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外長尹炳世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以及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
參考消息網9月23日援引日媒報道稱,日美韓三國借各國首腦參加聯合國大會之機,加緊對實施核試驗的朝鮮構築包圍網以強化對朝制裁。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9月21日下午,安倍出席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講話,採用了罕見的嚴厲措辭譴責朝鮮。安倍在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分別與歐巴馬、英國總理特雷莎·梅以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人舉行會談,呼籲強化對朝鮮制裁。
歐巴馬也於20日出席任期內最後一次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講話稱,「朝鮮實施核試驗為我們帶來危險」。
韓國外長尹炳世也計劃在22日之前與包括朝鮮友好國在內的超過15個國家的外長舉行會談。
強化制裁意欲何為?
上述報道稱,日美韓之所以加緊促成安理會強化對朝制裁,是因為朝鮮的核和飛彈技術逐漸成為現實的威脅。
報道稱,朝鮮20日宣布成功進行了火箭新型發動機點火試驗,該發動機被視為用於洲際彈道飛彈(ICBM)。似乎在為下一次核試驗做準備。朝鮮勞動黨建黨71周年的10月10日將成為一個重要節點,如果不能及時出台制裁舉措,將暴露出國際社會協調步伐的混亂。
報道稱,作為新的安理會制裁措施,日美韓討論將朝鮮的民用煤炭、鐵礦石出口加入到制裁對象之中,在3月對朝鮮實施新一輪制裁之際上述產品不在制裁對象中。
安倍21日呼籲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提供合作。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計劃今後通過事務級等級別對話強化對中國的遊說,力爭通過安理會對朝制裁決議。
報道稱,中國也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如果繼續容忍朝鮮的挑釁行為,日美韓將強化安保合作,很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但是,中國也擔心嚴厲制裁導致朝鮮體制陷入混亂,將對本國產生消極影響。對於全面禁止石油供給等制裁舉措,中國仍持反對態度。
金正恩的戰略
德國《明星》周刊網站9月10日報道稱,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只不過利用核試驗建立強大的談判基礎,以便給其他國家施加壓力。金正恩則想取得震懾效果,也就是說想讓世界對他感到不安,那最終將保證他的權力。
《南德意志報》在一篇分析金正恩政策的文章中寫道,金正恩尤其害怕重蹈利比亞前統治者卡扎菲的覆轍。金正恩的戰略很簡單:他不想藉助核武器逼迫外界簽署小型政治協議,而是著眼於大的方面。金正恩想達到的效果是,不論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不敢幹涉朝鮮。
報道稱,歐洲的一些報紙已經呼籲認真對待朝鮮的動機,不要只是盲目地用制裁相威脅。荷蘭《新鹿特丹商業報》寫道:「加強制裁肯定是一種選擇,但自9日以來我們必須考慮它的效果到底如何。最重要的大國迄今展示出來它們對於避免岌岌可危的情形無能為力,這令人擔憂。人們曾對朝鮮及其獨裁者開了很多玩笑,但現在是認真對待該國的時候了。」
《法蘭克福評論報》呼籲和金正恩進行對話,但也要給他一點自由:「從政治上看,毀滅這個政權是沒有意義的。朝鮮崩潰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如果它崩潰,韓國將面臨艱巨的融合問題,中國將面臨難民危機並失去在東北亞抵抗美國影響力的一個堡壘。絕望恰恰可能會讓金正恩真的使用核彈。」(綜合新華社、參考消息網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7304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