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和韓國不顧中俄等國明確反對,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理所當然:中國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強烈敦促美韓停止「薩德」反導系統部署進程,不要採取導致地區形勢複雜化的行動,不要做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利益的事情。
美國想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的意圖已謀劃很久。早在2010年,就有報道說美國不斷向韓國施壓要部署這一系統;
2012年,美國國防部提出,將以美日韓和美澳日兩個三邊同盟為基礎構建亞太反導系統;
2014年,美韓就部署「薩德」系統的問題頻繁互動;今年2月,美韓又就這一話題展開商討。因中國堅決反對等原因,他們始終未能如願。
原本處於「蜜月期」的中國和韓國,由於「薩德」的介入,關係開始緊張。
有些人可能還不怎麼明確薩德對中國的威脅:一旦薩德在韓部署,中國東北、華北、華東等大片腹地便裸露在美軍面前。美韓宣稱,在韓部署的薩德系統X波段雷達的探測距離會進行限制,這純粹是蒙人的鬼話。
雷達探測距離遠近的轉換,在操作上只需更換插件,調高功率便可完成。一旦中美有事,駐韓美軍可以迅速加大探測距離,因此在韓國部署薩德,將大大抵消中國飛彈部隊的作戰效能,打破地區軍事平衡。
更可怕的是,薩德系統可以與日本的宙斯盾反導系統聯通,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堵針對中國飛彈的無形的牆,並且宙斯盾系統還可以機動推進,這是中國無法忍受的。
過去幾年,韓國經濟的發展與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韓國總統朴槿惠2013年上台以來,大力推進「文化創造融合紐帶」項目,發展旅遊業和文化產品出口,使韓國經濟達到了再次騰飛。
2015年,「韓流」拉動經濟效應最大的是遊戲產業,為韓國帶來2.72萬億韓元,其次為旅遊業,2.18萬億韓元。中國遊客給韓國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遠遠高於其他國家,達到220億美元,約占韓國GDP的1.6%。
朴槿惠不顧世界反對部署薩德,中國應聲而動:無獨有偶,傳出韓國打算部署薩德的消息後,韓國股市應聲落地,首爾當天韓國創業板科斯達克(KOSDAQ)指數自開盤後一路走低,當地時間11時42分許,大盤指數跌至603.61,跌幅6.81%,股市一度啟動暫時停盤5分鐘。
暫時停盤並未能有效扭轉頹勢,恢復交易後的科斯達克指數仍持續下跌。當地時間11時55分,韓國KOSDAQ指數暴跌8.2%,觸發韓股熔斷機制8%的第一級門檻,暫停交易20分鐘。
當朴槿惠宣布「薩德」入韓的那一刻,中國也接連的亮出了自己的底牌,經濟壓制:7月韓國對華出口下降9%、韓國娛樂公司市值一夜蒸發3615億韓元、韓國旅遊業遭遇寒冬...
這一套環環相扣的「經濟組合拳」,讓韓國內部反對「薩德」的聲音,加劇了韓國政治分裂、輿論分裂和社會分裂,讓韓國內部反對"薩德"的聲音,成了燎原之勢。
而韓國2014年旅遊收入大幅增加得益於中國遊客在韓消費額度高,中國遊客在韓人均支出1738.4美元,在赴韓旅遊主要國家中居首。
朴槿惠萬萬沒想到,一向」好說話「的中國竟然一來就變相實行對韓經濟制裁,結果生生把一場坑害中國的謀劃,變成了同時給自己挖坑!
也就造成後續的韓國民眾遊街抵抗薩德入韓「美軍滾出韓國」等橫幅、高喊口號表達不滿,並表示將抗爭到底,直到政府撤銷部署薩德的決定。
因為韓國民眾知道導致這一切始作俑者是美國,這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而韓國只是美國用來打擊中國的棋子!
朴槿惠也因此事件遭到韓國民眾的質疑,隨時可能面臨下台危機!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歐巴馬倒戈反制裁韓國:朴大媽欲哭無淚!
中國為韓國帶來的經濟利益已無需多說,然而,韓國卻背著中國「劈腿」美國,這自然引起中國的強烈不滿。不過,韓國真的忍心從此拋棄「老情人」嗎?
原本處於「蜜月期」的中國和韓國,由於「薩德」的介入,關係開始緊張。中國是韓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如果「薩德」最終落戶韓國,或許,中韓之間的經貿關係會有所改變。
過去幾年,韓國經濟的發展與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韓國總統朴槿惠2013年上台以來,大力推進「文化創造融合紐帶」項目,發展旅遊業和文化產品出口,使韓國經濟達到了再次騰飛。
2015年,「韓流」拉動經濟效應最大的是遊戲產業,為韓國帶來2.72萬億韓元,其次為旅遊業,2.18萬億韓元。中國遊客給韓國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遠遠高於其他國家,達到220億美元,約占韓國GDP的1.6%。
2014年和2015年,中國赴韓旅遊總人數預計達720萬人,占到赴韓外國遊客總人數的四成多。同時,赴韓中國遊客平均每人消費金額約14283元人民幣,高於赴韓外籍遊客平均消費額的一倍以上。
赴韓的中國遊客有80%以上選擇首爾地區。首爾最熱門的十大景點包括明洞、弘大街、仁寺洞、梨花女大、林蔭路、清潭洞等,其中過半有購物「色彩」。
俗話說,德不孤,必有鄰,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一直秉承著友好互信往來的原則,中國是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大國,但從未感覺是高人一等,伊朗拋棄美日支持中國就是最好的見證,因為見利忘義、零和博弈,必將被拋棄!
中國的路,正越走越寬,我們身為中國人,我們都應當感到自豪。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