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印度不會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新增長點

日本瑞穗銀行高級經濟學家Vishnu Varathan認為,雖然印度經濟增速較快,但投資者不應該指望這個國家能取代中國,因為其經濟體量較小

原圖 分析人士稱印度不會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新增長點。

【財新網】(CNBC-Huileng Tan)2016年二季度,印度經濟增速放緩至15個月來最低水平,凸顯了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政府面臨的挑戰——在它的鄰居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同時,印度能否鞏固作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地位。

根據8月31日披露的數據顯示,這個南亞國家本財年一季度(2016年4月到6月)的GDP增速為7.1%,低於上一季度7.9%的增速。

儘管印度的增速快於中國和菲律賓同期GDP增速,二者2016年二季度分別增長6.7%和7%,但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依然低於印度平均8%的增長目標。

日本瑞穗銀行(Mizuho Bank)高級經濟學家Vishnu Varathan認為,儘管印度這個南亞國家的經濟增速較快,投資者不應該指望這個國家能取代中國,因為其經濟體量小於中國。

「印度無法取代中國,儘管我們都同意印度的經濟增長更快。」他在9月1日告訴CNBC「The Rundown」欄目。

他補充,印度的經濟增長也不均衡,其工業部門部分受到中國過剩產能的溢出影響,因為中國的煉油企業和採礦企業減少了資本支出。

2016年二季度,印度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同比下降了3.1%,這樣的數據很難證明經濟在各方面發展良好。

印度二季度GDP增長受到政府開支大幅增加的推動,印度政府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8.8%。

印度經濟也受到個人支出增長的提振,2016年二季度個人支出同比增長了6.7%,但低於去年同期6.9%的增速。

Varathan 說,家庭支出是否能持續,目前還不明朗。油價反彈,通脹加劇,限制了個人消費的增長。

此外,個人消費僅僅可以支撐GDP7%-7.5%的增速。如果印度要達到8.5%-10%的增長預期,需要讓工業的增長復甦。

星展銀行(DBS)的經濟學家Radhika Rao在CNBC的「Squawk Box」欄目中表示,由於農村的需求疲弱,個人消費支出沒有像期待的那樣好,「但是城市表現良好」。

她期待,受助於好季風和更高的公共部門工資,消費將向好的方向發展。■

(財新實習記者 王璐瑤 譯)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420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