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日本新任防衛相稻田朋美檢閱自衛隊官兵。路透社
製造緊張氣氛、炒作「中國威脅」,本質是為了日本增強防衛力量、謀求修改和平憲法的最佳藉口。連日本網民也忍不住發問:安倍政權,究竟要暴走到何處才算終了?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 蔣立峰 發自北京 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改組內閣並對自民黨高層進行人事調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眾議員、自民黨政調會長、與安倍關係密切的右翼女政客稻田朋美轉任防衛相。而就在此前一天,日本政府剛剛舉行內閣會議批准了2016年版《防衛白皮書》,將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合法正常活動汙衊為「試圖憑藉力量改變現狀,繼續採取堪稱高壓式的做法」,並對中國正常的軍事活動表示所謂「強烈關切」。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與2015年版白皮書相比,新版白皮書的特點是提高了批判的調門。而由右翼女政客坐鎮的防衛省,未來對華調門也不會降低。從南海仲裁案後不斷鼓譟中國「遵守」所謂「仲裁結果」,到繼續誇大渲染「中國威脅」,日本如此高調地扮演「地區麻煩製造者」角色,究竟所圖為何?
「極右翼政客」出任防衛相
57歲的稻田朋美並非一般的右翼政客,而是被部分日本國民歸類為「極右翼政客」。她與安倍可謂異體同心。稻田雖有女性之柔美外表,然而其內質卻是勝過男性之剛愎。她的政治主張令日本一般右翼分子感到自愧弗如,其最終追求目標——出任首相亦為日本一般政客難望其項背。如果用日本人善用的詞彙來稱呼,稻田則是今後將會對日本政治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妖怪」政治家。
何出此言?在民族保守主義成為當代日本社會思潮主流、日本政界沒有最右、只有更右的環境中,尚未出道時的稻田即非常明白,要想快速取得成功,得到民眾的認可,必須在右翼保守的方向上採取特殊的行動,這樣才能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為此,1985年稻田出任「百人斬」報道損毀名譽案原告方的辯護律師,官司雖敗,但案中顯示其篡改歷史事實、編造無恥謊言、敢於指鹿為馬、任意胡攪蠻纏的能力果然博得眾多中右翼日本民眾的青睞,也不乏政界大佬對其具有的日本政治家「素質」頷首稱許。稻田也「不負眾望」,繼續在歷史問題上努力表演,或講演或撰文,否認近代日本軍國主義推行的戰爭是侵略戰爭,否認存在侵華日軍進行的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否認日本政府強征慰安婦,胡說「慰安婦制度在戰爭時期是合法的」,否認東京審判的合法性和正義性。稻田步入政壇得到國會議員身份後,積極參加「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神道政治聯盟國會議員懇談會」和「『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她鼓吹日本是「神國」,「阻止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就是忘恩負義之輩」,她亦身體力行,多次以國會議員或內閣大臣身份參拜靖國神社。
稻田是堅定支持安倍修憲,主張日本擁有核武。因此安倍起用稻田為防衛相,當然是希望在今後最終完成修憲從而確立日本自身的自衛權和戰爭權的過程中,稻田都能發揮骨幹核心的作用。
當然,稻田在就職當天的記者會上,面對各方記者連珠炮似的提問,其以往狂傲不羈的態度有所收斂,而以所謂「追求客觀事實」為擋箭牌,避免對侵略戰爭和南京大屠殺問題直接表態,仍執拗地說「是不是侵略,這不是屬於事實的問題,而是評價的問題」,「不存在『百人斬』的事實」,「慰安婦問題上沒有強制性」。稻田同時表示,為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穩定,與中、韓構築合作關係不可缺少,希望通過交流消除誤解,若有機會想訪問中國。
頻頻對華挑釁企圖為修憲鋪路
對日本極右政客稻田朋美出任安倍內閣的防衛相,不能將其作為一個孤立的事件來分析,而應將其放在日本政治發展的大趨勢中加以理解。
近年來的日本政治正處於快速危險聚變期。2012年安倍晉三復任首相以來,盡顯右翼政客本色,2014年以所謂《防衛裝備移轉三原則》替代《武器出口三原則》,大大放鬆了武器出口;2015年通過被左翼政黨惡評為「戰爭法」的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擴大自衛隊(日本的國家軍隊)參與海外戰爭的能力,竭力為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服務;大力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甘當美國圍堵中國的馬前卒,挑唆南海周邊國家與中國作對。今年7月,在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上,當中國同東協國家一致同意南海問題儘快回到對話協商解決爭議的軌道上時,日本還在極力挑唆,妄圖以「遵守國際法」之辭,逼迫中國接受所謂「仲裁結果」。
製造緊張氣氛、炒作「中國威脅」,本質是為了日本增強防衛力量、謀求修改和平憲法的最佳藉口。經過2016年7月舉行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以自民黨為核心的贊同修憲的政黨勢力在參議院也超過了三分之二。這對主張修憲多年的自民黨而言,無疑是清除掉了修憲路上的最大障礙。至此,安倍晉三對修憲已是信心滿滿,戰後約束日本走和平發展道路70年的和平憲法或將在數年內壽終正寢,而被沒有限定軍隊和戰爭權的新憲法所取代。
今年8月,原自民黨鷹派人物、64歲的女性政客小池百合子也順利當選東京都知事。小池2007年曾出任小泉純一郎內閣的防衛相,與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的小泉過從甚密。如小池、稻田一類鷹派、右翼政客能有如此「飛黃騰達」,正反映出日本國民意志的主體已經發生了危險的變化。正如一位有一定影響的日本網民所說:「公開聲稱『要為祖國貢獻生命』的稻田就任防衛相,這恰恰表明日本正在回歸戰爭時代。做出極右防衛大臣這種恐怖人事安排的安倍政權,究竟要暴走到何處才算終了!」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
歷史會重演嗎?
