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八年好人 歐巴馬是最不像美國人的總統(組圖)

以民為主| 2016-09-25| 檢舉

「美國不可能單獨解決世介面臨的所有挑戰,必須繼續加強國際合作」。

「要使全球經濟造福全人類而非少數富人、打造包容、負責任的治理模式、反對原教旨主義和種族主義、加強國際合作」。

「世界各國選擇以一個更好的合作與融合的模式向前進,而非退回分裂與衝突的老路」。

這是美國總統歐巴馬近日出席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以長達近50分鐘的發言完成他任內的最後一次聯大演講。

八年前,他在聯合國的首次亮相時提出「四大支柱」,即防止核擴散、達成巴以和平協議與打擊恐怖主義、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全球經濟。

四年前歐巴馬在聯合國演講時還大談利比亞突尼西亞實現民主的意義,堅持埃及發生的變革,並放言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必須下台。

而如今歐巴馬總結自己8年的執政生涯,乍一聽這樣謙虛理性的外交主張和美國一貫給人的形象並不相符。

事實上作為終止戰爭上台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一貫的主張和小布希時期的確不同,從2011年宣布撤軍伊拉克和阿富汗,結束10年戰爭,到2014年與古巴關係解凍,放棄長達六十餘年的意識形態對峙,由40年來首次放棄意識形態隔閡邀請越共總書記訪美,至2016年7月結束12年的談判與伊朗等六國達成全面伊核協議,歐巴馬早已開啟了美國的戰略大後退。

即便是對抗味十足的重發亞太戰略,歐巴馬在聯大會見李克強時,已經不再談論南海問題,稍早前8月份在中國出席G20期間,甚至在會議沒開始就和習近平達成了氣候問題的歷史性合作協議。在敘利亞問題上,歐巴馬坦言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不可能在短期內根除,但他仍堅信可以通過外交手段而非軍事手段解決敘利亞衝突等問題。好去年在同樣的聯大講台,歐巴馬要求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下台迥然不同。

歐巴馬的好人形象(圖源:Reuters/VCG)


冷戰結束二十餘年以來,國際政治發展歷程越來越清晰地表明,世界已經不可能是「美國說了算」。如果說蘇聯解體後,美國的單極霸權在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中還曾盛極一時,但觀其近來頻頻在敘利亞、烏克蘭問題上遭到阻擊,美國當前在伊核、古巴、越共問題上的對抗雄心全無,轉而尋求積極和解,也就越發可以理解。

在某種意義上,當歐巴馬政府開始在眾多國際問題上尋求合作,已然預示著美國隨心所欲的霸權時代的徹底終結。而歐巴馬明智之處則在於放棄了「世界霸主」舊夢,積極學會在新的世界秩序當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重新找到最有利於自身的坐標。

而在內政上,歐巴馬的新醫改方案將使超過3100萬目前尚未獲保的美國人擁有醫療保險。截止2015年,已有1170萬人簽署參加歐巴馬醫改。未投保的美國人比例降至歷史最低的10%,顯示出了歐巴馬醫改的可持續性。

2008年歐巴馬上任不久,美國經濟因遭遇次貸危機而陷入衰退。為了挽救經濟危機,歐巴馬提出兩項救市措施。首先,在小布希政府救市方案的基礎上,歐巴馬推出了全面的金融市場穩定計劃,承諾將清除銀行資產負債表上高達1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並向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注入新的資金,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

其次,實施經濟刺激計劃,簽署了總額高達7870億美元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這些政策的成果如何呢?2016年年初,白宮發布了一年一度的《總統經濟報告》,這也是歐巴馬任期內最後一份總

統經濟報告,可以視為其在經濟上的「最終成績單」。報告中透露,美國經濟將在2016年與2017年實現2.7%和2.5%的增速。同時,失業率在去年12月達到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最低點5%後,依舊將維持下行態勢。在歐巴馬執政期間,美國經濟復甦勢頭良好,這是歐巴馬的一大政績。

對內,致力於普惠廣大普通民眾的醫改以及殺富濟貧為了吸引投資決定向大企業徵稅。這與一貫代表大資本家利益,代表大財團利益的政客作風迥然不同。對外,回顧歷史,二戰之後美國從未有過任何妥協,尤其是小布希等,而歐巴馬時代的美國終於懂得了需要妥協,而非一味強硬這個道理。

他在內政上對弱勢群體同情,在外交上更加務實和理性。八年來,好人的名聲早已註定。不過這並不是真正的美國,並不是真正的美國人的精神氣勢。看看代表財團精英階層的希拉蕊,再瞧瞧靠民粹起家的資本家特朗普就會明白,真正的美國人的傲慢、強勢、唯舞獨尊未來必然捲土重來。美國可能會在經歷更多的挫敗之後才能真正的理性和務實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756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