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20日在聯大發表了任內最後一次演講,《中國青年報》今日以「美刊:歐巴馬最後一次聯大演講預示『美利堅帝國已死』」為題,進行了綜述。
文中引述《外交政策》雜誌的評論稱,歐巴馬在聯合國給世界帶來了一個壞消息:美利堅帝國已死。歐巴馬向參加聯大的各國領導人描繪了一個不願做超級大國的美國形象,似乎美國願意直面伊朗核問題、願意用無人機定點清除敵人,但不願著手觸碰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和其他麻煩國家。
有關歐巴馬在聯大演講的報道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這段話其實來自於《外交雜誌》2013年對歐巴馬聯大演講的評論。在《中國青年報》的文章中,也是先提了2013年的演講,然後再說「美國國內對歐巴馬這次演講多有批評」,標題可能只是後方編輯部的誤用。
至於在其他美國媒體上,觀察者網暫時未找到類似「帝國已死」的言論。總體而言,對歐巴馬最後一次聯大演講,美媒似乎感到索然無味,已沒有大肆評論的興趣。這一現象本身,或許就是最好的註腳。
從「帝國已死」到現在已經過了三年,歐巴馬治下的美利堅帝國在外交上究竟表現如何?《中國青年報》的綜述儘管標題有待商榷,但文章仍頗具參考價值,特轉載如下。
中國青年報對相關事件的報道
聯大是觀察美國對外政策及國際社會相關態度的一個不錯的場合。對歐巴馬政府來說,尤其如此。星期二(當地時間9月20日)歐巴馬總統冗長、底色灰暗的謝幕演講,是8年來備受爭議的美國對外政策效果的一個縮影。
八年內一次不落在聯大發表演講
白宮在總結歐巴馬歷屆聯大演講時表示,每年歐巴馬總統都來到聯大,闡述他的對外政策以及他希望與各國領導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確實,2009年以來,歐巴馬一場不落地代表美國在聯大上發言,其8場演講的平均時長也是所有發言的國家領導人中最長的。《經濟學家》雜誌統計稱,8次聯大演講,歐巴馬的平均時長約38分鐘,遠超聯合國15分鐘發言的推薦標準,也比世界各國領導人平均20分鐘的用時要長約一倍。
8次演講中,歐巴馬9月20日在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所做的這最後一次,從底色到內容可能算得上最為灰暗的一個了。上個周末,包括紐約曼哈頓島在內的美國多地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不僅加重了去年年底加州聖貝納迪諾恐襲案、今年6月德克薩斯州奧蘭多恐襲案籠罩在美國社會的陰影,也使原本就因聯大安保變得十分擁堵的紐約交通更是舉步維艱。據稱,歐巴馬就是因為交通問題錯過了原定的發言排位。
最後一次演講僅在結束時獲得掌聲
白宮的總結還列出歐巴馬的對外政策政績,稱2009年首次發表演講以來,外界看到歐巴馬在中東地區結束了兩場戰爭,達成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的歷史性協議,全球就應對氣候變化簽訂條約,美國與古巴、緬甸和寮國的關係正常化,擊斃了本·拉登並就打擊「伊斯蘭國」組成全球聯盟。
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在聯大演講
但歐巴馬謝幕演講內容沒有透出多少這種樂觀情緒。人們所看到的,是一個被其所描述的那種「世界更加繁榮但危機卻更為頻繁」的全球化悖論、反恐戰爭反噬美國、國內政治極化等問題所困擾的、頭髮灰白的所謂「自由世界的領袖」。各國領導人對歐巴馬不乏激情的演講也了無興趣,48分鐘的演講,歐巴馬得到的唯一一次掌聲出現在其演講結束時。
7年前的情形可不是這樣。2009年9月首次在聯大亮相時,國際社會對歐巴馬顯然抱有好感,也有所期待。白宮文檔記錄顯示,他38分鐘的演講獲得了13次掌聲,包括歐巴馬稱其一上任就下令禁止虐囚、償還美國拖欠的聯合國會費、將持續努力落實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實現永久和平的時間點等。那時,歐巴馬還提出了美國對外政策的「四根支柱」,即防止核擴散、達成巴以和平協議與打擊恐怖主義、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全球經濟。
歐巴馬演講時克里正在打哈欠
這4個柱子,隨便豎起哪一根,對國際安全環境造成的影響都不會小。按歐巴馬的說法,美國的敵人和盟友相信,「世界上的問題,不是美國造成的,就是美國能解決的」,華盛頓也有太多的人這樣認為。歐巴馬稱,他認為美國是一個歷史上罕見的超級大國,雖然冷戰結束25年來犯了錯誤,但仍是一支「善的力量」。
對於防止核擴散,在上任4個月時,歐巴馬就在布拉格發表主題演講,發誓要採取切實措施去實現一個「無核武器世界」。這也成為其首次聯大亮相演講的主題之一。隨後,歐巴馬因此得到了一份意外「大獎」。首次聯大演講後不到一個月,設在挪威的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歐巴馬,主要原因是他的無核武器世界理念以及為此所做的工作。
雖然在任美國總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並非沒有先例,1906年西奧多·羅斯福因成功調停日俄戰爭,1919年伍德羅·威爾遜因倡導國際聯盟均曾獲此獎。但這兩位都是在第二任期且有一定實績時獲的獎,而2009年的此獎頒給上任不到一年的歐巴馬,引起輿論一片譁然。歐巴馬本人也表示感到意外,稱「這是對美國領導地位的認可,而不是對個人成就的肯定,將把此次獲獎視作是對接下來行動的鞭策」。
而如今,歐巴馬政府正在穩步推進冷戰後最大規模的美國核武庫現代化計劃,計劃將持續10年,年投入約350億美元。在回應批評其虛偽的聲浪時,歐巴馬辯稱,他一直強調無核武器世界是長期目標,不可能在他有生之年實現,更何況在任期之內。
歐巴馬曾呼籲「廢核」
相較2009年第一次演講時開列宏大目標和展現充分信心,歐巴馬第二任期的首次聯大演講克制和收斂了不少,「四根支柱」縮減成了一根——敘利亞內戰及中東問題。2013年9月,歐巴馬在聯大稱,在自身決定他國內部事務的能力這一問題上,美國有了一種來之不易的謙虛,意識到單邊行動無法實現中東與北非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在全球推廣民主人權和開放市場等目標。「美帝國」這一概念,在宣傳上也許有用,但它並非美國當前對外政策的產物。
而美國國內對歐巴馬這次演講多有批評。《外交政策》雜誌認為,歐巴馬在聯合國給世界帶來了一個壞消息:美利堅帝國已死。文章稱,歐巴馬向參加聯大的各國領導人描繪了一個不願做超級大國的美國形象,似乎美國願意直面伊朗核問題、願意用無人機定點清除敵人,但不願著手觸碰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和其他麻煩國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