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向北京攤牌:死路一條

韓國總統朴槿惠定於12日在青瓦台與執政黨新國家黨、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和第二大在野黨國民之黨黨首會面,「預計將藉機降低對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反對聲」。在這次會面即將舉行之際,韓國媒體熱議朴槿惠針對反「薩德」力量是「不純勢力」,要求對其「徹底監視」的表態,眾所周知的是,中國對薩德系統就是持堅定地反對態度,朴槿惠此舉無疑是對中國的侮辱和挑釁。《韓民族新聞》11日稱,從朴槿惠的發言看,她似乎是想利用朝鮮核試後國內的不安心理,壓制反對「薩德」的聲音。

韓國總統朴槿惠在為薩德辯護

《韓國日報》10日稱,朴槿惠在9日主持召開國家安保狀況檢討會議時對反對「薩德」部署、與政府唱反調的「勢力」發出警告。朴槿惠將反「薩德」定性 為「沒有提供問題解決方法的政治攻勢」,要求對「不純勢力」和「社會不穩定分子」進行徹底監視。朴槿惠還強調韓國面臨的安保危機,稱不知道什麼時候朝鮮就 會發動諸如網絡黑客攻擊、三八線或韓朝「海上分界線」附近的「武裝挑釁」。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朴槿惠的說法遭到在野黨齊聲反駁。共同民主黨發言人10日稱,朝鮮第五次核試,國民不安心理持續擴散,現在是韓國政界齊心 合力加以應對的時候。但遺憾的是從總統嘴裡聽到的是將反對「薩德」的人定性為「不純勢力」和「政治攻勢」。聲明表示,正是因為現政府對朝一味強硬的政策, 才導致朝鮮不斷核試,難道不應為政府對朝政策失敗感到擔心嗎?韓國第二大在野黨國民之黨臨時黨首朴智元10日表示,雖然能理解總統將反「薩德」定性為分裂 行為的心情,但請把「薩德」問題交給國會處理。

薩德系統從側面促使了朝鮮第五次核試驗

《韓民族新聞》11日的社論稱,有分析認為,正是因為「薩德」惡化了韓中關係,才導致朝鮮乘虛而入進行第五次核試驗。現在朴總統拿部署「薩德」當作 「萬能藥方」,不能不令人鬱悶。朴槿惠關於「不純勢力」的言論更加危險,政府將反對「薩德」的人定性為「不純勢力」和「社會不穩定分子」,這讓人有時光倒 流的錯覺。總統下達這類指示後,政府相關部門或許將制定「不純勢力消滅計劃」,這有可能讓韓國社會重回「監視統治」的危險。現在韓國國民希望看到的不是總 統毫無對策的高聲喊叫或對國民訓示,而是冷靜下來,抓住執政重心。

現代韓國的歷史基本上是一部在強權陰影下苟且偷生的血淚史,它經歷了美國軍隊在戰爭中做出的犧牲,也見到了國民黨、南越、東南亞各國政府被美國拋棄 後的慘敗,在軍事上依靠美國、信賴美國的政策已不可動搖。由於朝鮮依然存在,冷戰結束對韓國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現在韓國軍隊在戰時仍然需要接受「韓美聯 軍司令部」的指揮,這個司令部的司令當然是美國人(《太陽的後裔》中的韓國維和部隊是唯一的例外,他們的指揮官是聯合國委任的另一些外國人),這比戰敗國 日本的自衛隊還慘些。

朝鮮核爆疑似地址曝光

為了得到美國人的信任,韓國甚至把改變戰備等級(defensereadinesscondition)的權力都交給了美國人,自己只能另搞一套 「珍島犬警戒令」,在擔憂朝鮮軍隊南下的時候發給自己人做為提醒。民族自尊心較強的金大中、盧武鉉擔任總統時曾試圖改革現狀,還做出2014年收回軍隊指 揮權的決定,正是現任朴槿惠將指揮權奉還給美軍。

甚至在外介面前,美韓也不掩飾這種特殊關係。筆者看過一些外國人拍攝的涉朝紀錄片,幾乎每一部都要拍攝南北雙方的板門店軍事協商,韓國政府和軍隊沒有單獨出席過,其代表總都是面無表情、一言不發,看美國人和朝鮮人吵架,充分體現了南邊是誰說了算。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

唯獨這一次,中國並沒有提供任何保衛韓國、或者拋棄朝鮮的具體承諾,也沒有與美國達成共識,朴槿惠領導的韓國政府竟不知哪裡來的膽子,單獨與中國談 包括薩德部署在內的各種戰略問題,當時稱為「外交突破」。問題在於,這是真心的嗎?筆者認為,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事實上中國也邀請了,但美國拒絕參 與),中韓關於薩德不管談出什麼花樣,都跟沒談一樣。薩德什麼時候部署,仍然只取決於它什麼時候達到可用標準。

