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主導的第六屆非洲開發會議(TICAD),8月27日、28日在非洲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辦,會上發生了尷尬一幕,主持會議的肯尼亞總統當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面誤將"日本"說成"中國"。
日本朝日新聞28日一篇"日企與非洲簽署73部文件,進軍最後的巨大市場"報導中,除了表示此次有84家日企參展,並與非洲方面簽署了73份備忘錄,在"最後的巨大市場"非洲強化了影響力以外,報導旁附了以下配圖。
而圖片說明表示,在TICAD會議上,主持會議的肯尼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口誤錯將"日本"說成"中國",安倍則尷尬一笑,示意"沒關係"。
此次會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7日對非洲領導人說,日本將提供約2000億人民幣,用於在公共和私人領域支援非洲的基礎設施開發。
日本主導的非洲開發會議(TICAD)28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閉幕,會議通過了內羅畢宣言,把非洲定位為"世界經濟的重要角色"。此次會議期間,日本一直謀求把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等議題"塞進"宣言。
日本媒體28日稱,"內羅畢宣言"主要內容包括,促進經濟多元化,通過產業化推動經濟結構改革;促進保障高品質的保健系統;促進保障共同繁榮的社會安定。此外,宣言提及在聯合國海洋公約約束下,根據國際法維持海洋秩序的重要性,並確認了盡快促進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在內的聯合國改革的決心和意志。肯尼亞媒體、"公民"網站等媒體重點報導了"內羅畢宣言"中有關經濟合作的成果,但未提及安理會改革等內容。
日本媒體28日稱,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在TICAD力爭通過"內羅畢宣言"的協商中,日本提及安理會改革時一些國家提出異議,難以協調。日方表示,"有中國撐腰的國家提出了反對"。日本媒體稱,儘管安倍利用這次會議之機,和非洲各國首腦舉行會談,並希望有關各國共同努力,促進安理會改革,但事實上,部分國家的首腦在這個問題上和日本同床異夢。
28日,安倍還在內羅畢主持了日本與非洲國家商務會議,力推"高品質基建"。日本媒體稱,安倍"突出日本與中國在非洲政策的不同",欲與"強調量的投入的中國做區分"。
日本共同社28日稱,安倍此次在TICAD開幕式上提出了非洲新戰略,主要內容是將經濟增長顯著的亞洲地區的"成功經驗"通過支援基礎設施建設及培養人才推廣到非洲,從而促進地區整體的穩定與繁榮。安倍在演講中提到"重視自由與法治以及市場經濟""使(印度洋)成為和平有序的海洋"等表述,或意在牽制中國。
日本媒體稱,安倍此訪不斷向非洲強調"高品質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在日本看來,想要在各國競爭影響力的非洲佔據一席之地,必須"拿出自己的特色",除300億美元的對非投資外,日本還計劃在農業、醫療和社區建設方面幫助非洲,並以此為日企進入非洲社會做出鋪墊。共同社稱,大力發展資源外交等的中國企業據悉已派出100多萬人前往非洲各國。一名大型企業主管透露,"在公路建設等簡單工程上日本無法與中國抗衡"。日企考慮致力於地熱發電等較有競爭力的基建業務,與中國展開競爭。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抵達肯尼亞開始對該國的訪問,並將出席日本主導的第六屆非洲開發會議(TICAD)。這是該會議首次在非洲國家舉辦,法新社稱,在中國影響力的陰影下,日本把一場"援助秀"帶到了非洲。日媒稱,安倍將在非洲展開活躍的首腦外交乃至"首腦推銷",旨在增強日本對非洲資源和市場的比重,並與中國抗衡影響力。
