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橫屍、槍聲時起……這是近來的菲律賓首都馬尼拉。
馬尼拉街頭
沒有戰亂,也並非黑幫血拚,造成這種局面的,是菲律賓新任總統杜特爾特在全國掀起的「反毒品戰爭」。
一般來說,禁毒是大快人心的舉動,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廣受支持,但外事兒(微信ID:xjb-waishier)注意到,菲律賓的這場禁毒戰爭卻引發頗多爭議,甚至聯合國都對其點名批評,稱「造成菲律賓嚴重的人權侵害和殺戮」。
爭議1
重金獎勵擊斃毒梟的執法人員,鼓勵民眾擊斃毒販
毒品犯罪、腐敗、貧困是菲律賓的三大痼疾。在毒品方面,菲律賓是全球制毒和販毒的重要據點,全球約7成大麻產自菲律賓,全國活躍著大約13個跨國販毒組織和175個本土販毒集團。據菲律賓緝毒署統計,「癮君子」數量更是高達370萬。
外事兒(微信ID:xjb-waishier)了解到,做總統之前,杜特爾特曾在菲律賓南部城市達沃擔任市長長達22年。在那裡,他向毒販開戰,將這座高犯罪率的城市整治為菲律賓最安全的地區之一。
當選新一屆總統後,5月31日,杜特爾特舉行新聞發布會,放言鐵腕緝毒,重金獎勵打擊毒販的執法人員,逮捕或擊斃一名毒梟獎勵300萬比索(約合人民幣42萬元)。獎金將由杜特爾特剩餘的競選資金支付。
當地時間8月10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軍營檢查禁毒中收繳的槍枝。
杜特爾特甚至公開表示有槍的民眾也可以擊斃拒絕被帶到警局的毒販。他說:「民眾可以隨時報警,如果有槍的話也能自己動手,我支持你。斃了他,我會給你頒獎。」
軍方也將參與緝毒行動。軍方和警方將相互嚴防「內鬼」,特種部隊還將部署監獄,杜絕獄中涉毒交易。
爭議2
容許警察「就地處決」,7月以來667名涉毒人員被警方擊斃
6月30日,杜特爾特宣誓就職,並正式向毒販宣戰,稱將在3個月到半年內剷除毒梟,容許警察「就地處決」疑似販毒者,不需經過司法程序。而警方的執法行動不遮擋現場,民眾、媒體都能圍觀拍攝。
馬尼拉民眾圍觀警察在一次緝毒行動中打死的嫌犯屍體。
因為受到總統的支持,一些民間治安組織自發成為「義務警察」,他們走街串巷尋找涉毒人員並當場處決,常見有街頭被擊斃者身上蓋著牌子,上面寫著「我是毒販,別效仿我,不然這將是你們的下場。」
7月下旬,馬尼拉街頭驚現一具屍體,死者的臉被多層包裝膠帶捆綁,身上放著一個紙板,上面寫著「我是毒販子」。警察撕開屍體面部的膠帶,推測他應該是毒販或者癮君子。
隨著被擊斃的毒販人數不斷上升,民眾開始對反毒行動產生質疑。據當地電視台報道,一些被殺涉毒者的家屬坦承親人確實涉毒,但沒有槍,也不會拒捕,卻依然遭到殺害。
一名「毒販」死在街頭,家人悲痛不已。
據媒體踢報道,自杜特爾特7月初執政以來,菲律賓全國共有667人在警方掃毒行動中被打死,而被社會人員打死的「毒販」則達到了899名。而杜特爾特上任前,警方在1月1日至5月9日近5個多月期間,僅擊斃39名販毒嫌疑人。
爭議3
監獄爆滿,怕「在街頭被打死」超60萬人自首
除了街頭的血雨腥風,警方還逮捕了10153名販毒者和吸毒者,超過60萬人向警方自首,這導致菲律賓監獄內的人數也迅速增加。
奎松市監獄人滿為患。
據CNN報道,在馬尼拉東北部奎松市的一個監獄,今年年初關押了不到3600人,而杜特爾特上任7周後,犯人總數飆升至4053人,其中六成是毒品犯罪。
一名新犯人表示,進來以後發現「只是擠了點兒,沒什麼個人隱私」,但他感覺這裡更安全,總比在街頭被警察打死強。
國內外質疑
死了那麼多人,菲律賓是不是侵犯人權、濫殺無辜了?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死亡,外事兒(微信ID:xjb-waishier)注意到菲律賓的禁毒戰爭開始遭到國內、國外的質疑和批評。
菲律賓司法部長萊拉·德利馬稱,她很擔心殺戮繼續蔓延,執法人員和自發組織的治安維持者也許會打著打擊毒販的名號「濫殺無辜」。 而一些聲音稱,警方的暴力執法變得名正言順,幫派也在利用禁毒消滅異己,從中得利。
馬尼拉街頭的死者。
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認為杜特爾特「濫用法律之外的手段」來達到目的,將造成菲律賓嚴重的人權侵害和殺戮。
對此,杜特爾特指責聯合國「百無一用」,並稱菲律賓要退出聯合國。不過,8月22日,菲律賓外長亞賽表示,總統杜特爾特只是「為了表達失望和憤怒」,菲律賓沒有計劃退出聯合國。
不過,面對種種質疑,杜特爾特還是堅持已見,繼續禁毒戰爭。畢竟,杜特爾特在競選期間承諾要解決毒品問題,他需要兌現承諾,成功禁毒也有助於提升其聲望。
此外,還有媒體分析稱,由於阿基諾政府在下台前已經用完超過80%的預算,杜特爾特政府嚴重缺乏預算,打擊毒品犯罪收繳毒資也能緩解一部分壓力。
外事兒發現,活在毒品陰影下的菲律賓人不容易,活在阿基諾陰影下的杜特爾特也不容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