「縱容朝鮮擁核論」呢?觀察者網的讀者在各期軍評上已經深入了解了朝鮮「兩彈一星」的發展情況,不難知道他們虛張聲勢的背後也有不少真正的東西。可 以覆蓋東北亞的中程飛彈,實戰化的核彈頭,二者都在快速成為現實,結合起來之後將是懸在東亞的一把利劍。中國一貫推動的「朝鮮半島無核化」也將因此難以實 現。但是筆者認為中國外交政策對此沒有任何責任,因為朝鮮擁核和薩德入韓一樣,是中國阻止不了的。其原因,第一是因為朝鮮「兩彈一星」確實是自製的,外國 無法干涉其進度;第二,朝鮮面臨的政治形勢使其不可能棄核,強制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希拉蕊暗中操控CIA對他國政權進行顛覆

2011年底接班的金正恩,不可能不對同一年發生在中東的事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一年正是美國利用「阿拉伯之春」大搞顏色革命,國務卿柯林頓女士容 光煥發的時候。繼承了薩達特親美路線、拿了美國幾十年援助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被美國輕易拋棄,代之以一個「民選」的新政府;反美幾十年的卡扎菲已主動棄 核,仍然遇到美國支持的反叛,並在平叛平到班加西城下的當天晚上直接遭到北約空襲,最終被叛軍虐待致死。不用說朝鮮人,就是中國人也難免覺得美國人不可信 任——不過韓國政府倒是不怕美國出賣,他們親美已親到極限,不可能政變出更親美的政府了。

金正恩繼承的是一個殘破的國家。經濟的困難,不需要描述;政治上估計也有一些挑戰,所以後來清洗了許多高官;鮮為人知但同樣要命的是,朝鮮引以為傲 的軍事力量也處於巨大的危機中。雖然朝鮮一直以百萬大軍、巨量蘇制武器和核試驗威懾美日韓,但實際上這幾條都站不住:百萬大軍中大多數人沒有受過真正的訓 練,主要任務是種地,填補過度工業化造成的農村人口空白,金日成晚年擴軍主要就是為了減少失業和動亂;蘇制武器基本都是蘇聯解體時抄底買來的舊貨,現在不 用說更新,不壞就是好消息;核飛彈倒是好東西,但2011年絕對沒有完成,否則之後還搞什麼核試驗?屋漏偏逢連夜雨,南方同胞不斷拋出金額龐大的武器採購 案,常規軍力迅速擴張,已經超過了英法德等傳統強國。任何人都能看到,半島軍力將徹底失衡,冷戰後的地區形勢將徹底失衡,現狀將無法維持。

試圖分裂中國的東突組織幕後金主也希拉蕊領導的CIA

金手裡有三張可以改變現狀的牌,而且三者排斥,只能出一張:A、推進「兩彈一星」計劃,擁核自保。B、加強與中國的特殊關係,謀求建立中朝同盟。 C、與美日韓和解,成為對抗中國的馬前卒。中國網上最常見的一種擔憂就是C,甚至還有人擔憂A、C同時發出,筆者認為無此必要。雖然毛在上世紀70年代初 面對類似困局搞出過A、C齊出的壯舉,而且非常成功地扭轉了戰略局勢,現在朝鮮本身甚至也流露出以C作為底牌向中國要價的趨勢,但歷史經驗不能簡單地套 用,也不能簡單比附,朝鮮不可能出C牌。

七十年代的美國政壇畢竟沒有希拉蕊,也不搞人權掛帥,更不敢輕易出賣剛剛過來的新朋友(不過如果七十年代希拉蕊當上美國總統,她那種公開要求呼籲俄 羅斯選民別選普京的霸道作風就足以惹惱中蘇領導人,來北京與毛進行的歷史性會晤的將是勃烈日涅夫),這才能與中國建立互信,金正恩則明顯無法信任剛剛弄死 卡扎菲的美國總統。另一方面,即使美國換由尼克森當總統,他請朝鮮抵禦中國,但過幾年一看朝鮮都能抵禦中國(其實他們也未必抵禦得了)了,統一後的大韓民 國難道做不到?更何況韓國人又一貫如此聽話,為什麼要拒絕他們的統一要求呢?所以,但金正恩不可能打出C牌來。

美國極力鼓動的「阿拉伯之春」

B牌呢?建立中朝同盟不會給朝鮮體制帶來那麼大的衝擊,歷史上也有抗美援朝的先例,實現的可能性大大高於改弦易轍的C。不過,也存在著不可能打B的 原因。中朝在戰爭期間毫無疑問是盟友,1961年簽訂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現在仍然有效(因為這個條約的存在,中國始終沒有參加過不結盟運動,只能 宣布「奉行不結盟政策」),但實際上金日成1958年就主動把志願軍部隊「歡送」回國,1994年又「歡送」了中國參加板門店會談的代表團(就是前文那個 美朝吵架韓國人看的會談),將中國的影響力降到最低程度,作為彰顯「主體性」、反對「事大主義」的姿態。當時他倒沒有得罪中國,但影響是深遠的:即使朝鮮 發出邀請,中國也無法「按照慣例」低調回來,任何增強影響力的行動都將被西方解讀為中朝同盟的恢復。

