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問題始作俑者竟是此國 背後真相令全球大吃一驚

國際頭條| 2016-09-26| 檢舉

關於朝核問題,各方眾說紛紜,美國防長卡特更是將責任一耙子打給中國,說這事中國的責任。很多國人也找不到自己立場和位置,結果不是站在了美日韓立場就是站在了朝鮮立場,然而就是忘了中國立場和中國利益。一些親美者認為,中國不允許美韓消滅朝鮮就是保護「邪惡」,一些親朝者拿1960年代中國發展核武器與朝鮮當前發展核武器相提並論。這就不僅僅是立場問題,而是對歷史、現實和國家利益認識不清的問題了。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美國防長卡特更是將責任一耙子打給中國

那麼,朝核問題的本質是什麼?誰該為朝核問題負責?朝鮮現在還該不該玩核武器?朝核問題對中國的利害關係又如何?朝核問題與「薩德」入韓又是什麼關係?這些問題可能已經將很多人的大腦攪成了一團漿糊,於是就沒了中國立場、沒了獨立思考,自然也就不知道該如何來維護中國自己的國家利益了。

朝核問題的本質與責任

朝核問題的本質是美朝之間的矛盾,是美國繼續以冷戰思維對待朝鮮的必然結果,而這其中的邏輯我們還必須從歷史中理財能理清楚,否則就真的一耙子打給中國了。

我們都知道,在韓戰期間美國曾威脅過對朝鮮使用核武器,1956年在中美從朝鮮半島開始大規模撤軍之時,美國開始在韓國部署核彈,為了應對朝鮮同蘇聯簽署了組建聯合核研究所的協定。

1958年1月,美國正式向韓國運進5種核武器,分別是誠實約翰戰術地地飛彈、鬥牛士巡航飛彈、核地雷、280毫米和203毫米核炮彈,主要儲存在靠近三八線的阿密斯兵營、群山和烏山空軍基地。當年3月,美國駐韓國空軍也開始攜帶核航彈,在此後的1960年7月和1963年9月,駐韓美軍又引進長曲棍球、大衛·克羅克特和軍士三款地對地核武器,而具有雙重作戰功能的奈基地空/地地飛彈也於1961年1月運抵韓國,它可方便攜帶戰術核彈頭實施攻擊。1959年,作為對美韓合作「和平利用核能」的回應,蘇朝也簽署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協定,蘇聯開始對朝鮮提供諸如建立「寧邊原子能研究所」等實際援助。不過,此時的蘇聯,尚無意幫助朝鮮研製核武。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美軍轟炸機進駐韓國

等到了1960年代,中蘇關係惡化,朝鮮開始謀求製造核武器。1964年,中國第一次核爆後,金日成致函毛澤東,主張具有血盟關係的中朝兩國,應共同擁有核武器製造技術,這實際上是要中國向朝鮮提供核武技術,毛主席堅決拒絕了金日成的要求。同年,朝鮮加入了由蘇聯主導的「經互會」,在經濟上開始走融入蘇聯的路線。而在核武技術上,由於未能滿足朝鮮要求,1965年金日成放棄中朝「血盟關係」,提出「主體思想」,強調朝鮮在思想、政治、經濟、國防上,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並宣布將在中蘇兩國之間搞「等距離外交」。

朝鮮核基地

金日成的這一動作實際上是確認由中國轉向了蘇聯,此時金日成試圖從蘇聯得到核武技術的支持,而蘇聯也想將朝鮮從中國一邊拉到自己一邊,於是開始支持朝鮮。1965年10月,金日成在黨和軍隊高級幹部會議上宣布:「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擁有核武器」;1967年,金日成又在民族保衛省會議上宣布:「我們已在研製核武器」。1969年,核武研發被朝鮮列入國策。在這一階段,蘇聯開始對朝鮮加大核技術援助,而朝鮮1950年代派往蘇聯學習的青年核物理學家也開始歸國效力。公開資料顯示,蘇聯最大的核試驗室——莫斯科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先後至少為朝鮮培訓了300多名青年核物理學者。應該說,這批人組成了朝鮮核武研究的骨幹力量。

不過,蘇聯援助朝鮮只是拉攏之策,並不是真心就要幫朝鮮發展核武,某種程度上是在朝鮮半島掣肘美國的一種手段,是為了對沖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因此,朝鮮在蘇聯解體前核武技術並未取得任何突破。但是,蘇聯的解體給朝鮮帶來了機會,一大批包括核武專家在內的武器專家蘇聯解體後陷入「失業」狀態或處於比較窘迫的狀態,朝鮮藉機引入了這些人才,於是朝鮮的核武研究才逐漸取得突破。另外,還有消息說上世紀90年代朝鮮從國際黑市上得到了一些核武技術。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美軍轟炸機進駐韓國

