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巍峨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幾十年來都是美國權力和聲望的終極象徵,強大的威懾力並非免費,核動力航母的成本也是難以置信的昂貴,以美國的尼米茲級航 母來說,最後一艘布希號航母造價高達62億美元,而新一代的福特級航母更是飆升到了137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船舶,這還不算配套的艦載機等裝備。然而現在美國國內有很多人開始疑神疑鬼,質疑在日新月異的遠程飛彈威脅下,航母是否已經過時。
現在美國國內有很多人開始疑神疑鬼,質疑在日新月異的遠程飛彈威脅下,航母是否已經過時。
以中國最先進的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為例,長度約為14米,重約20噸,戰鬥部為一枚1.8噸的單彈頭或3枚分導式彈頭,可攜帶核彈頭,射程超過4000公里,除了傳統的對固定目標實施遠程精確定點清除外,還能夠打擊大中型軍艦。這款飛彈的問世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反介入圈的範圍,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外界估計,中國目前已經裝備了約20枚東風-26。
東風26除了傳統的對固定目標實施遠程精確定點清除外,還能夠打擊大中型軍艦。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經過幾十年的臥薪嘗膽,中國已經建成了全世界最為龐大的中近程彈道飛彈庫,外媒稱,一方面這是因為美俄存在著所謂的中導條約,不再開發此類飛彈,另一方面是中國極力打造能夠將美軍阻擋在西太平洋之外的精確打擊能力。
歷史上,每當中美關係緊張時,美國的航母和潛艇就會大搖大擺進入中國近海示威,這種恥辱促使中國發展不對稱反擊武器。
美國軍事專家認為,美國航母的縱深打擊能力與中國不斷擴展的遠程打擊能力相比,已經相形見絀,以美國航母主力艦載機F/A-18「超級大黃蜂」為例,作戰半徑僅有900公里,就算是未來的F-35C戰鬥機也不過1150公里,別說東風-26,就是射程1500公里的東風-21D都能在美國艦載機作戰半徑外從容發射。
F-35C戰機上艦測試
美國軍事專家估計,中國反艦彈道飛彈有一條非常複雜的「殺傷鏈」,用於精確鎖定美國航母的位置,因此看起來很容易破壞,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事實上,包括偵察衛星、無人機、遠程雷達、預警機在內的各種監控設備並非是串聯關係,而是更類似於並聯,破壞其中一環並不能確保中國無法追蹤航母,當戰鬥發生在中國周邊時,中國有很多手段鎖定航母這種大型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468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