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樂活網lahoo.ca 方圓撰寫】猛不丁看到這個新聞,還以為自己看錯了。知道現在華人脾氣大了,還喜歡滿世界到處旅遊,一會有人在機場打人耳光,一會有人在飛機上把橙汁潑向空姐。雖然是動粗,但還算小暴力,怎麼突然發生暴力致死事件?中文媒體基本是轉載BBC中文網的新聞,許多英文媒體也報道此事,包括路透社、每日郵報、紐約時報等,新聞稱肯亞警方透露,一名中國導遊因就餐座位安排和兩名中國旅遊者發生糾紛,持刀刺殺一名旅遊者,刺傷另一人。
事件發生在8月8日晚間,地點在肯亞西南部馬塞馬拉(Masai Mara)國家保護區內的旅店Keekorok Lodge。這名中國導遊和一對中國夫婦因晚餐餐桌發生爭吵,導遊聲稱其中一張桌子是他通常使用的桌子,他不能使用任何其他桌子,所以那對來旅遊的夫婦必須離開。導遊在要求遭到拒絕之後,有報道稱他與夫婦發生衝突,雙方還進行激烈的打鬥,隨後導遊拿出刀,持刀刺向兩人。女性中國遊客被刺中胸部,傷勢嚴重,被送往另一個營地的醫院接受救治時死亡,她的丈夫腹部受到重傷。
事發酒店餐廳
據旅店經理基魯蒂透露,這對受害的中國夫婦還帶著兩個孩子,一個9歲,一個12歲,兇案發生時兩個孩子不幸在場目睹血淋林一幕。旅店工作人員衝上去控制住了兇手,孩子受到極端驚嚇,被旅店安排返回內羅畢。目擊者說,事件發生時有大約100名客人在餐廳就餐,許多人發出驚叫逃離餐廳。犯罪嫌疑人已經遭到警方拘捕,將會被扣押在納羅克警察局,直到法庭提審。那名受傷的男性遊客被送往內羅畢接受治療。
當地警察說,「我們將對事件展開調查。這是一起令人悲傷和深感遺憾的事件。」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當地警官透露,涉案導遊名叫李昌勤(Lee Changqin,音譯),遇害女性45歲,名叫羅金麗(Luo Jinli,音譯),她的丈夫名叫董亞(Dong Ya,音譯)47歲。據悉在事件中受害的中國夫婦是來馬塞馬拉觀看牛羚遷徒的,而行兇的導遊是從中國帶來了三名客戶,準備在事發旅店度過兩晚。
看了新聞一直心有餘悸,但更讓人驚心的是,此類涉及海外華人動粗的暴力事件,如今可以說頻頻發生,只是最近這起事件嚴重升級了,忍不住感嘆華人的脾氣現在怎麼那麼大?真是一言不合就動手,甚至動刀,是都用了洪荒之力麼,可惜沒用對地方。
曾有媒體報道, 在英文詞彙中,把帶著憤怒開車叫做「路怒(Road Rage)」,乘客在飛機上的無禮行為叫「空中暴怒(Air Rage)」,而在旅途中發生憤怒的行為叫「游怒」(Travel Rage),這個可以用來形容部分華人遊客,現在看來要加上華人導遊了。媒體稱,一些中國遊客在海外旅遊時總帶著「火氣」,真想問,您難道不是出來玩找樂,而是找氣受的麼?有遊客在洛杉磯羚羊谷因搶拍攝景點而打架,在環球影城為搶遊覽車座位大打出手。華人遊客不知道為何,總愛搶座,包括搶車上靠窗的位子,幫親友占座等等。搶來搶去自然衝突不斷,去年8月就曾有中國遊客在洛杉磯的一輛巴士上因搶座打架,發生肢體衝突還傷及無辜,甚至驚動了警方。
剛剛發生在肯亞的這起惡性事件也是因為搶座,導遊聲稱「桌子是他通常使用的桌子,他不能使用任何其他桌子」,意思難道是說預定了麼?如果真是預定餐位,就如停車位是預定的一樣,有話就不能好好說麼,如果那對中國夫婦不聽解釋,導遊可以找旅店經理協調解決,為什麼非要激烈爭吵到動刀的地步。事實是,爭議中的餐桌只有一個,要麼你用,要麼他用,要麼共享,無論打架和爭吵,都不會讓餐桌變成兩個。也許涉事雙方,爭的不是餐桌,而是氣勢,但在一個小小的餐桌上,你贏了又如何?贏得了餐桌,卻輸掉了旅遊的心情,也輸掉了華人的臉面,現在更嚴重的是,一方輸掉了自己的生命或身體健康,另一方面臨牢獄之災和法律懲罰。