由此可以看出,朝鮮的核武研究和中國是沒有一分錢關係的,中國對朝鮮的核武技術要求中國是堅決拒絕。而朝鮮之所以搞核武,根本原因就在於美國在韓國部署了核武,這導致了朝鮮有了極強的發展核武的需要,又促使蘇聯為了對沖冷戰需要向朝鮮提供了核技術。因此,我們從歷史淵源上看,美國是朝核問題的首要誘發因素。

1960年代美國受越戰影響財政緊張,中美關係在1970年代緩和後,美國開始戰略收縮,在海外部署的核武器也開始撤走,部署在韓國的核武器陸續也開始撤離。到1991年美國算是全部從韓國撤走了核武器。然而,為了避免影響美韓同盟,美國對是否將在韓部署的核武器撤離一直諱莫如深,直到1998年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一份解密文件才對外證實,美軍確實在1991年12月31日前撤出在韓國的最後一件核武器。

美軍轟炸機進駐韓國

1991年底,朝鮮半島北南雙方簽署了互不侵犯協定;韓國政府宣布韓國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國已經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朝韓雙方簽署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1992年1月底,朝鮮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簽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協議。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朝鮮接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6次不定期核檢查。但是,1992年下半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與朝鮮就視察問題出現摩擦。1993年3月12日,朝鮮第一次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朝鮮的宣布生效之前,美國和朝鮮進行了副部長級的談判,並於1993年6月11日達成一個聯合聲明。1994年5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對朝鮮進行核項目調查並對其進行制裁。1994年6月,美國前總統卡特前往平壤斡旋,與朝鮮政府達成了《朝核問題框架協定》,此一協議是朝鮮核危機的直接淵源。按照《朝核問題框架協定》的要求,朝鮮必須凍結其各種核項目,並在所有核設施上加裝監控系統,禁止一切關閉項目的重啟。因擔心朝鮮發展核武器,1994年10月21日,美國與朝鮮在日內瓦簽署了一項關於朝核問題的《朝美核框架協議》,朝鮮凍結其核設施,美國牽頭成立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負責為朝鮮建造輕水反應堆並提供重油,以彌補朝鮮停止核能計劃造成的電力損失。此後,寧邊5兆瓦反應堆中8000根廢燃料棒被取出封存。然而,美、日、韓三國協助朝鮮拆卸石墨反應堆並幫助朝鮮建設兩座輕水反應堆的承諾一拖再拖。這兩座反應堆的發電能力約為2千兆瓦。2001年,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George Walker Bush)上台後,美國對朝政策變為強硬,並於2002年初將朝鮮與伊朗、伊拉克一起稱為「邪惡軸心」,媒體披露的美國《核態勢審議報告》也將朝鮮列為使用核武器的對象之一。

上述這些具體的年份事件信息都是公開的資料。事實上,朝鮮當時爭的不是別的,是美朝關係的正常化,也就是雙方簽署和平協議,實現關係正常化。但是,美國不願意這麼干,一定要讓朝鮮先棄核。朝鮮在沒有了蘇聯這個大靠山,中國在「韜光養晦」埋頭髮展的情況下怎麼可能信任美國先棄核?於是,美國因為自大的傲慢錯失掉了朝鮮一次次的棄核機會。

直到2012年12月,美國以朝鮮違反《朝美核框架協議》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隨後,朝鮮宣布解除核凍結,拆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其核設施上安裝的監控設備,重新啟動用於電力生產的核設施。2003年1月10日,朝鮮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再次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朝鮮核危機這才正式爆發。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朝美核框架協議》簽署現場

為使朝核問題和平解決,中國政府到這個階段才開始了真正積極斡旋階段,並於2003年4月促成有朝鮮、中國、美國參加的朝核問題三方會談。2003年8月,中國在北京舉行有中國、朝鮮、韓國、美國、日本、俄羅斯參加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確立了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原則。

前面美國把事情搞得一團糟,搞倒了朝核危機爆發,中國才開始積極斡旋,怎麼現在美國要倒打一耙把責任歸於中國,這豈不是荒謬中的荒謬?

當然,此時爆發朝核危機,也是朝鮮看到了美國的陰謀,即美國是要通過推翻阿富汗、伊拉克政府最終達到推翻伊朗什葉派政府的目的,2003年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同一年伊朗核問題和朝鮮核問題同時爆發,朝鮮當然也擔心美國在推翻伊朗政府後再把朝鮮也幹掉。

面對威脅,伊朗拿核問題來對抗美國,朝鮮也是一樣,他們都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國家會被美國像推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政府那樣被推翻。在占豪(微信號:占豪)看來,當時伊朗和朝鮮通過核問題吸引大國以此阻止美國進一步的戰爭推進。而中國出面構建六方會談平台,其實也是要通過談判來實現對美國的戰略牽制,藉助爆發出來的核問題來阻止美國戰爭機器的進一步推進。所以,從這個視角看,如果沒有美國在中東推動的單邊霸權主義,就不會有伊朗核問題與朝鮮核問題短時間內的爆發,這都是多重因素擠在一起形成的,而這個始作俑者從開始到最後都是美國,美國卻試圖將責任甩給別人,這個鍋中國可不背。

