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稱,加拿大和中國23日發表聯合聲明稱,兩國簽署了三項執法協議。它們是雙方在李克強總理訪加期間達成的29項協議中的一部分。
據路透社9月24日報道,根據聯合聲明,其中一項協議涉及分享和返還被追繳資產,另一項協議涉及中國海關總署與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合作安排。第三項協議是加拿大皇家騎警與中國公安部關於打擊犯罪的合作諒解備忘錄。聲明沒有提供其他細節。李克強於21日至24日對加拿大進行了正式訪問。
報道稱,去年當選總理的賈斯廷·特魯多正在設法改善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關係,並增加雙邊貿易。在他的前任執政的十年間,兩國關係經歷了坎坷。
兩國22日表示將啟動有關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探索性談判。兩國還在商談一項引渡條約,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希望簽署引渡條約,以便能夠引渡逃至加拿大的腐敗官員。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25日報道,李克強21日抵達加拿大展開為期四天的正式訪問。他說,中國願同加拿大加強高層及各級別交往,提升政治互信,深化務實合作,打造中加關係新的「黃金十年」。
受訪學者說,隨著英國、加拿大等美國傳統盟友相繼和中國邁入雙邊關係的「黃金時代」,相信未來還有更多國家願意抓住中國的發展機遇,深化對華關係。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在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特魯多在評估國際局勢和同中國的關係時,態度更務實和客觀理性,從國家長遠利益出發,抓住中國的發展機遇,不受意識形態束縛。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25日報道,1970年,加拿大在皮埃爾·特魯多總理任內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據說毛澤東當時說了一句話:「我們在美國的後院也交上朋友了。」
報道稱,如今,皮埃爾·特魯多的兒子、加拿大現任總理賈斯廷·特魯多的一個決定給中國官員帶來了類似的感受。正當美國領導的兩大貿易方案——《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形成對華夾擊之勢之際,賈斯廷決定啟動與中國的自貿協定探索性討論。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即便TPP能夠最終得到落實,與七國集團成員加拿大達成自貿協定也將成為中國與其他發達經濟體達成類似協定的樣板。
梅新育說:「TPP把中國排除在外……但中國如果能和TPP成員達成自貿協定,就能降低TPP可能帶來的影響。」
中國和加拿大於23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兩國同意啟動中加自由貿易協定探索性討論。
為表示友好,中國放寬了對加拿大油菜籽和牛肉的進口限制。
報道稱,儘管現在展望兩國高水平自貿協定的實際內容為時尚早(中國與澳大利亞去年簽署自貿協定前經歷了長達十年的談判),但對中國來說,加拿大願意朝著這一方向努力就已經是積極的信號。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對記者說:「假如中國與加拿大達成自貿協定,這將意味著中國產品能夠輕鬆打入北美市場。」
魏建國表示,由於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發展緩慢,中國被迫尋求與周邊國家及夥伴締結貿易協定。中加協定將是重要的一環。
從東南亞到非洲,中國正在積極推動與世界各國的自貿談判,這在TPP將中國排除在外之後變得尤為明顯。
報道稱,中國已經簽署了十餘個雙邊自貿協定,對象國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秘魯、瑞士和冰島。中國還在與美國商談雙邊投資協定。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
外交部原副部長何亞非認為,中加自貿協定必將促進雙邊貿易發展。
他說:「美國將TPP當成地緣政治工具,用來制定經濟規則,把中國排除在外。這樣做不利於全球貿易。自貿協定不該與地緣政治混淆。中國將繼續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自貿協定談判。」
資料圖片:9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蒙特婁會議中心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共同出席第六屆中加經貿合作論壇並發表致辭。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