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寮國正式將華文教育納入國家教育體系,全國掀起學習中文熱潮,華校學位供不應求!而大馬卻還在打壓華文教育開世界教育潮流倒車!
據中新社9月6日報道,談起剛剛開始的新學期,寮國萬象寮都公學校長林俊雄最大的煩惱就是招生問題。
「這學期申請入讀寮都的學生有500多人,但我們只能招收200名,很多人找到我,也沒辦法」,林俊雄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想學中文的學生太多,而學校條件有限,實在是有心無力。
目前,寮國有各類華文學校8所,但即使是其中規模最大、學生最多(近2800人)、師資力量最強(教職員工168人)的寮都公學,也依然無法完全滿足學生學習中文的需求。
學生們正在學習中文。
據寮都公學副校長陶菊介紹,華文教育已被納入寮國國家教育體系,涵蓋幼兒園至高中各個階段。在寮都公學,華裔學生僅占20%,寮國裔學生占了大多數。
「除了完善的教學設備和平民化的收費標準,寮都公學最吸引當地寮國裔學生的,莫過於這裡的雙語(中文、寮語)教學模式」,林俊雄說,隨著中國的發展,世界各國與中國交往日趨密切,對於中文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寮國也是如此;掌握中文,就等於摸到了就業的「金鑰匙」。
近年來,中老兩國經貿合作日益推進,中國已成為寮國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夥伴;昆曼公路貫通、中老鐵路奠基、寮國一號通信衛星正式在軌交付……在一系列重大合作工程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中資企業落戶寮國,直接刺激了當地的用工市場。
寮國未來傳媒公司負責人龍攀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說,「很多中資公司配備了寮語翻譯人員,但出於長遠考慮,仍願意僱傭會講中文的寮國員工,因為他們更了解當地情況,有利於在寮國拓展業務」。
寮都工學大禮堂。
在龍攀帶領的團隊中,掌握中文的寮國員工約占寮國當地員工總數的20%,他們的工資待遇普遍達到五百至六百美元,比不會中文的員工高出一到兩倍。
不過在他看來,寮國的「中文熱」燒得還不夠,未來仍將持續升溫。
「就寮國未來傳媒公司來說,中文員工的缺口仍然較大,而據我所知,不少中資企業也面臨同樣問題」,龍攀表示,「每到畢業季,掌握中文的畢業生往往被一搶而空,這說明,寮國華文教育的潛力空間依然很大。」
龍攀對於華文教育前景的期待,其實一直都是很多人為之努力的方向。
今年7月,中國在海外創建的首個高等學府——寮國蘇州大學迎來首批22名本科畢業生。他們將利用所學投身寮國經濟社會建設,促進寮國華文教育發展。此前,寮國蘇大還專門設立了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開展中文培訓。
校園書屋旁嬉戲的學生。
與此同時,在中國暨南大學華文學院,也有一群來自寮國的留學生,正為了心中的「中文夢」而不懈努力。
龔文章是寮國第四代華裔,目前正在攻讀華文教育專業。他的故鄉位於寮國琅南塔省,寮國對華唯一的國家級一類口岸——磨丁國際口岸就坐落於此。
2015年8月,中老兩國簽署了《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標誌著中國在寮國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第一個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立。當時,這個消息令龔文章振奮不已。
「合作區的建立,必將給家鄉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機遇,對於中文的需求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龔文章表示,這更加堅定了他回國推廣華文教育的決心。
在龔文章的同學中,與他有類似想法的人還有不少。也正是由於這些「新鮮血液」的存在,寮國的「中文熱」還將更加火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494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