朝核問題為何無法解決

朝鮮核問題發展到今天,已經發生了新的演化和質變。伊朗核問題最終就因為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得以實現,但朝核問題卻無法最終實現妥協,這其中根本的因素有四:

一、朝核比伊核走得更深,2006年已經進行了第一次核爆,因此朝鮮比伊朗的要價更高。

朝核發展比伊核發展要早很多,技術上也更加紮實,朝鮮若不是國力太過薄弱,其核技術一定會發展更快。由於早在2006年朝鮮就已經進行過核試驗,所以朝鮮所擁有的討價還價籌碼更多、更大。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朝鮮在閱兵式上展示的飛彈

朝鮮要的是什麼?要的是美國與其簽署和平協議,雙方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美國承認朝鮮合法政權的存在。說白了,就是不再試圖顛覆或推翻朝鮮政權。但是,美國可能另有算盤,並不打算這麼做。於是,朝鮮就認為美國沒有放棄威脅自己,所以就以核自保。

二、朝鮮有更特殊的整體,核問題已不僅僅是為了對抗美國,還有穩定內部政治的需要。

事實上,等到了金正日默契,朝核問題本身已經不再僅僅是朝鮮和美國博弈的一個籌碼,也變成了其國家內部政治穩定的一個重大籌碼。朝鮮以核武器的發展來鞏固其金氏王朝的「主題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朝鮮棄核門檻就更高了。

朝鮮在閱兵式上展示的飛彈

三、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並不希望朝核問題解決。

2010年後,美國並不希望朝核問題解決,因為一旦朝核問題解決,南北實現和解,那麼美國在朝鮮不拿到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又在哪裡?所以,當進入2010年代,美國實際上是不希望朝核問題真的實現解決,並以此問題來掣肘中國,加強美韓聯盟的關係並推進美日韓聯盟的建立。美國有如此心,朝核問題怎麼解決?

朝鮮不像伊朗那樣棄核,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相對來說如果朝鮮沒有足夠的外部壓力,其落後的境況以及有韓國作為替代政權的潛在威脅,都會讓朝鮮在朝核問題上更不容易妥協。這就是為什麼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和朝鮮對重返六方會談都不熱心的根本原因,兩國都不想好好談,一個是想藉此事遏制中國,一個是想藉此事鞏固自己政權,占豪將其稱作「異床同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朝鮮核背包

綜上所述,朝核問題難以解決,美國應該負首要責任,而朝鮮則負第二責任。在占豪看來(微信號:占豪),如果美國、韓國和中國、俄羅斯配合,放棄冷戰思維,願意誠信與朝鮮和解,朝鮮作為夾在中間的小國,是不可能硬著繼續搞核武的。朝鮮之所以現在如此高調搞核武,正式抓住了中美俄大國博弈留下的空間。

朝核對美、中、俄、日、韓五國的影響

朝核問題美國為何那麼關心?從根本上說,朝核問題對美國的影響有三個層面:

朝鮮火箭發射現場

一、是美國霸權的重大威脅。

朝核問題、伊核問題對美國來說最大的威脅不在於這些核彈能投到美國的軍事基地及其本土,其最大的威脅是對美國霸權的威脅。因為,一旦朝鮮、伊朗這樣的國家擁有核武器,那麼在中東沙特、土耳其、埃及······等等國家都會擁核,在亞洲意味著日本、韓國都會擁核,核武擴散意味著小國將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聽大國的,美國的霸權邏輯就是這些盟友都聽他的,盟友都有核武器了美國的霸權遊戲還怎麼玩?所以,美國必須遏制這些國家,必須不准他們擁核,並以此壓制盟友擁核的衝動。

二、朝核問題消失也將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朝核問題如果解決了對美國又如何?很顯然,朝鮮南北關係會走向緩和,甚至會走向和解,沒有威脅了美國的作用也就下降了,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自然也會下降。所以,美國需要朝鮮不斷製造各種問題以確保自己作為保護國存在的地位,從而增加對相關國家的影響力。

美韓執意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反倒系統

三、朝鮮擁核對美國軍事基地是重大威脅。

朝鮮擁有飛彈,如果再擁有核彈,對美國在附近的軍事基地是重大威脅。這種威脅反過來就是美國對朝鮮壓制力的削弱,這也意味著美國影響力的削弱。所以,美國必須在核問題上壓制朝鮮。

疑似朝鮮核彈頭

朝核問題對中國的利害影響

朝鮮核問題對中國的最大影響其實就是核泄漏,即一旦出現核泄漏肯定對我國東北會有影響。不過,核電站在世界上發生過意外事故,核武器還是沒有的。朝鮮核試驗都在地下,對中國的影響至今看不出來,說威脅也是潛在的和較低機率的。另外,中國在中朝邊境已經進行了相關裝備的部署,朝鮮一旦有風吹草動中國都很清楚,所以保證核安全應無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771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