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中國媒體打嘴仗,到底誰該不高興?

國際頭條| 2016-09-29| 檢舉

近日,新加坡外交部與中國的媒體《環球時報》打起嘴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經過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7日報道,新加坡外交部26日反駁中國《環球時報》日前報道,認為該報提及有關新加坡代表在不結盟運動峰會上言行的內容是不符事實和毫無根據,對刊登罔顧事實的文章表示失望。9月21日,《環球時報》稱,新加坡於17日、18日在委內瑞拉舉行的第17屆不結盟運動峰會中,磋商時「執意要求塞入」為菲律賓南中國海仲裁案背書的內容,「企圖強化成果文件涉南海內容」,但遭到不少國家反對。

26日,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致函《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認為上述報道是「罔顧事實、充斥胡編亂造和無稽之談的不負責任文章」。」為維護專業、客觀和公正「,他要求《環球時報》全文刊登回函的中英文版本以讓讀者了解事實,避免新中兩國的親密友誼受影響。

9月27日下午,《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覆信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信中稱,《環球時報》記者是根據參加不結盟首腦會議的知情人士介紹情況寫成此文的,信息源嚴肅、可靠,文章寫的就是真實情況,因此不能同意羅家良大使對此報道的指控。

雖然筆者並沒有去過不結盟運動峰會現場。但是,從這場嘴仗的重點來看,就是新加坡到底有沒有在南海問題上,做了讓中國人不高興的事情。

《環球時報》認為自己的報道有可靠的信息源,新加坡需要證明自己沒有推動不結盟運動峰會討南海問題,這一點新加坡方面似乎有意不做正面回答。其實,從新加坡近來在涉華關係上的一些言論來看,新加坡恐怕難以確鑿地否認《環球時報》的報道。

因為,它與新加坡最近的這些言論與行動,有著比較緊密的邏輯聯繫。比如今年4月,美國之音電台網站報道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力主美國批准TPP以制衡中國,因為若TPP失敗「將形成某種中國被包括在內,但美國被排除在外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他認為,在美中爭當亞洲霸主的明爭暗鬥中,亞洲國家其實心裡更傾向於美國。

又比如,今年7月所謂菲律賓訴中國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新加坡並非南海爭端國,但除越南、菲律賓以外,東協國家中只有新加坡明確表達了對所謂仲裁結果的認可。8月初,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訪美期間聲稱「海牙仲裁庭的裁決對各國的主權聲索做出了『強而有力的定義』」。意在要美國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接受仲裁結果。這是繼美日澳歐盟後,第一個明確要求各方接受裁決的國家,比韓國、英國等美國盟國表態還積極。

新加坡的這些做法,是不利於中新關係的,也很讓中國人不開心。畢竟這麼多年來,中國人把新加坡當成是同文同種的國家,以天然的善意與好感看待新加坡。而新加坡也確實從中新關係中獲益匪淺,既有經濟與資本上的利益,也有政治上的利益。但是,如果新加坡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比如南海問題上,走得太遠的話,必然會引起中國人的反感的。

這次新加坡與《環球時報》的嘴仗,反響這麼大,在微博與微信上討論很熱烈。新加坡認為自己受了冤枉,不開心,不高興。其實,從最近新加坡在幾個重要涉華議題上的表態來看,更有理由不高興、不開心的應該是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818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