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李嘉誠(專題)拋空中國」曾被刷屏,引起軒然大波。對比去年義無反顧地撤資中國內地,經歷了英國脫歐、財富急劇縮水甚至股價暴跌的李嘉誠,其想法或許有所改變。據消息透露,李嘉誠意欲回頭,但很可能後悔已晚,內地地價飛漲已經令其選擇餘地不多。
綜合媒體8月24日報道,近一年來,內地地價、房價飛漲,就連叱吒風雲的香港(專題)房地產「大佬們」也有些被嚇到了,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誠。
面對內地飛漲的地價,李嘉誠感嘆,物色合理回報的地產投資項目不容易。他同時表示,對於「一帶一路」戰略所帶來的商機極為看好,他表示,集團收益主要來自香港及內地地產業務,未來將以香港、內地與海外地產業務為重點。
從中可以看出,李嘉誠意欲回頭,殺回內地房地產市場。
距離當時李嘉誠義無反顧拋空中國內地整整過去一年,李嘉誠也經歷了財富急劇縮水、長和股價跌至4年新低的「艱苦歷程」。
據資料統計,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李嘉誠通過轉讓資產或其他方式套現人民幣(專題)近800億元(1人民幣約合0.1512美元)。且自年初以來,將旗下公司註冊地全部撤出中國。
這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當時外界分析認為有兩大考量:一是企業獲得更大財務彈性,為了「方便做生意」;二是為長子李澤鉅未來的發展「鋪好路軌」。還有分析認為,中國內地政治生態發生改變,李嘉誠出走是無奈之舉。

但李嘉誠轉投歐洲並不是一帆風順。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17日報道,李嘉誠的的公司遭遇了一系列挫折,6月16日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td.)股價觸及李嘉誠去年重組旗下公司以來的最低水平,股價跌至4年新低。
但目前想回頭恐怕不是很容易。中國地產生態已經發生改變,低價拿地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據消息顯示,2016年上半年,內地一二線城市樓市火爆,價格、銷量雙雙走高,這也讓在那些在內地有業務的港資房企受益匪淺。近期,隨著長和、嘉華國際、恆隆地產、九龍倉等港股上市房企相繼發布2016年上半年業績,與此同時,李嘉誠、呂志和、陳啟宗等業界「大佬」也在業績發布會上紛紛談及對內地樓市看法。
然而,近期內地許多城市頻頻爆出的「地王」竟讓幾位「大佬」直呼太貴,就連有「賭王」之稱的嘉華國際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呂志和都不敢下重注「賭」內地「地王」,他表示不敢跟隨內地開發商以高價拿地。而李嘉誠也感嘆:物色合理回報的地產投資項目殊不容易。
有分析認為,樓市好壞景氣都已見過,會保持審慎樂觀態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327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