呢?

毫無疑問,經濟措施是必然會採取的,中韓經貿關係一定都會受到影響。譬如,三星手機在中國已經連續出現了「爆炸」的報道,雖然三星公司連續發公告否認,但在消費者心目中一定會認為三星公司把中國客戶和外國客戶區別對待,那麼接下來只要相關「爆炸」手機被官方確認屬於三星的技術問題。

而非三星所檢測的結果是外力火源所致,那麼三星在中國區召回手機將是必須做的選擇。而這種持續發酵給三星品牌在中國帶來的損失,可能會給三星以重創。

三星年營業額占韓國GDP超過20%,移動業務又占三星收入的40%,這影響將會很大。另外,韓國想在未來「一帶一路」倡議中扮演重要角色將不太可能,之前亞投行的一個副行長位子已經被「沒收」。

在戰略上,中國迫於戰略損害,必然會和俄羅斯在反導方面進行聯手,同時中俄都會在軍事上針對韓國進行軍事部署,飛彈瞄準韓國星洲恐怕是必然選擇,一旦中美矛盾激化第一個先消滅掉的一定是諸如薩德這種裝備。

另外,中國必然會採取干擾措施,在占豪看來,中國完全可以在中韓海上分界線的中方一側裝上大規模的雷達和干擾設備,就像中國在東海油氣田上裝雷達設施一樣。

中國還可以建立海上浮動平台,在中韓邊界線海上中國一側建軍事浮動基地。如果必要,中國甚至可以在軍事上與朝鮮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在三八線附近做一些軍事部署。

總之,韓國既然站在了遏制中國的立場上,那麼中國就必然展開對韓國反制,中韓關係就必然受到重創。中國只要對韓國加力,韓國的國家安全、韓國的經濟都將會受到重創,那麼接下來韓國政府就等著難受吧。

朴槿惠認為倒入美國懷抱就安全了,但結果必然是恰恰相反的,因為過去韓國主要防範的對象是朝鮮,未來面對的則是比朝鮮強大得多得多的中國和俄羅斯。

過去,朝鮮只是軍事上對韓國進行一些威脅而已,中俄能給予韓國的則是赤裸裸的威懾,是韓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的戰略威懾。

人都會為自己的選擇得到一個結果,朴槿惠將會為韓國的選擇復出代價。未來,隨著事情的深化演繹,這些歷史責任將必然由朴槿惠來承擔,這種後果可能會很嚴重,會超過朴槿惠現在的想像。

我們且看未來數年如何演化,看看韓國內部政治是否會有自我修復功能。當一切塵埃落定,中國在未來幾年內必然強勢發力!

近些年來中韓漁業膠葛不竭,韓國海警在盤查甚至抓扣中國漁船和漁民時,往往給出的都是統一個來由—「不法捕撈」,這是每次膠葛都繞不開的癥結。

因為韓國海警法律時的粗暴,中國漁民不得不採納極端手段,「以暴制暴」。所以,也就呈現了中國船主「失手殺死韓國海警」,韓國海警毆打和槍殺中國漁民的慘劇。

呈現這些問題,漁業資本的轉變是造成當前中韓漁業膠葛頻發的身分之一。 中國是世界第一漁業大國,不外,一個實際是,中國是大陸型海洋國度,管轄的大部門海域屬於邊緣海,固然也有東海、南海等若干個大漁場,但漁業資本的總量究竟結果趕不上不竭增添的捕撈量。

實施多年的伏季休漁軌制,只能遲緩地恢復汗青上過度捕撈的漁業資本,在當前近海漁業資本數目有限的環境下,漁民向外走是必然,更況且黃海和東海的大片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漁民的傳統漁場。

漁民駛向遠海碰到的樊籬就是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的九州和沖繩地域。按說中國漁船隻要不進入對方國度12海里領海,在公海的功課就是正當的,但跟著上世紀80年月《結合國海洋法公約》出台,專屬經濟區籠蓋了良多原本屬於公海的海域,問題一下變得複雜了。按照公約,一國在領海之外延長200海里的規模內可劃設專屬經濟區,並對此中的海域和海洋資本擁有管轄權。

具體到中韓兩國,海域面積不大的黃海,其寬度不足以容納兩邊的專屬經濟區,必然會呈現部門重疊。邊界不定給中韓漁業膠葛埋下了隱患。2000年,中韓簽訂了《中韓漁業協定》,並於次年6月30日24時起生效。

中國海警船保護下的漁船

協定在黃海劃出一大片暫定辦法水域及其工具兩側的過涉水域。前者由中韓兩邊配合辦理和養護,並各自採用國內法辦理本國的違規者。在過涉水域,因為中方一側接近大陸,漁業資本遠不及接近外海的韓方一側,而韓方的過涉水域恰是中國漁民傳統漁場的主要構成部門。

更值得注重的是,協定對過涉水域的劃定是4年過渡期竣事後,兩邊對各自一側的過涉水域按照專屬經濟區進行辦理。即便如斯,兩邊漁民仍是可以經由過程申請打魚許可的體例進入對方過涉水域進行捕撈,但實際中,這一條則成了中國漁民近些年來被韓方認定為「不法捕撈」的由來。

韓方所謂的「不法」意指中國漁民「越界」進入韓國水域打魚,但《中韓漁業協定》簽定之時,中方就聲名該協定不等同於海上劃界。顯然,韓國已經片面認定己方一側的過涉水域就是自家的專屬經濟區,因而屢次給中國漁船扣上「不法」的帽子。

現實上,無論漁業資本多寡仍是各類水域概念理解的分歧,真正能削減中韓漁業膠葛事務的法子是儘快劃界。本年7月初,韓國總統朴槿惠訪華時,中韓兩邊商定2015年啟動海上劃界構和,這為此後解決頻仍發生的漁業膠葛帶來曙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833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