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稱,2010年7月23日,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蕊在越南河內出席東協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首次挑起所謂南海「航行自由與安全」問題。
聲稱南海島嶼領 土爭議事關美國國家利益。一些美國官員認為,河內會議提供了一個證據,表明希拉蕊將準備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抱著這種看法的。包括幾名有意在未來希拉蕊政府中謀求高級職位的官員。
英國媒體9月9日刊登題為《希拉蕊對中國更強硬?》的文章稱,希拉蕊的河內發言讓美國直接介入到圍繞南中國海的爭論之中。這實際上 就是「轉向亞洲」的開始。在中國,河內會議加深了這樣一種印象:希拉蕊正是歐巴馬政府中頭號的對華鷹派人物。
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
「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希拉蕊贏得大選的幾率非常高,因此他們將不得不與她打交道,」曾在里根和老布希政府中任職的亞洲事務專家包道格說。文章認為,新一屆美國政府將面臨一個選擇:是對同一策略再押上多一倍的賭注,還是嘗試尋找能夠遷就中國要求的方法?
文章稱,在自己的回憶錄《艱難抉擇》中,希拉蕊稱,2010年5月「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召開,她就是那時候開始關切起南中國海局勢的。
希拉蕊一向對中國持強硬態度
也是2010年,美國政府決定開始挑戰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行為。當時,時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管傑夫·貝德與前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為河內會議召開做足準備。
文章稱,過去幾年中,美國擴大了與越南、菲律賓的安全合作(兩國都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並支持菲律賓針對中國提出的一起訴訟案。一位美國前高級官員表示:「有時,(前國家安全顧問)湯姆·多尼隆認為她(希拉蕊)對中國太過強硬,傑夫·貝德也會這麼想。」
文章稱,中國許多分析人士預計,有望入主白宮的希拉蕊將更願意與中國對抗。「自1995年首次訪問中國以來。她一直對中國保持強硬態度,」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專家楚樹龍說,「這是她的風格。」
來自人民大學的另外一位國際關係專家時殷弘同意這種觀點,他說:「在對華態度上,希拉蕊將會比歐巴馬更加強硬。」那麼,如果希拉蕊當選,她將會在亞洲怎麼做?儘管希拉蕊參與制定了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戰略。
美國航母在南海巡弋
但在選戰期間,她轉變態度反對該戰略的核心內容之一,也就是包括12個成員國家(不含中國)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文章稱,如果希拉蕊贏得選舉,對她來說,理想的情況將是國會在她宣誓就職前批准TPP。但如果國會沒有批准TPP。
歐巴馬在總統競選上曾表態支持希拉蕊
她就會面臨是否重啟該協議的艱難抉擇——她曾說TPP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至關重要,但後來又認為該協議在實踐中存在缺陷。一位曾密切參與歐巴馬政府中國事務的美國前官員表示,希拉蕊將會在商業問題上施加更大壓力,也更加對中國政府對在華外資企業施加的限制沒有耐心。
文章認為,最棘手的將是南中國海問題。希拉蕊的亞洲事務顧問們正在辯論的策略比歐巴馬的「轉向亞洲」略有強化。即一系列旨在打造更深層次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網絡的舉措,它們可以威懾中國,並強化美國提出的關於貿易和航行自由的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582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