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出兩招,韓國疼在心裡說不出口

國際頭條| 2016-08-13| 檢舉

中國再出兩招,韓國疼在心裡說不出口

過去,朴槿惠政府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為了維護半島穩定和無核化,中國儘量遏制朝鮮。為此,中國不惜在聯合國安理會層面支持通過了對朝鮮的最嚴厲制裁。

中國這麼做,無非是要拉韓國遏制朝鮮的核野心,避免韓國徹底倒入美國陣營從而打破大國與地區的戰略平衡。然而,朴槿惠政府卻因為美國不斷挑釁朝鮮導致朝鮮不斷發展核武,最終卻歸罪於中國,一頭扎進了美國懷抱,轉而引入薩德遏制中國。


不得不說,這是缺乏戰略思維的表現,這一決策充分暴露了朴槿惠政府思想的極端與戰略思維的匱乏,其後果將非常嚴重。現如今,惡果還遠未體現出來。

不過,中國最近又出了兩招,已經讓韓國感到很難受了:


一、中國反對安理會發譴責朝鮮聲明。

在韓國宣布薩德入韓後,朝鮮連射飛彈,美日韓立刻要求在安理會對朝鮮進行譴責,然而安理會閉門會開了一次又一次,結果一個譴責聲明都沒發出來,原因也很簡單:中國反對!

事實上,反對者又何止中國,俄羅斯也一定反對。中國反對安理會通過譴責聲明,根本原因就在於美日韓在幹著傷害中國戰略安全的事,中國又怎麼可能配合你們?所以,在半島問題上雖說中國不是什麼都說了算,但離開中國是說什麼都不算。

因此,在未來的日子裡,韓國部署薩德不但沒有提升韓國的任何安全,反而是帶來太大的戰略不安全,韓國的敵人不再只是朝鮮,而是包括中俄。


相比朝鮮,中俄的軍事能力一旦和美國在半島有什麼大的動靜,韓國可有變成一片廢墟的危險。沒有中國維穩半島,韓國戰略安全無疑大幅降低,韓國在半島的外交無疑相當於癱瘓了。

二、中國購買頻繁購買朝鮮海域漁權以支持朝鮮經濟。


據韓國媒體報道,經證實,朝鮮繼西部海域後,將半島東部海域北方界線以北地區的漁業捕撈權出讓給中方以實現創匯,這次交易的總價值是7500萬美元一年的捕魚權,近日已有上千艘中國漁船在東部海域北方界線附近捕撈。

我們都知道,朝鮮經濟壓力較大,特別是制裁後壓力更大,現在中國購買漁權不但可以保證海產品的國內消費,還間接支持了朝鮮經濟。


很顯然,韓國看到這樣的消息會很不痛快,但由於韓國對中國缺乏理解,那麼中國也就不會再顧及韓國。


既然韓國已經第一次照會中國向中國說明部署薩德的決定,那麼接下來相信會有更多反制措施,特別是一些軍事上的措施將可能會讓韓國的國家安全遭遇重創。

日本欲部署0薩德湊中韓熱鬧 中俄聯手反制

日本公立的NHK電視台10日報道稱,在中韓就韓國部署「薩德」問題關係緊張之際,日本防衛省也做出決定儘快討論是否引進「薩德」。

日本國內此前普遍認為,該國即使引進「薩德」,也將是5年中期防衛計劃2018年結束之後的事情,報道稱防衛省的決定意味著這一時間有可能提前到2018年之前。

東京這個時候就可能提前部署「薩德」放出風來,顯然是要湊中韓摩擦的熱鬧。同中國對著干似乎已是日本外交的一條主線,東京現在很樂意搞些讓中國感覺不舒服的動作,如果真能增加北京的麻煩,它會尤其開心。

日本部署「薩德」被認為是篤定的,只是時間問題。早在朝鮮1998年發射「大浦洞」飛彈之後,日本很快加入了美國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它早已是美國全球反導體系的一部分。部署「薩德」將提升日本的反導能力,只要美日達成一致,就沒有力量可以阻止這一升級。

美國有著將反導系統部署到全球每一個關鍵位置、最終構建起由華盛頓控制的全球反導體系的野心。這個體系的目標是把俄羅斯和中國的全部飛彈活動都監視起來,大大加強對俄中飛彈攔截的成功率,從而瓦解俄中兩國的對美戰略核威懾力。

這樣的「全球飛彈防禦系統」還將成為強有力的政治紐帶,在美國綜合實力相對下滑的時代鞏固華盛頓同盟國的關係。

比如中韓兩國的貿易額已經超過了韓國同美日貿易額之和,中韓交往的全面深入有可能影響首爾對其在中美之間位置及利益關係的認識。但是華盛頓將韓國拉入「薩德」系統,情況瞬間出現變化。韓國被更加牢固地拴在美國一邊。

其實反導體系的實戰意義很難檢驗,到它們真用上的時候,東北亞恐怕已陷入全面災難。現在是和平時期,反導更多扮演了地緣政治工具的角色。其物理作用應是保一方平安,讓進攻性殺傷武器失效。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實際情況是,核時代的相互確保摧毀能力造成了特殊均勢,成為和平的真正基礎。反導本是一種安慰性的東西,試圖真的癱瘓對方的核威懾力,這是對平衡的狂妄挑戰,它帶來的不是和平,而是新動盪。

美國不可能建立起可靠的全球反導體系,尤其是進攻性武器發展得更快,高超音速動能武器、分導技術以及無人機技術都在不斷取得進展、優化,反過來挑戰了美國反導體系。


由於這一切均無法驗證,美國反導體系形成的聲勢對國際關係的風向產生了不小影響,它有時會成為相當牽動人心的主題。

中國的反導技術在國際上也是比較先進的,然而搞反導難免百密一疏,尋求百分百的可靠性不僅耗資巨大,而且決無現實的可能。中國的進攻性飛彈技術日新月異,但我們以往太低調了。

同美在這一領域博弈,除了反對部署「薩德」,更加可靠的還在於我們要進一步加快進攻性武器突防能力的升級。我們要以這樣的聲勢來對沖美國構建全球反導體系的陣勢,最終動搖美國向反導這個「無底洞」投錢的意志。


中俄應在戰略進攻性武器的突防領域開展合作,最終讓美國的全球反導體系威信掃地。兩國可以嘗試開展聯合突破「薩德」系統的兵棋推演,兩國戰略核打擊力量也可以接觸,對美國及其盟國大興「薩德外交」予以牽制。

日本決定加快研究部署「薩德」,加上韓國的部署,將使美日韓的「三國體系」進一步成形。大概是有些心虛,日韓媒體近日產生一個疑問:俄中朝是否會走向對應性的體系呢?在我們看來,俄中朝應不會模仿美日韓那樣做,但是東北亞走向新冷戰的可能性卻將大大增加。


為應對這些不確定性,中國面臨戰略核力量上新台階以及發展世界最先進運載技術的緊迫任務。中國的火箭工業、電子工業、材料工業等都緊追了世界頂尖水平,「薩德」提供了中國建立世界一流戰略核力量的更多理由,因此從長遠看它未必只是壞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160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