記者從日本外務省獲悉,安倍26日與肯尼亞總統肯雅塔舉行了大約25分鐘會談,雙方確認將為舉辦TICAD共同努力和合作。同日,日本外交大臣岸田文雄與肯尼亞外長舉行會談。岸田對近日日本和肯尼亞將簽署投資協定表示歡迎,還希望肯尼亞在推動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方面加強與日本的合作。日本NHK電視台網站稱,安倍在與肯雅塔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TICAD首次在非洲舉辦是歷史性的。日本有高質的技術和人才,可以為培養(非洲)人才做貢獻。日本企業十分關注非洲的發展,日本官民將聯合起來為非洲發展做貢獻"。
共同社稱,隨同安倍出訪的除政府官員外,還有超過70家日本企業高管,以及來自大學的經濟學家。本次安倍出訪肯尼亞,是繼2001年時任首相森喜朗出訪肯尼亞後,15年來日本首相再次對該國進行訪問。《日本經濟新聞》稱,安倍2012年底重新上台後,在"俯瞰地球儀外交"體系中大幅強化對非洲的關注。
破天荒地多次訪問非洲國家,並積極邀請非洲領導人訪日。安倍2014年1月曾訪問非洲國家象牙海岸、莫三比克和衣索比亞,並曾在2013年訪問吉布地。根據日本外務省公布的日程,安倍將在27日下午的TICAD開幕式上發表演講,公布日本的對非援助措施。28日,他將代表日方與非洲國家領導人簽署內羅畢宣言,30日返回日本。據悉,將有50多個非洲國家參加會議,35國首腦出席。
共同社稱,由日本主導的TICAD是日本向資源豐富、市場廣闊的非洲各國彰顯影響力的重要機會。安倍在會議演講中將把援助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預防傳染病為重心的衛生醫療系統作為日本對非政策的重點,從而為日本企業廣泛參與非洲當地交通、能源基礎設施、醫療機構的建設"做鋪墊"。日本還將推動本國經濟學家參與非洲各國的經濟結構改革,從而更深度地介入非洲經濟,影響其經濟政策。《日本經濟新聞》稱,通過積極的對非外交,特別是"官民一體"的聯合推動,日本意在與積極打入非洲市場,在非洲擁有巨大投資的中國展開競爭,同時也期望在國際事務中,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入常"問題上得到非洲各國支持。
另據日本《每日新聞》25 日報導,日本外務省表示,日本將在厄利垂亞和塞席爾等三個非洲國家設日本大使館,並且還將在非洲國家新增政府代表處等6個機構,外務省已對此提出預算。報導稱,中國在這三國已有大使館,日本外務省希望通過增加外交聯繫,推動非洲各國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目前,日本未在非洲17個國家設使館,中國在其中14國有使館。報導認為,這是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擴大的一個原因。
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26日對記者表示,日本首相過去很少訪問非洲,日本原本對非洲不感興趣。上世紀90年代,日本人曾紛紛去非洲投資,但很多都賠本,所以後來日本人的熱情就不高了。到了新世紀,日本看到中國加大與非洲的往來,因此又想通過加大外交援助和非洲搞好關係。日本在非洲的外交策略有明顯的商業計謀,譬如日本將二手車送給非洲國家,但會通過後續的賣出零部件和售後維修來賺錢。周永生認為,非洲國家不會因為日本的援助而被"搶走"。現在日本想在非洲與中國一較高下,這是日本非常不切實際的"大國夢"。
共同社稱,由日本主導的TICAD是日本向資源豐富、市場廣闊的非洲各國彰顯影響力的重要機會。安倍在會議演講中將把援助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預防傳染病為重心的衛生醫療系統作為日本對非政策的重點,從而為日本企業廣泛參與非洲當地交通、能源基礎設施、醫療機構的建設"做鋪墊"。日本還將推動本國經濟學家參與非洲各國的經濟結構改革,從而更深度地介入非洲經濟,影響其經濟政策。
《日本經濟新聞》稱,通過積極的對非外交,特別是"官民一體"的聯合推動,日本意在與積極打入非洲市場,在非洲擁有巨大投資的中國展開競爭,同時也期望在國際事務中,包括聯合國安理會"入常"問題上得到非洲各國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382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