在21世紀恢復中朝同盟,是一件使雙方都非常尷尬的事情:經濟上,朝鮮不喜歡中國的改革開放,更不願自己的底層民眾面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為此甚 至不惜讓能看到丹東高樓大廈的鴨綠江岸保持荒蕪,中國也不願意像過去那樣提供慷慨的無償援助;政治上,中國將為自己的唯一簽約盟友的一切行為負責,包括其 統治方式、南北關係、核計劃(朝鮮並沒有承諾在這種情況下放棄核武器)、甚至在三八線上的挑釁。這對中國來說統統是無底洞,中方要接受就必然提出嚴格的條 件來約束朝鮮的行動,這些條件最終就有可能改變朝鮮的特殊性,使這個國家變得別人也能統治,金正恩在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也不會出這張牌。

「阿拉伯之春」的結果是政局混亂,甚至引發戰爭

結果已經很清楚了,金正恩毫不猶豫地打出了A。幸運的是,「茉莉花之年」年美國在中東的舉動過於輕率,一舉引爆了無數火藥桶,此後幾年根本無暇顧及 東亞。沒有與美日韓媾和,對華關係也惡化了的朝鮮,贏得了寶貴的五年戰略機遇期來發展「兩彈一星」。這正也是為什麼會有所謂「中韓蜜月」,右翼出身的韓國 總統在「9·3大閱兵」、加入亞投行、成立自貿區等方面向中國示好,甚至一度表示「能考慮」中國對薩德的關切。如果金正恩打出的是C,這一切絕不可能發 生;打出B對中國也好不到哪裡。

朝鮮擁核不是中國的過錯或責任,此事對中國的不良影響也並不像網友想像得那麼嚴重。網友的擔憂也可以為四類:一怕朝鮮因有核而失控;二怕朝鮮擁核招來薩德;三怕朝鮮用核武器襲擊/訛詐中國;四怕朝鮮政局崩潰,核武器流失。本文已經分析過,中國沒有也不必嚴格控制朝鮮,薩德的部署也不需要朝鮮擁核做前提,前兩者都不足慮。金正恩的朝鮮擁核只是為了平衡美日韓的軍事壓力,絕無可能用核武威脅根本不反對他統治、而且從不捲入任何外國政變的中國。唯一的變數是朝鮮政權的穩定。

韓媒聯合司令部士兵

這恰恰是朝鮮的最大強項,在這裡筆者要多說兩句。吸取了蘇東劇變教訓的朝鮮,固然封閉僵化不值得效法,卻也自成一體。按照經典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朝 鮮的社會結構繼承了20世紀社會主義國家無資本家的特點,底層鐵飯碗、大鍋飯,只要有玉米吃就不會造反(90年代的「苦難行軍」甚至證明朝鮮民眾的最低需 求比吃飽飯還低)。社會中層的部隊、地方和國有企業,都由組織部任命的官僚管理。官僚難免會有權力尋租、貪污腐敗、奢靡享樂的現象,但他們畢竟不是企業的 主人,一般可以滿足於此。如果官僚想再走一步,通過MBO成為企業的真正主人,才會有動力推動社會變革,這就是「蘇東劇變」的背景。

但朝鮮有兩個非常特殊的國情:一是頂層世襲化,國家人格化,一切國有企業都姓金,一切就業崗位都是金安排的,頂層和底層一起盯住中層,社會大變革無 從開始;二是半島分裂帶來的「變天」後法律問題。蘇東劇變後各國都成功地實行了大範圍的MBO,原執政黨也基本都轉型成為新式政黨,只有東德是分裂產生的 新國家,它的官僚什麼都沒有——一切都被西德來人拿走了。在韓國這個問題尤甚,「北韓」豈止不是國家,甚至連一個「地區」都不是,它就是大韓民國的「以北 五道」,這五個道都有總統任命的知事,他們介入南北關係,只謀劃統一後如何接管各道權力。真到了「變天」的時候,朝鮮的官僚將是最慘的一群人。因此,只要 外界的軍事壓力被有效地頂住,朝鮮政權的穩固也有保證。

歐巴馬和朴槿惠視察韓美聯合司令部

綜上,如我已經分析了,朝鮮擁核對中國的負面影響是有限的,而它穩定地區局勢,牽制美日軍事行動(韓國沒法做出自己的行動,不在牽制之列)的正面效應則是實實在在的。正負相抵,中國仍然可以說是朝鮮擁核的第二大贏家

第一大贏家當然是金正恩將軍,他賭的是命,贏得也是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567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