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中日首腦會談現場 無國旗也無鮮花
與以往相比,中方這次不再將會見冠以「應約」二字,算是給了日方一個面子。但是,小編好像覺得哪裡有點不一樣?
沒錯,唯獨中日首腦會面沒有兩國的國旗。仔細對比一下習大大的表情,你懂噠。
即便是與欲引「薩德」入韓的韓國總統朴槿惠,以及與擅停核電站建設協議的英國首相梅姨會談,背後也掛了兩國國旗,唯獨對安倍是一個下馬威。
同時,會談桌上沒有鮮花,只有兩個話筒,給予人的感覺,是隨便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聊幾句的感覺。習近平的最主要的兩位助手王滬寧、栗戰書也沒見身影,只有分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就坐。
第三次「習安會」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與氣氛中進行。儘管安倍在見到習主席時,努力擺出一種問候的姿態。但日本媒體拍下的這一組習主席與安倍首相握手的照片,卻不由得讓小編尷尬症都犯了。
規格簡單亦有成果
冷是冷了點,這其中的原因,日本方面應該很清楚,某種程度上這也正是兩國關係現狀的一種真實反映。但就像習大大在G20峰會致辭時講到的那樣, 「避免空談」。應該說,這次中日首腦會談還是些成果的。
小編從看似雲里霧裡的內容中,總結出了一下兩點:
一是、習主席和安倍首相同意加快啟動兩國的海空緊急聯絡機制,以避免擦槍走火。(有消息說,兩國的目標是在今年內啟動)。
二是、兩國首腦同意重啟有關「日中中間線」附近海上油氣田的共同開發談判,並在本月14日舉行第一次協商會議。2008年,中日兩國達成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的共識。但是,此後因為兩國關係的緊張而未能實施。
以上的兩個成果所要催生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啟動海空緊急聯絡機制,來建立兩國的軍事互信,實現 「讓東海成為和平之海友好之海」的願望。
應該說,雖然規格簡易,但兩國首腦的此次會談,還是談到了實質性問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儘快落實這兩個成果,讓東海(包括釣魚島)的緊張局勢緩和下來,通過管控相互分歧,推進經濟與金融合作,來全面改善兩國關係。
此外小編還注意到,安倍表示:「對於日本來說,中國是自古以來十分重要的友人,兩國對於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對於世界經濟富有重大的責任。必須從大局出發改善兩國的關係。」 雖然第一次聽到從安倍口中,說出「中國是自古以來十分重要的友人」的話,值得玩味。不過以往日本在領導人會見前後,釋放一些相互矛盾、亦冷亦熱的信息,也是有前車之鑑的。
所以中日關係要往前走,指望通過一次領導人會見解決所有問題,並不現實,且主要矛盾又在日方。所以,我們不僅要看安倍在杭州怎麼說怎麼做,接下來還可以看看明後天他在寮國的言行。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且行且觀望吧!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4911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