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叛徒泄密,別的國家再也不怕中國的DF31飛彈了!

東風-31(北約代號CSS-10)是中國的一種三段固體推進劑洲際彈道飛彈,也是中國首種遠程固體彈道飛彈。與其前輩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相比,東風31在體積、打擊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突破。它的射程為11500公里,可攜帶一枚700公斤彈頭(相當於1百萬噸TNT炸藥當量的核彈頭),或者多枚更小的彈頭。

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中國面臨著巨大的安全威脅,隨時都有可能被境內外的敵人給顛覆了。作為當時我國唯一可靠的戰略核反擊力量,東風31飛彈是毫無疑問的國之重器。俗話說,國之重器,不可示人。中國要想保衛國家安全,對膽敢侵犯之地予以戰略打擊,就必須保證東風31飛彈的絕對安全。台灣地區和其他敵對國家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千方百計想要搞到東風31飛彈的絕密資料都沒有成功,但是,這些絕密資料卻被一個叛徒出賣了。

大家知道,央視七套,《軍事報道》欄目被稱為解放軍的新聞聯播,有觀眾國軍隊的權威、重大報道,長期以來都是通過這個欄目或多或少,或主動或無意報道出來的,這個節目也是外國間諜了解中國軍力發展的一個「窗口」。

某年某月某日,這個節目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畫面。

眼尖的敵對勢力間諜立馬認出了這是中國最頂尖的飛彈工程師之一,他叫郭萬鈞。其實,敵對勢力有些高級間諜不需要眼尖也能認出他來,因為這個手指著中國頂尖飛彈的人,已經成為了他們的間諜。

公開資料顯示,郭萬鈞,男,1942年出生,畢業於南開大學物理系,高材生,後成為一名飛彈技術專家,參與了某型號戰略飛彈的設計。作為國之重器的設計者,國家對於他自然是禮遇甚厚,即使是在八九十年代,國有單位效益不理想的時候,他本人的生活還是很好的。那麼,這樣一個人怎麼會甘願成為間諜呢?這還要說到拉他下水的人,沃維漢。

據報道,沃維漢,男,1948年出生,是恢復高考之後的第一批大學生。1981年至1984年,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士。1987年,沃維漢被公派前往德國慕尼黑留學。在德期間,沃維漢經濟上並不寬裕,政治上又與「民運人士」攪在一起。1989年,沃維漢在德國被台灣間諜機構策反,成為台灣軍情局的間諜。

沃維漢於90年代初開始在大陸積極發展間諜網絡與成員,搜集情報。後來,為活動方便,沃維漢在北京註冊成立了一家藥物載體公司,他給自己封了公司「首席科學家」這個響亮的頭銜,其實他根本算不上科學家,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間諜。

郭萬鈞與沃維漢的認識,是在一個遠房親戚的婚禮上,沃維漢正巧回國也來祝賀,兩人就這樣認識了。隨後,沃即將郭的情況報給台灣軍情局,得到的指示是重點聯繫此人。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本世紀初,在明知道沃維漢是在為境外間諜組織工作的情況下,向沃提供了大量有關戰略飛彈的情報。郭萬鈞還給他進行了飛彈專業知識的「科普」。沃一邊聽一邊記,筆記做得非常詳細。這些筆記已被攜帶出境,在歐洲某國轉交給台灣軍情局和美國中情局。

沃維漢在間諜機關指導下,活動非常隱蔽。但國家安全機關警惕的眼睛還是及時盯住了他們的罪惡活動,在保障國家安全利益不被繼續侵害的前提下,進行了一段時間深入縝密的偵察,於2005年初將沃維漢、郭萬鈞抓捕歸案,保護了國家利益。經過一段時間的審理,在反覆核證證據的基礎上,沃維漢和飛彈專家郭萬鈞2006年5月27日因間諜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一審判處死刑。二人不服,向北京市高級法院提出上訴。2007年1月29日,北京市高級法院二審終審裁定,維持一審原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376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