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官二代姦殺中國女學生案 終於有突破(組圖)

以民為主| 2016-09-23| 檢舉

(9月23日訊)這兩天,一起今年5月11日發生在德國的中國女學生被一對當地情侶殘 忍姦殺的案子,終於有了突破性進展。 當地檢方昨日正式宣布將起訴二人!

這是因為,警方通過過去四個月的調查,已經確認那名中國女生不僅是被兩人姦殺,而且遭受的虐待極為殘忍,先是被反覆強姦和虐待,之後更被鈍器瘋狂敲擊頭 部,然後被丟在草叢中在痛苦和掙扎中死去....

可在4個月前此案剛被曝光時,這對嫌犯曾經無恥地宣稱那名被他們殺害的中國姑娘是自願和他們發生關係的,而且這一侮辱受害者的言論竟然還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就被當地檢察官發布給了媒體,直接震驚了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當即就向德國方面提出了強烈抗議!

另外,那個施暴的男性兇手,他身為當地警察局局長的繼父,以及他的警察母親,不僅一度涉嫌掩蓋這個「官二代」的罪行,幫他搬了家,而且這對父母還在女生 追悼會後的第二天,跟沒事兒人似的參加了當地一個酒吧的開業慶祝酒會... 然而,雖然此案兩名兇嫌已被起訴,但此案中值得我們中國人關注的,還遠不止這些....

圖為兩名兇嫌,注意給他們打碼的是外媒,不是耿直哥

比如,就在今年5月27日,即此案剛剛在輿論上引起強烈發酵沒多久時,德國之聲就曾在其官網上發布過一篇報道,重點談到了那名中國女生遇害的地點:位於「前東德」地區的「德紹市」(Dessau)。

根據德國之聲的說法,雖然來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對於這裡的第一印象是很美好、很安全,但包括德紹市在內的「前東德」地區,卻經常因為「排外主義」情緒, 以及如今因為敘利亞的難民的不斷湧入而頻出的「種族暴力」事件,而被媒體多次曝光。 不過,在這篇報道中,一個常年在中國和德國企業之間「牽線搭橋」的中德友誼協會的會長則表示,中國人在這裡很安全,因為中國人很低調,而且東德人也並不仇 視亞洲人。

當然,作為要吸引中國企業來德國投資的中間人,他這麼說並不意外。正如德國和中國某些常年吸引留學生(專題)去東德留學的中介,也常常把「前東德」地區說得很美 好,把當地的大學說得很有水平。 但實際上,在那名中國女生所遇害的「前東德」地區,情況一點也不美好,甚至十分糟糕! 就說治安吧,一個最近發生案例是,就在距離女生被殺害的德紹市沒多遠的包岑市,當地幾天前剛剛就發生過一次極右翼勢力和難民群體的大規模鬥毆事件。而且根 據當地媒體報道,這種情況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因此,雖然在德國之聲的採訪中,那位「中德友誼協會」的會長宣稱華人在東德很安全,但中國的父母真敢讓自己唯一的骨肉去這種極右翼排外主義與來歷不明的難 民都很集中,而且彼此都劍拔弩張的地區嗎? 所以,耿直哥必須首先提醒大家,若去德國留學,特別是去這些「前東德」地區留學,安全因素必須得慎重考慮!尤其是女生!

不過,大家可能會問了,為啥你要特彆強調「前東德」地區呢?

這是因為,雖然柏林圍牆已經倒塌快30年了,但脫離前蘇聯的「社會主義東德」地區,在併入「資本主義西德」的這30年里,卻並沒有如德國政客們所宣稱的那 樣「發展得很好」,甚至現實恰恰與他們所描述的相反! 比如,美國媒體QZ.com在一篇2013年的報道中就表示,「前東德」地區的失業率仍然遠高於「前西德」地區,近乎於是後者的兩倍!

而「前東德」的高失業率也就決定了這些地方的在收入水平等一系列指標上也都遠遠落後於西部——除了貧困率...

於是,這種東西部之間巨大的差異也就決定了,大批大批的東德人為了發展離開家鄉,流入了西德地區。有數據就顯示在過去近30年的時間裡,前東德有大概200萬人移居到了西部,這不僅造成了東部人口的銳減,更令一些地方成了「鬼城」...

