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欲靠「一條笨狗」咬鄰 美軍恐將再遭荼毒!

近日,日本航空自衛隊在官方主頁上對外高調展示了日本所訂購併製造完成的第一架F-35隱形戰機照片。從曝出日本採購F-35戰機計劃之初,就有評論稱其是針對中國的,尤其是在中國殲-20和殲-31隱形戰機首飛之後,日本加快了對F-35採購的步伐。

客觀而言,幾十年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裝備一直比中國好。特別是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就開始裝備F-15戰鬥機和「響尾蛇」-9L空空飛彈,進一步拉大了與中國空中力量的差距。但自本世紀初起,中國空軍開始大量裝備第四代戰機(我軍稱為第三代戰機),這些戰機因使用了較為先進的航電設備,使得中日雙方空中力量對比逐步發生變化。日本急於將空中力量的天平向己方傾斜,因此採購F-35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F-35設計之初十分注重該機的信息獲取能力,以期能夠在空戰中首先發現敵人,從而獲得先敵攻擊的優勢。F-35配備有先進的APG-81相控陣雷達,並可在外部信息、無緣探測信息指示下預先判明目標概略位置,從而有效打擊目的。接下來是F-35隱身能力,該機雷達反射截面積估計為0.1平方米量級,相對第三代戰鬥機的5-10平方米量級,在同一空戰環境下,F-35的被發現距離為對方的30%,這就迫使對方加大雷達搜索能力和掃描波速的密集度,但這反而又為F-35使用電子偵查系統創造了條件。此外,F-35電子飛行控制系統也較為先進。

不過,F-35先天缺陷形成了巨大的短板。以空重為例,該機長度15.7米、翼展10.7米、空機重量13.3噸,而機身偏重肯定會在飛行性能上付出一定代價。同時,F-35的機翼載荷過大,導致持續機動性差,機體過重,更容易導致失速。此外,為了容納大量燃料彈藥,其機身設計得非常臃腫,嚴重影響了加速性能。正是由於這些缺陷「戰鬥機黑手黨」(美國空軍中「能量機動」學派的代稱,他們認為戰鬥機要在格鬥中獲得,必須保持「能量優勢」,簡單地說,就是要能夠很快滴加速或爬高,這樣才能在空戰中處於不敗之地)一直指責F-35是「一條笨狗」。顯然,F-35在設計研製指標時,只是把隱身、突防和攻擊能力放在第一位,相比之下反而把空戰能力放在後面。

從現代空戰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的空戰將以超視距作戰為主要對抗方式,但近距空戰仍是不可避免的,況且隨著隱身技術的普及,以及不可避免的「戰場迷霧」存在,未來空戰中雙方戰機進入近距空戰的可能性反而比現在更大。假如F-35面對的是具備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性和超視距空戰能力完整的五代機,F-35非但無法取得優勢,反而有可能變成被隨意獵殺的「獵物」。既然如此日本為何還要採購該機呢?

目前,日本與中俄兩國存在領土爭端,一個即將裝備殲-20,另一個將擁有T-50,這兩種都是空優型的五代機,儘管F-35在他們面前毫無技術優勢,但仍希望通過數量優勢獲得對近鄰的制空權,從而死死的「咬」住鄰居不放。同時,日本還希望通過該機逆向工程研發本國「心神」戰機,實現航空工業的復興。當然,除了謀求在裝備性能上逐漸擺脫劣勢外,也是為了討好美國,從而使其放寬對日本的軍事束縛。其實,從F-4到F-15,日本主力戰機均是美國人設計的,日本也已經計劃購買42架F-35戰機。不過,日本顯然不想「在一棵樹上弔死」,否則也就不用費盡心思發展「心神」戰機項目了。

正如一些人士所評論的那樣,日本在謀求對華軍事優勢的同時,還在刺激地區局勢緊張為「修憲擴軍」鋪路。同時,還在利用某些敏感議題推動中美對抗,從而得黃雀在後之利。從歷史上看,日本向來有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傳統,甚至有主動偷襲霸主的「案底」—珍珠港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如今美國政府似乎並未「吃一塹,長一智」。也許,只有當美軍大兵再次遭到日本荼毒時,才能從現實中明白,養虎為患,傷及自身的道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2527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