凡對日本的國民性和日本歷史有所了解者,對日本的現狀和今後的發展前景必然會抱有深切的憂慮。日本歷史的教訓仍在,右翼勢力狂躁發飆,必將推動日本在戰爭擴張的道路上狂奔。近代日本軍國主義建立法西斯獨裁體制,更迅猛推動日本走上瘋狂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正是1936年「二·二六」事件所促成。20世紀七十年代前後,日本製作出一批近代軍事題材的影片,如《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戰》《軍閥》《聯合艦隊》《大日本帝國》《「二·二六」事件》等,這些影片雖然包含些許演繹的成分,但基本如實地反映了右翼勢力推動日本走向戰爭、戰爭年代日本社會和軍事方面的真實狀況。
1936年2月26日,受陸軍皇道派思想影響的右翼少壯派1400餘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為「尊皇討奸」、「昭和維新」發動政變,任意殺戮,氣勢可怖,東京城內氛圍凝重。雖然在天皇裕仁的干預下,政變很快失敗,但政變後組成的以統制派為核心的軍部領導集團,建立了法西斯統治體制,很快便以「自存自衛」為口號,將日本推上大規模侵略擴張的道路。
當前的日本與「二·二六」事件時的日本相比,在軍人跋扈主導政治上雖然不同,因當代日本政治仍未脫離文官統治的軌道。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日本的軍隊中,尤其在高級軍官中,田母神俊雄一類持有濃厚右翼思想的軍官大有人在,這些人不僅要為近代日本的侵略戰爭翻案,為當年的戰爭狂人唱讚歌,尤其對現代日本壓制軍人的政治體制不滿,只不過目前尚處於壓抑隱忍的階段而已。
更為嚴重的是,所謂文官統治中的文官,目前已由小泉、安倍、小池、稻田一類右翼政客占多數,他們正在為日本右翼勢力獲得更大發展而竭盡全力。所以,在這一背景下,當人們看到稻田進入防衛省檢閱歡迎官兵的影像時,看其氣勢,看其氛圍,會感到與「二·二六」事件時的嚴重形勢有本質上的相通之處。
這對日本及周邊國家來說意味著何等危險。
警惕日本走上通向戰爭的道路
對於日本未來的發展,會不會重蹈軍國主義覆轍?
過去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日本重走軍國主義道路有三個難以逾越的障礙:日本法律的制約、日本國民意志的制約和周邊國家的制約。現在,以主張維持天皇制、加強日美同盟並為近代日本侵略擴張翻案為主要內容的民族保守主義已改變了日本國民意志的主流方向,和平主義和民主主義不再吃香,從總體上說日本國民意志的制約力已基本消失;周邊國家中由於美國改變對日政策為積極助力日本的軍事發展,進一步發揮國際作用,則除中國外的周邊國家的制約力也已消失;日本法律方面,日本右翼國政領導集團行至目前已做好了一切準備,正在計算二三年內的有利時機,一舉以持有戰爭權的新憲法取代現有的和平憲法,那樣日本法律方面的制約將會完全消除。
當然,儘管如此,因為時代的變換,國際形勢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日本要走上與近代日本完全相同的軍國主義道路似不可能,但這不等於日本也不可能走上具有新的時代特點的軍國主義道路。至少可以斷言,當代日本正在走上可以對外進行戰爭的道路,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條通向戰爭的道路是否連接著軍事至上、對外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取決於屆時形勢的發展。但日本國家歷史和國民精神均富含軍國情結,這一點在分析日本的未來發展時是不應被遺忘的。
在電影《軍閥》中,右翼少壯派軍官們的茶室牆上掛著一軸橫幅,上書「不退轉」三個大字。日文「不退轉」即永遠決不後退之意,實際上這是日本右翼勢力多年行動中形成的精神約束和行動指南。當代日本右翼國政領導集團在處理許多內外問題時已充分表現出這種「不退轉」的決心和恆心,可以相信,日本右翼國政領導集團同樣會以這種「不退轉」的決心和恆心推動日本快速走上通向戰爭的道路。
因為中國已成為日本走向戰爭、發揮「國際領導作用」的唯一重要制約因素,加之中日之間存在的難以彌合的現實利益衝突,日本在美國卵翼之下走向戰爭之途的首要目標就是中國。對此,中國應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充分的軍事準備。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153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