於是,這種東西部之間巨大的差異也就決定了,大批大批的東德人為了發展離開家鄉,流入了西德地區。有數據就顯示在過去近30年的時間裡,前東德有大概200萬人移居到了西部,這不僅造成了東部人口的銳減,更令一些地方成了「鬼城」...

德國之聲到截圖

德國《明鏡周刊》的報道也顯示,前東德地區的GDP只是前西德地區的71%,更重要的是當地主要的GDP都來自政府的公共項目,而不是私營企業創造的價值。可問題是,由於東部人口的銳減,這些政府所發起的基建項目和旅遊項目,卻因為沒有人用,也面臨著嚴重的經濟隱患。

《明鏡周刊》的報道截圖

這恐怕也是德國為何會向敘利亞難民打開國門的一個原因,德國需要這些年輕的難民成為勞動力,去發展東部,去解決德國社會面臨的老齡化問題。

可問題是,這個用難民來解決勞動力和老齡化問題的政策,在前東德人看來,就和當年兩德合併時的政策一樣愚蠢。

話說,當年兩德合併時,為了圖一時美名的德國政客們,用極為愚蠢的東西德貨幣1:1的兌換政策,毀掉了前東德的工業體系,讓瞬間成本暴增的前東德的企業 和工廠大批倒閉,不得不靠前西德省份拿出大量財政撥款「輸血」維持,進而令前東德地區和那裡的人民,從此成為了德國版圖中的「二等人」。

德國《明鏡周刊》在一篇反思前東德地區為何在被資本主義洗禮多年仍然一蹶不振的文章中,就諷刺地指出,有「德國統一之父」美名的前西德總理科爾,他當年對東德所承諾的一切美好的未來,大量的就業機會以及東德的長足發展,從目前看來全都沒有兌現...

這其中一個最有代表性、也最有趣的例子是,在德國足壇,來自前東德地區的足球隊不僅長期在德國足球甲級聯賽這個該國最頂級的聯賽中缺席,甚至自2005年 起便再沒有一隻前東德地區的球隊進入頂級聯賽,而且,就連在第二級別的乙級聯賽中,也只有寥寥幾隻球隊在競爭。 而絕大多數前東德地區的球隊,則主要混跡於地區聯賽。為啥?因為東德沒有有勢力的企業贊助他們。《明鏡周刊》就一度指出在德國100強的企業中,竟沒有一 家的總部是設在前東德地區的...

東德足球尷尬的 這一 局面,直到今年才由奧地利的紅牛集團投入巨資買下並大力發展的RB萊比錫隊所打破。可德國足壇卻有不少人非常仇視這支球隊,因為德國足壇的規矩一直是球隊 管理的決策權必須掌握在球迷會員的手上,不能受企業控制。但紅牛集團卻鑽了政策空子,成功地把球隊變成了公司的產品,因此在不少德國球迷看來,這褻瀆了德 國足球的精神。 可問題是,在今天這個金元足球的時代,面對東部和西部經濟上的不平等,以及東部的球隊難以找到有錢贊助商的現實,前東德地區的足球還有什麼其他辦法崛起 嗎?

言歸正傳,耿直哥覺得對於前東德地區來說,更慘的事情還是:來自西部持續的輸血和福利補貼,也漸漸令前東德地區的人們失去了上進心,變得越發慵懶和愚 昧。前東德國家銀行的行長Edgar Most就曾有過類似的吐槽,稱東部正在變得「貧困、衰老和蠢笨」。再加上長期籠罩在蕭條的現實和沮喪的情緒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啥「極右翼勢力」以及 「排外主義情緒」在前東德地區最有市場了...

因此,當自己就是來自前東德地區的默克爾大媽,不顧現實、一廂情願地將敘利亞的難民請進德國,請進前東德地區的時候,等待難民們的自然不是熱烈的歡迎,而是排斥他們、害怕他們會搶走自己福利的極端情緒。甚至這種情緒還會被不斷地激化,走向盲目排外的極端...

所以,雖然近30年前兩德合併時,前西德承諾對前東德的財政輸血在2019年才划上句號,但在2016年的今天看來,當年的政客們一定會後悔為啥不定個 50年的期限.... 而除了前東德地區的治安因素外,那裡蕭條和萎靡的現狀,以及今天前東德地區與難民們不斷上演的衝突,也告訴了我們中國人,以及我們的決策者一些很值得思考 的道理。

比如,別為了政治上的美名而不顧國家的實際情況,胡亂許諾和指定政策...

(作者:耿直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729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