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自從獨立後處處學習美國,連國旗都是山寨美國星條旗。不過國家元首上學宗主國英國,保留九個州的國王和設立國家最高國家元首(國君),不設總統。
馬來西亞國旗又被稱為輝煌條紋,是馬來西亞的國家主權象徵之一。自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成立時正式開始啟用。國旗由十四道紅白相間的橫條所組成代表著獨立時馬來西亞的14個州,左上角為藍底加上黃色的新月及十四芒星圖案,十四芒星則被稱為聯邦之星代表著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間的平等關係。
顏色方面,藍色代表著馬來西亞人民以及與大英國協間的關係,黃色則是馬來亞地區世襲統治者的代表色,紅色象徵著烈士們在抗戰時期所流下的鮮血,白色則象徵著人民的純潔與美德。順帶一提,馬來西亞的國旗的長寬比與一般的三比二不同,是二比一,因此看起來是長條型的。
歷史上,現在為馬來西亞的地區有諸多不同的小王國,也有眾多的旗幟設計。在西方殖民勢力進入後,也先後在該地揚起過英國東印度公司、荷蘭、英國與日本的旗幟。在殖民時期最著名的旗子莫過於當時為英國保護國的馬來聯邦(華語俗稱「四州府」)的四色虎旗。白、紅、黃、黑四種顏色代表著組成馬來聯邦的四個州的顏色,其中雪蘭莪是紅與黃、森美蘭是紅黑黃、霹靂是黑白黃,而彭亨則是黑白。此外中間的老虎則是當地的馬來虎,同時也被用在國徽上。
馬來亞聯合邦在1948至1950年也曾使用過四色虎旗,到了1950年改成目前輝煌條紋旗的前身。由於當時新加坡、沙巴、砂勞越等州均未加入馬來亞聯邦,因此僅有11條紅白條紋,聯邦之星也是十一芒星而已。1957年馬來亞聯邦正式脫離英國獨立後,也成為大馬地區的正式國旗。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364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