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副總統大言不慚:中國想要發展還得靠美國
所謂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出台已經過去一周,美國政界開始頻繁與菲律賓新政府接觸,以拉攏關係。美國國務院於當地時間19日宣布,國務卿克里本月26日至27日將到訪馬尼拉,與菲總統杜特爾特和外交部長亞賽等菲政府官員會面。
這是克里自菲新政府成立以來對該國的首次訪問。國務院宣布該消息的同天,杜特爾特在菲律賓會見了到訪的美國議員代表團。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
美議員稱,他們是杜特爾特會見的「第一批美國官員」,菲總統「向他們保證,尚無計劃與中國就南海爭議進行談判」。不過美國彭博社20日稱,由於中菲經貿關係緊密,杜特爾特「不會因南海問題葬送對華關係」。
據美國國務院網站的消息,訪問期間,克里將與菲律賓新政府重點討論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克里上次訪問馬尼拉是在2013年12月,那年1月,菲單方提起南海仲裁案。而克里這一次的訪問,又正值南海仲裁案結案之際。
對於克里來訪一事,《菲律賓星報》在文章中評論稱,與阿基諾政府不同,杜特爾特對美國不是很友好,他曾對美菲年度軍演表示反對,另外他曾稱,華盛頓在菲律賓只追求自己的利益。
發動南海種菜的阿基諾早已「逃之夭夭」
訪問菲律賓之前,克里計劃於25日至26日在寮國萬象出席東協地區論壇及系列部長級會議。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托納19日稱,在參加上述會議期間,克里將與各國代表討論地區安全框架以及共同面對的挑戰,具體議題包括海上安全、非法捕魚、朝鮮半島無核化以及南海問題等。
美方宣布克里亞洲之行安排的這天,杜特爾特在菲律賓總統府會見了美國代表團。據菲律賓Rappler網站19日報道,雙方在會談中的主要內容是菲新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下一步行動。
參加會談的美國參議員墨菲當天在推特上發布了兩條有關會面的信息,稱「我們是第一批杜特爾特會晤的美國官員。杜特爾特表示不會拿領土主權與中國做交易,仲裁結果沒有商量餘地」,「杜特爾特向我們保證,他尚無計劃就南海爭議與中國進行談判」。
《菲律賓星報》20日報道說,菲總統府當天表示,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磋商必須基於菲律賓憲法、國際法以及法治。「菲律賓將繼續尋求外交途徑以能夠遵守仲裁結果,同時也將繼續尋找中菲都能接受的安排來進行雙邊對話,並與地區盟友繼續保持溝通和協商。」
美國國務卿克里
美國彭博社20日報道說,杜特爾特不會「葬送與中國的關係」。首先,中國是菲最大貿易夥伴,去年買了菲律賓出口產品的1/4。專家分析說,中菲經濟聯繫還有擴大空間,「中國需要菲律賓的食品,菲律賓需要中國提供農業設備」。
另外,中國赴菲遊客人數在過去5年里快速增長,菲旅遊業也需要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菲律賓星報》稱,中國目前是繼韓國、美國之後的菲第三大旅遊客源國,今年前5個月有30萬人次到訪菲律賓。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李開盛2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杜特爾特上台後,美國對他的拉攏意向很明顯,因為杜特爾特的政策背景與阿基諾不一樣,「他不是一個親美的領導人」,這點讓美國非常擔心。
李開盛認為,除了在明面上通過高層訪問進行拉攏,美國也利用了一系列外交設計在輿論方面為菲改善對華關係設下阻礙。他認為,南海仲裁案恰在杜特爾特剛上台時出台,美國從中起了作用,這樣不利於杜特爾特快速進行政策調整。
與中國關係緊張必然會對菲律賓旅遊業造成衝擊
在美國官員積極與菲律賓接觸的同時,美副總統拜登到訪該國在亞太地區的另一個夥伴國家——澳大利亞,具體訪問時間是16日至20日。澳總理特恩布爾19日與拜登在雪梨會晤,並召開了聯合新聞發布會。
特恩布爾表示,南海問題是當天會談的一項重要內容。雖然美澳都不是聲索國,但兩國希望各方遵守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他說,數十年來,亞太地區是基於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而能擁有和平並繁榮發展的。
美國副總統拜登
「美澳要建『太平洋統一戰線』」,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以此為題報道稱,拜登在記者會上強調了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存在,稱美澳是維護區域穩定的重要力量,在這個基礎上,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得以發展。
拜登表示,美澳兩國計劃加強聯合訓練,為太平洋地區出現挑戰做好「萬全準備」。BBC稱,這一說法「明顯針對近日升溫的南海爭議問題」。
李開盛表示,澳大利亞從一開始就是美國「亞太再平衡」中必要的一環,但由於澳大利亞在經貿領域與中國聯繫緊密,所以美國認為,澳的政策有一定靈活性和兩面性,美國欲鞏固與澳關係也是非常明顯的。
美麗的南海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在美官員極力拉攏菲律賓之時,一些西方媒體也極力渲染中菲之間的分歧。《澳大利亞人報》20日稱,菲政府因環保審查,於近日關停了一些當地鎳礦。但報道特意指出,菲關閉鎳礦對於鎳需求較大的中國會產生負面影響。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