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視鏡是汽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駕駛過程中,無論是變道、轉彎、掉頭還是倒車都需要極大地依賴後視鏡。但是由於汽車結構本身會造成很多盲區,所以傳統的後視鏡其實並不能將後方情況觀察全面。所以在未來必定需要一種全新的後視鏡來代替傳統後視鏡。
雖然目前傳統後視鏡已經努力讓駕駛員的視野變得很好了,比如一些車型通過縮減A、B、C柱的寬度來減小其造成的盲區。但是這樣的做法畢竟效果有限,盲區依然存在;還有另一種方案就是採用雙曲率鏡面技術消除轉彎時的盲點,視野擴大了兩倍;而防炫目技術能減少夜間行車時後方車輛強光對駕駛員視線的影響。
即使汽車製造商在後視鏡上加入了不少的新技術,不斷改善視線盲區,但是後視鏡存在的缺點也不可忽視。比如,它有時候也會遮擋一部分的側方視線;在狹窄路段遇車時、倒車入庫時、甚至進入自動洗車區時,後視鏡都有被撞壞的可能性。
而徹底解決盲區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入攝像頭。近年來我們在許多概念車上已經看不到後視鏡了,顯然這樣的設計不僅僅為了好看。攝像頭代替後視鏡的優點有很多:通過對車身四周的多角度實時拍攝,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周圍狀況,比起內外後視鏡的配合要看得更多、也更安全。
因為傳統的後視鏡一般安裝在三個地方:外後視鏡在左右兩側車門上、內後視鏡在前擋風玻璃上。不同於此的是,攝像頭可以安裝在車身的任何位置,將攝像頭收集到的實時路況傳回到中控顯示屏上,這些高清全景圖像能夠完美解決目前存在的視線盲區問題,極大地提高安全性。
其實,與此類似的流媒體攝像頭技術,更早前就被凱迪拉克所採用。今年,凱迪拉克推出的2016款CT6就在頂配車型上裝載了一個流媒體攝像頭,利用車尾的高清攝像頭採集車後的行人、車輛情況,通過車內後視鏡顯示出來,其可視範圍是原有普通後視鏡的三倍。
由於內後視鏡所關聯的攝像頭安裝在車輛的尾部,所以根本沒有盲區,並且可以通過安裝多個攝像頭來形成類似於全景的視野,將安全性提高了很多。並且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後方車輛打開遠光燈的時候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所以用攝像頭以及流媒體的形式取代傳統攝像頭一定是未來的趨勢。
目前,日本已通過的取消汽車後視鏡的法案,正影響著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制定。由於日本搶先通過了這一法案,因此日本的相關製造商也能搶得先機。不過,可以預計的是,歐盟將在 2017 年通過相關法案,美國則要到 2018 年。儘管中國對此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外媒認為,這將不會等太久。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169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