還有前不久熱炒的中國大媽打人耳光事件,一位44歲的中國女遊客梁琦(Liang, Qi,譯音)在洛杉磯國際機場(LAX)Tom Bradley國際航廈免稅店,掌摑華人女店員兩次。後來媒體又披露女遊客是因為信用卡被店員偷盜,才發脾氣打人。是否偷盜,目前無法確定,確定的是女遊客真的情緒激動打人了,當地警官表示,他們有「可見並可驗視的傷情證據」,梁琦的代表律師也承認,梁琦在失控之下掌摑店員。假設女遊客的信用卡真被偷盜,完全可以走法律途徑,結果她卻採取非常不理智的行為,發脾氣、動粗,有理變成沒理,一度被捕並被控告輕微攻擊罪,搞得全世界皆知。想說的是,脾氣大,很多時候幫不了你,反而害了你。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華人在海外發脾氣的對象,往往是華人同胞,這又是為什麼?窩裡橫麼,雖然這個窩被挪到海外,語言相同麼,爭吵罵人,對方中文講得通聽得明白才算過癮。
曾幾何時,古老的中華民族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典籍依據有:《詩》序:「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禮記》:「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現在想想,實在對部分華人困惑了,為什麼進化這麼多年,他們現在脾氣卻變得如此大,還常常用不對地方。有人說是因為社會上生存壓力大,大家心理浮躁;中國人多,不爭不搶就沒自己的份了,你不脾氣大,就顯得軟弱好欺負,被脾氣大的人占先。在國內的生活環境如此,長久以來形成習慣,在海外難以更改。就拿筆者舉例,原來一直習慣大家一窩蜂地擁擠上公交車,聽著一些人罵罵咧咧的聲音早就習以為常。在加拿大,高峰期時見到乘客排著很長很長的隊,個個不慌不忙上車,偶有碰撞,道歉聲不斷,非常奇怪。最後的結果都是上了車,卻是以完全不同的狀態,給予每個人的心情也完全不同。中國人由於習慣爭搶和發脾氣,不知道給自己找了多少累受、氣受?
華人脾氣大在海外引發的衝突,很多時候緣於不尊重他人。你不尊重別人,卻指望別人尊重你的要求,往往是不可能的。肯亞發生的中國導遊及中國遊客爭餐位事件,如果導遊真預定了那個餐位,他可以這樣說,「對不起,這個餐位我預定了,您能否坐到其它地方?」這樣說很難麼,不難,但偏偏許多人不習慣這樣說,說出來的話往往這樣,「說你呢,聽見了麼,這餐桌是我的,你們給我走開!」這種話華人聽了很熟悉吧,說的人感覺氣勢很足,聽的人分外刺耳,於是矛盾不可避免地發生。我們常常教育孩子學會使用禮貌用語,但許多大人自己卻不使用。是的,中國經濟騰飛、科技發達,卻失去了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禮儀、禮讓和謙遜。
各種涉及華人在海外的衝突,還緣於對規則的遵守。也許有的國家規則和國內不同,但許多一般規則又是相同的,比如排隊、比如遵守景點、旅店的規定,不守規矩的多了,守規矩的就會感覺吃虧,會生違規者的氣,違規者也一樣生氣,你管我幹麼,你怎麼不管別人?諸如此類,導致人發脾氣、心煩氣躁的地方太多。
華人想要在國內國外理順脾氣,也許只有先從互相尊重、遵守規矩做起,別無捷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1503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