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的一個收購行為,讓整個歐洲都慌了神。這是一家真正的黑科技公司。而中國的出價更是達到300億。
這家公司就是世界上少數幾家頂級自動化機器人研究和生產公司德國庫卡公司。每年生產超過1萬台工業機器人。
德國庫卡公司頂級自動化機器人研究
至今已經在全世界安裝了15萬台工業機器人,可以高精密生產從航空,航天,汽車,儀器儀表和鑄造,製藥等各種高精度產品。
中國在工業機器人上的發展程度,還達不到世界頂級水平
這極大彌補了中國的2大缺點,中國在工業機器人上的發展程度,還達不到世界頂級水平。要想追到這個標準,更是需要很多時間和艱難。
其次是中國最缺乏的就是高等級技術人員,可是要想培養高等級技術人才首要大量時間和培訓,如果是大量培訓則更加困難。而這些高精度工業機器人正好彌補了中國這一缺點。
我們知道現在德國寶馬的無人工廠正式這些庫卡機器人在生產高性能的寶馬汽車。庫卡已經被德國總理默克爾譽為德國工業的未來。
德國總理默克爾
庫卡機器人可以操作從1000公斤和1000公斤以下重量標準零件,可以製造大型機械。因此,憑藉庫卡的技術和經驗。
長征火箭發射
對於提高中國航天和航天精密飛行器,是一個極大的好處。特別是大批量生產高精密產品的時候,例如可以讓中國東風系列數量實現翻倍。
中國剛出台一法令:竟引46家外企聯合反對
據微信平台8月16日報道,你眼中的網際網路世界,也許是風平浪靜,然而這只是「表象」。其實,網際網路世界一直是暗流洶湧——
中國是遭受網絡犯罪攻擊最嚴重的一個國家。2013年1月至8月,超過2萬中國網站遭到黑客攻擊,800多萬伺服器受到境外的殭屍和木馬程序控制。 2014年,大約2.4億的中國消費者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經濟損失高達7000億元人民幣。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一些境內外黑客組織 發動的網際網路攻擊行動,至少影響我國境內超過萬台電腦。網際網路安全的真實狀況著實堪憂。
美國商會主席TomDonohue
網際網路時代,網絡安全已經成為無法忽視的問題。保障網絡安全,恰是《網絡安全法》呼之欲出的原因。這部新法,是今年中國網際網路領域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有些人卻坐不住了。近來,美國商會等46家來自美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的國際企業團體聯名致函,認為《網絡安全法》增加了貿易壁壘,強烈要求依據國際貿易法規修正新網絡安全法。據說,這次抗議,可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網絡安全確實成為了中國當前需要格外重視的方面
也許有的小夥伴有點看不懂:咱們出台一部新法,外企為啥如此「焦慮」?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外企覺得自己的奶酪被「動」了。
過去,被「超國民待遇」慣壞了的外企,早已習慣了中國網絡安全不設防的環境,希望信息在全球範圍一直保持完全的自由流動,《網絡安全法》出台,意味著這些外企舊有的產品、市場和運營模式遭遇挑戰,這正是他們「焦慮」的原因。於是,就祭出大招——聯名致函。
為達到目的,他們精心選擇了抗議的時間點——恰逢網絡安全法草案二審於8月5日完成意見徵集,即將結束中國人大三讀,而付諸實施,也就是在最後臨門一腳的緊要關頭。同時,G20會議9月初即將在杭州召開。這次施壓的時間窗口選擇,很有講究。
然而,更重要的是最終效果。過去,外企在華一旦覺得「受了委屈」,就聯手把問題政治化,屢試不爽。先是媒體炒作,再是美國政府直接施壓,已成為一貫的套路,這次也是如此。
不過,這一次針對《網絡安全法》的施壓,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通過將商業問題和產業問題政治化的靈丹妙藥可能失靈。
歐巴馬簽署了《國家網絡安全保護法》
這是為什麼?
一方面,《網絡安全法》的核心內容符合國際通行的規範。面對日漸嚴峻的網絡威脅,世界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網絡安全制度建設,美國和歐盟也不例外。
2014年12月18日,歐巴馬一口氣簽署了包括《2014年國家網絡安全保護法》在內的四個法案,以加強美國網絡安全和抵禦網絡攻擊的能 力;2015年初,美國眾議院通過《網絡情報共享和保護法案》,推動網絡信息在公司和政府之間的共享,意在輔助美國政府對網絡威脅進行提前防控;今年4 月,歐洲議會通過了最新的《數據保護法》,用以保護消費者的數據和隱私;今年7月,歐盟立法機構正式通過的首部網絡安全法《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指令》,旨 在加強基礎服務運營者、數字服務提供者的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要求這兩者履行網絡風險管理、網絡安全事故應對與通知等義務。
斯諾登事件暴露了美國政府在網絡安全方面起到的副作用
可見,在網絡安全制度的前瞻、深入和細緻程度,歐美顯然走在了各國前面。如今,中國為了保障本國的網絡安全,借鑑歐美打造一部新網絡安全法,難道動了誰的奶酪?還是歐美國家覺得,只許自己放火,不許別國點燈?如果是這樣,那簡直是赤裸裸的網絡霸權主義!
另一方面,儘管網絡問題錯綜複雜,實踐經驗有限,這部本身立法難度極大《網絡安全法》,仍有無可爭議的亮點——
一,做到了真正的公開。無論是草案一審還是二審,都面向社會公開發布,並廣泛徵求各界意見。而且社會各方參與之熱烈,爭論之激烈,超乎想像。外企完全可以借正常渠道,提出各種合理訴求和意見建議。
二,立法的基調是中外企業一視同仁。事實上,《網絡安全法》對於中國企業和中國廣大網民的影響,遠遠超過外企。這次《網絡安全法》最大的重心在於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保護,而運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諸多央企和民企,也將受到法律的很多影響。
網絡安全不論是對國家還是對個人都是重中之重
三,對於政府相關部門的權力給予了必要定的限制。條款中明確了「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絡治理體系」的原則,這是中國市場越來越走向更加開放的標誌。
儘管外企「不高興」,歐美欲「施壓」,但都不能阻擋這部法律的呼之欲出。因為,作為中國網絡安全的根本大法,這部《網絡安全法》關係到咱們國家利益,茲事體大。長安君覺得,這部法律意味著四個字——國家安全。
此時此刻,推出《網絡安全法》,是發展的必然和形勢的需要,呼應的是日益突出網絡安全問題。尤其是斯諾登事件暴露出來的潛在隱患和危機,已經嚴重危及整個國家安全和社會的安全。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掛鉤,而網絡安全,又是國家安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計算機病毒和網絡黑客成為了網絡安全的主要威脅
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絡滲透與網絡控制逐漸成為國際鬥爭的手段。通過網絡,可以獲取別國信息,大到國家情報、小到個人隱私;能夠摧毀別國的通信系統、金 融信息系統等一切與網際網路掛鉤的信息系統,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實現戰略目的;通過信息滲透,控制民眾思想,煽動不良情緒,幾年前阿拉伯世界的亂局,就已經證 明了網際網路在顛覆政權方面的巨大破壞力。如果連本國的網際網路安全都無法保障,那麼國家安全便無從談起。
如今,我們提倡建立真正的網絡安全體系,提倡「網際網路+」,落實網絡強國戰略,這一切,都離不開《網絡安全法》這塊堅硬的基石。無論是外企「聯名上書」,還是美歐向我施壓,都不應該是《網絡安全法》的絆腳石。
作為大國,中國不能等待他人制定規則,自己被動接受。期待這部《網絡安全法》,為我們帶來一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274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